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

2016-08-05 03:37危勇
湖南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参培新理念骨干教师

危勇

让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

危勇

骨干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机构实施培训的一个重要且常见的项目,其主要培训形式往往是以集中的专题讲座为主,穿插教学观摩。这一形式常见于各级各类的骨干教师培训。其好处就在于时间短而集中,让参培教师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习了新理念新方法,开拓了视野。但无论是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在规律来讲,还是从提高集中培训质量、巩固集中培训效果、扩大骨干培训效益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课堂才是教师成长的土壤,集中培训必须与校本研修有效地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培训的最大效能。

一、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提高培训质量

从这几年的组织培训的经验和对专家上课测评来看,最受学员欢迎的集中培训,不是那些高大上的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学科专家讲座,而是那些非常接地气的一线专家培训。学员参加培训,其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强,就是迫切希望通过培训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与疑惑(这是教师校本研修的结果)。一线专家关注了学员教学的实际,他们的讲座再现了学员平时的教学情境,既有理论上点拨,又具有实操性,很受学员欢迎。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学员感兴趣了,就会主动参与到培训中去,那么培训效果也就有了根本保证。

如何做到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呢?最核心的办法就是集中培训要能调动参培教师校本研修的经验,让集中培训成为参培教师校本研修经验外显的机会,让参培教师的个别校本研修经验,通过专家的点拨上升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思想。首先是集中培训的课程设计要与参培教师的校本研修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培训组织者在训前做好充分的需求调研。在需求调研的设置选项上,必须关注教师的校本研修情况,了解他们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在与培训专家沟通时强调,讲座要能够唤醒参培教师个体经验,参培教师能从专家的讲座中找到自己过去实践的影子。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具有示范点拨作用的教学观摩与研讨外,重点是工作坊的开设与组织。工作坊的内容由参培教师提出,也可以是经由辅导老师引导提出;让有类似困惑或者有共同兴趣的老师组成小组,共同研讨,形成研讨结果。让参培教师在观摩中反思,在参与中提高,在引领中成长。其次,要把集中培训延伸到校本研修。要把骨干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岗位研修等几个阶段进行,根据集中培训的主题,布置学员岗位研修任务,让集中培训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产生实在的效果。

二、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固化培训成果

很多参加单一的集中培训的教师,都有这样类似的感受——听着很激动,听完后很冲动,返校后一动不动。这是大多单一集中培训的现实效果。究其原因,除了参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够之外,是单一的集中培训模式存在缺陷,这一模式忽视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学校课堂;只有将“集中”与“校本”紧密相结合的培训,通过校本研修来固化集中培训的成果,才能真正促进参培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参加培训后,学习了较为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然而,该理念要真正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还需要一个将新理念内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受训后要按照学习的先进理念来开展教育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理解并消化新理念新思想,达到知行统一。这是一个从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加深参培教师对新理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参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如果说“集中阶段”是参培教师的个体经验,通过培训提升到普遍性理论高度的过程,那么,“岗位研修”则是参培教师在普遍性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和学校的实际而开展的实践活动——校本研修活动。这是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核要求的。所以,我们要在骨干培训的模式上创新,不能只是单一的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还须把培训延伸到参培教师的校本研修中。“集中培训+岗位研修”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就符合这一要求,能达到固化集中培训成果的效果。

在“岗位研修”阶段,培训教师或培训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集中阶段的培训内容,以及通过工作坊产生的具有实操性的成果,给参培教师布置研修作业和任务。这个任务可以是完成一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也可以是根据实践完善一个教学设计,还可以是组织所在学校的同学和老师开展一次课例研修。

为了使“集中培训”与“岗位研修”紧密结合,施培机构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培训辅导老师在线解答参培教师在岗位研修中遇到的困惑,也为参培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搭建平台。有条件的,施培机构的辅导老师还可以下到参培老师所在学校,指导学员的校本研修。

三、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扩大培训效益

骨干教师在集中培训阶段,学习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自身的观念得到更新,理论水平得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发展。但这不是骨干集中培训的唯一目标。骨干教师的培训,是要通过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然后通过骨干的引领、示范,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只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才能使整个培训的效益最大化。

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其所在学校校本教研的引领上。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以及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而专业引领直接影响校本教研的水平。因为没有专业的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间同水平的交流便得不到突破。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接受了新理念,学习了新方法,其视野自然就宽了,看问题就更深了,他就可以成为校本培训的培训者和校本教研的引领者。骨干教师“岗位研修”阶段的设计,其意义不仅在于参培教师对新理念的内化,还在于对其所在学校的校本教研提供专业引领。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其次体现在促进学科内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形成上。骨干教师在培训的“岗位研修”阶段,要根据集中阶段布置的研修任务开展实践活动,对新理念进一步感悟、体验。这个阶段,不可能是参培教师个人的行动。因为把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困惑,会产生一些实践性问题,这就需要与同行交流来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检验运用新理念教学的效果时,需要同行的课堂观察与评价。这就有利于有共同愿景的同行在共同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专业成长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在参培教师的岗位实践阶段,都能受益于施培机构专家的点拨,得到专业的发展。

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应当把骨干教师的培训设计得更合理,更科学。把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骨干教师的培训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长沙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参培新理念骨干教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教研能力自主生成:基于知识建构的中职教师培训新模式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骨干教师“习明纳”培训模式新解新用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新理念下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