苗药乌纠治疗大鼠疮疡模型活性部位研究

2016-08-05 05:26孟铁宏李春荣
哈尔滨医药 2016年2期

孟铁宏 李春荣 王 恒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教学部化学教研室,贵州 都匀 558000)



·论著·

苗药乌纠治疗大鼠疮疡模型活性部位研究

孟铁宏李春荣王恒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教学部化学教研室,贵州 都匀 558000)

摘要目的确定苗药乌纠治疗疮疡活性成分所在部位。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鼠制作疮疡模型,通过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观察苗药乌纠不同提取活性部位对大鼠疮疡模型体征、愈合情况、脏器指数及血清中溶菌酶的影响。结果苗药乌纠不同提取活性部位组均能有效提高大鼠疮疡模型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和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增强大鼠疮疡模型的免疫功能,其中石油醚提取活性部位和正丁醇提取活性部位对溶菌酶提高最大,对大鼠疮疡模型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苗药乌纠治疗疮疡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提取活性部位和正丁醇提取活性部位。

关键词乌纠;活性部位;疮疡模型

文章编码:1001-8131(2016)02-0101-03

苗药乌纠,又名九倒生、铁郎鸡、地柏枝,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变异铁角蕨(Asplenium varians Wall.ex Hook. et Grev.) 的全草[1],性凉,味微苦,具有活血消肿、止血生肌的作用,除治疗刀伤、骨折、外伤出血外,对皮肤疮疡溃烂和烧烫伤等,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疮疡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2],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症,能引起面部疔疮走黄(西医称为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和伤筋损骨的严重后果,具有发病迅速,部分病情较重等特点。目前疡科传统的药物多由红升丹、轻粉等药物制成。由于这类药物中所含汞,对人体的毒害早已被证实,为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不含汞类药物的替代药用于治疗疮疡。

目前铁角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3]及苗药乌纠止血活性部位研究已有相关报道[4],但其抗疮疡活性部位及成分研究还未见报道,严重制约了乌纠的临床应用,本文在对苗药乌纠进行分段提取的基础上,考察了乌纠的石油醚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提取部位对大鼠疮疡模型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治疗疮疡活性成分、抗疮疡机制和研发治疗疮疡临床药物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动物SD大鼠50只,体重(250±20)g,雌雄各半,由重庆腾鑫比尔实验动物销售有限公司提供,动物批准号 SCXK(渝)2012-0008,所有大鼠自由摄食、饮水1周适应环境。药材乌纠产地贵州黔南、黔东南苗族地区,经贵阳中医学院孙庆文教授鉴定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变异铁角蕨(Asplenium varians Wall.ex Hook.etGrev.)的全草。切成大约2 cm长度,晒干,粉碎,过20目筛备用。区分活性部位时称取乌纠粉末1000 g置于10 L圆底烧瓶,用一定量的 60%乙醇在80℃下回流提取2.5 h后,真空抽滤,滤渣平行提取3次,合并抽滤液后,滤液经真空旋转蒸发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乌纠粗提取物。粗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回收有机溶剂,真空干燥(60 ℃),制成干浸膏,分别得到石油醚提取活性部位浸膏、正丁醇提取活性部位浸膏、乙酸乙酯提取活性部位浸膏和水提取活性部位浸膏,称量各提取活性部位质量,计算提取率,临用前,用芝麻油作溶剂,按生药量称取不同部位浸膏溶于100 mL芝麻油,配成溶液,待用。 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每1 mL含细菌5亿个,由本校病理教研室提供。

1.2实验方法

1.2.1造模及分组:取大鼠60只,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大鼠制造疮疡模型,疮疡明星制作方法:在大鼠右侧背部脱毛,2 d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 g/kg)麻醉大鼠,用刀片在脱毛部位划一个十字切口(1 cm×1 cm),深达皮下,然后在每个伤口内注入1 mL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次/d,连续3 d,至伤口周围出现红、肿、触痛,可见脓性分泌物为止[5]。疮疡模型制作成功后,将50只疮疡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疮疡模型组,石油醚提取活性部位组、正丁醇提取活性部位组、乙酸乙酯提取活性部位组和水提取活性部位组。

1.2.2给药方法:模型组和空白组用消毒药棉吸附纯香油0.3mL,敷在疮疡局部;其他各组按生药量0.5 g/mL给药0.3 mL。给药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使药物与疮疡部位每天保持接触时间6 h,6 h后用0.9%氯化钠溶液洗净药物,给药期间,所有大鼠均单笼饲养,以避免大鼠相互舔食药物或啃噬伤口。连续给药8 d,记录从用药起8 d内,伤口每天的愈合情况。

1.3实验指标:一般检查主要包括日常活动、排泄物、平均食量、饮水量、行为现象。观察局部感染情况、疮面愈合情况和死亡情况。溶菌酶含量测定:连续给药8 d,第9 d给药后1 h,称重后大鼠摘眼球取血,3000 r/min离心10 min,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大鼠疮疡模型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的检测:取血后立即将大鼠断头处死,取胸腺及脾脏称重,并分别计算其脏器指数。脏器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2结果

2.1对大鼠疮疡模型的影响:整个实验过程,空白组大鼠体毛光滑,饮食正常,反应敏捷,活动度好,体重增加明显。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疮疡模型形成过程中,各组均未见大鼠死亡,疮疡形成后,大鼠食欲和活动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不振,伤口红、肿、热,有触痛感,创面出现清亮、稀薄的分泌物,甚至有少数大鼠出现便稀和背躬等现象。给药过程中,模型对照组仍食量和运动量较少,多数大鼠聚集成团、分泌物变腥臭。给药各组2 d后,石油醚活性部位组和正丁醇活性部位组大鼠活动量增加,疮疡部位红肿现象和脓性分泌物有所缓解,4 d后,石油醚活性部位组和正丁醇活性部位组大鼠疮疡部位长出新肉芽,水提活性部位组活动量有所增加,8 d 后,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活动量和食欲达到了基本正常,大鼠体质量有所增加。石油醚活性部位组和正丁醇活性部位组疮口皮肤红肿消失,无分泌物,创面洁净结痂。与模型组相比,石油醚提取活性部位组和正丁醇提取活性部位组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大鼠疮疡模型的愈合效果明显。2.2对大鼠疮疡模型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影响:通过测定人体或动物体内溶菌酶的含量变化情况,可以客观反映苗药乌纠不同活性部位对疮疡的治疗情况。乌纠各活性部位对大鼠疮疡模型血清中溶菌酶含量的影响见表1。

组别溶菌酶(μg/mL)空白组30.90±3.44**模型组16.52±6.09石油醚活性部位组56.30±4.66**正丁醇活性部位组50.53±5.6**乙酸乙酯活性部位组39.59±4.15**水提取活性部位组48.72±8.12**

注:与疮疡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经溶菌酶含量检验,通过与空白组比,溶菌酶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大鼠的溶菌酶含量,表明实验中模型组已经出现显著的疮疡病理损伤,病理变化显著加重(P<0.01),说明实验造模成功;将各活性部位组溶菌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各活性部位组大鼠溶菌酶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溶菌酶含量,说明乌纠各提取活性部位的浸膏均能有效增加大鼠溶菌酶的含量,提高大鼠抗菌、抗病毒和消肿等生理能力,对大鼠疮疡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作用。其中石油醚活性部位组含菌酶含量增加最大,对疮疡的病理变化改善也最大;其改善效果情况为:石油醚活性部位组>正丁醇活性部位组>水提取活性部位组>乙酸乙酯活性部位组,说明乌纠各活性部位均可促使疮疡缺口组织修复闭合,减少炎细胞浸润,具有很好的敛疮生肌作用。

2.3对大鼠疮疡模型胸器指数的影响: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实验各活性部位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疮疡模型脏器指数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知,与模型组相比,乙醇提取活性部位组、正丁醇提取活性部位组、水提活性部位组和乙酸乙酯提取活性部位组均能增加大鼠疮疡模型的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增强大鼠疮疡模型的免疫功能。

表2 对大鼠疮疡模型脏器指数的影响 ±s,n=10)

注:与疮疡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本文在对苗药乌纠进行分段提取的基础上,考查了苗药乌纠石油醚取提取活性部位、乙酸乙酯提取活性部位、正丁醇提取活性部位和水提取活性部位对大鼠抗疮疡活性的实验。结果表明,苗药乌纠各提取活性部位均能有效提高大鼠疮疡模型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和影响大鼠模型的脏器指数,显著改善疮疡病理变化,在对大鼠疮疡模型溶菌酶含量的影响方面:石油醚活性部位效果最优,其次为正丁醇活性部位和水提取活性部位,乙酸乙酯活性部位溶菌酶含量和空白组相当;在对大鼠疮疡模型脏器指数的影响方面:各活性部位均能有效增加大鼠疮疡模型的脏器指数,增强大鼠的免疫力。结合大鼠疮疡模型治疗恢复情况,乌纠中治疗疮疡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活性部位和正丁醇活性部位。本实验为苗药乌纠治疗疮疡提供了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邱德文,杜江.中华本草·苗药卷[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张粹昌.疮疡发病机制之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7):86.

[3]于永明.披针观音座莲和半边铁角蕨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9:21-38.

[4]李春荣,孟铁宏,王恒.苗药乌纠不同提取部位的止血活性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6):1-2.[5]昌兰芳.黄及疮疡膏治疗大鼠疮疡模型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7(1):43.

基金项目: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金(QNYZ201319);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金(QNYZ201510);贵州省厅校科技联合基金(Gzwkj2012-2-018)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A学科分类代码:31047

收稿日期:2015-08-21

Research on Active Part Form Miao Medicine Wet Jiub on Cure Rat Sore Model

Meng TiehongLi ChunrongWang Heng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active position of wet jiub on cure rat sore model.MethodsEstablishing sores ulcers rats model, compared with blank and model group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ats sore model, wound healing, viscera index and serum lysozyme in different active positon of wet jiub. ResultsThe different active posi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tent of serum lysozyme, thymus index, spleen index,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rats sore model,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andn-butanol extract effect are remarkable to improve the serum lysozyme and cure the rats sore model. ConclusionThe activeingredients of cure sore mainly in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and n-butanol extract from wet jiub.

Key wordsWet jiub;Active part;Sore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