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分析

2016-08-07 13:14雷光崔良峰陈艳红汪永忠仪秀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雷光,崔良峰,陈艳红,汪永忠,仪秀琴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大庆163319;2.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分析

雷光1,崔良峰2,陈艳红1,汪永忠1,仪秀琴1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大庆163319;2.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长,重要影响之一便是加剧了养老保障支出需求规模逐年上升与养老保险基金总规模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才是防范养老基金缺口不断拉大的必由之路。为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安全,地方积累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大多存于银行或购买国债,同时“统账结合”的运营制度、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基金投资收益率偏低以及养老金给付公式过于复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率,为此只有通过拓宽基金来源渠道缓解收支矛盾、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拓展基金投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及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措施多措并举,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率。

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保值增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开始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覆盖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截至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运行仍然存在多方面的挑战,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改革之路将越来越艰辛。其中,影响养老保障制度持续稳健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差距较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14)。为此必须转变社会保障基金,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原有运营模式,积极拓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最大限度地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使其规模逐渐增加,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养老保险基金原有投资渠道及投资效果

1.1 养老保险金现状

1.1.1 养老保险金构成

根据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我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筹养老金即指用人单位从统筹基金中为退休者支付的养老保险金,俗称“单位给职工交的养老钱”;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从职工个人以其工薪的一定比例向自己储蓄积累账户交纳的待退休后领取的资金。可见,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即“300%封顶、60%托底”。这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是基本一致的,有利于实现制度之间的衔接。这是养老保障筹资机制的重大变革,从较为单一的由财政供款为主的渠道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形成单位、个人、政府共担的新机制。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1.1.2 养老保险金的计发

按国家目前规定,个人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方法分别由基础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和过渡性养老保险金三部分计算。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表1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Table 1 Table of months plans to release personal account pension

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3)根据《决定》,这次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是目前数量最大的群体。这个群体在改革前的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过渡性调节金计发比例,按《决定》执行。

1.2 中国养老保险金的运营状况

1.2.1 养老保险金的运营规则

养老保险金是个人向国家提交的养老保障积累,同时还包括国家给予贴补的养老保障照顾。但在个人缴纳到退休支取的间隔期内,养老保险金不是静态的真空存放,因为通货膨胀干扰会造成货币贬值,而且间隔期限越久,通货膨胀影响越大,即使按照储蓄定律也难以抗衡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损失。所以,将养老金在一定期限内资本化,成为国际国内社会普遍采取的通行做法。但由于养老金属于政府托管制度,受托管理的社保机构并无资金所有权,这样在对待其投资问题上就需要格外关注风险问题。低风险和收益稳健,应是中国养老保险金投资应恪守的基本规则。

1.2.2 养老保险金投资渠道

为维护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稳健运行,养老保险基金传统的投资渠道主要是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实践中,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一般都选择把钱存入银行,但随着银行利率的下调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回报率大幅度下降,拉大了与工资增长率的差距,基金的保值增值已相当困难。一些地方甚至将基金违规存入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能够取得高于平均收益的额外所得,但也面临着相应的风险,这些机构有些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从而造成基金的大量损失。

(1)银行储存

养老保险金存入国家银行,是风险低到近乎为零的简单做法,因此也是各国政府最善用的养老保险金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同时,好处还在于通过银行办理存取结算极为方便。但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的最大实际而言,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虽略高于通货膨胀率,但国家为提振经济信心、拉动经济增长依然在降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必将造成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困扰难以解决。因此,这种最安全的投资渠道仍比较适合短期内即存即发的周转性养老金存储。

(2)股票基金

“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是适应于任何领域的普遍真理。炒股投资是公认的高风险投资,但同时也能带来高收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是专业从事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运营管理的组织,负责将社保资金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确保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很多地方政府将城镇基本养老保障基金都委托给该组织运营,如2011年广东省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 000亿元委托给该组织运营,其增值效果相当显著。但若采用此种投资渠道,进而建立增值基金“滚存”的投资管理办法,需要注意的是防范遭遇个人侵吞、出借等不法行为发生。

(3)养老基金入市

引入长期资金入市,一方面可以稳定市场,另一方面倡导价值投资理念。根据股市价格波动性较大投资风险较高的特征,应精心选择那些运营效果突出、发展潜力较大且前景广阔、生命力旺盛公司的长线股票,入市额最高可达养老基金总额的30%。按照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2万亿元计算,最多约有5800亿元资金可入市。但要求有长期的、稳定的运行周期和适应市场周期波动的正回报。

(4)购买政府债券

这是养老金保值的基本形式之一。一定程度上讲,购买政府公债是养老金运营风险最低甚至是无风险担忧的,因为政府债券被誉为“金边债券”,是以国家信誉为担保或者用国家财产为物质担保的。而且,政府公债利息率通常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所以保值效果更加突出,且假设物价稳定的条件下,还能产生一定的养老金增值效果。与此同时,国家为鼓励机构和个人进行国债投资,对于国债投资产生的收益免征所得税。但事实上,市场物价始终处于波动上升状态,所以其增值往往是“负值”。因此,同样难于产生运营增值的经济效果。

2 养老保险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统账结合”运营制度障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一般说,世界上养老金收付方式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两种。前者是用现有在职员工薪酬提取“统筹金”,支付给退休一代人员的养老金;后者是在职员工从上班领薪当月即缴付养老储备基金,待其退休后从自己储备基金中领取养老金[3]。而我国则别出心裁地将二者结合,从1993年开始就对城镇企业职工的一部分养老资金实行现收现付(即社会统筹)、一部分养老资金实行基金积累(即个人账户)的混合型基本养老金制度,名曰“统账结合”制度。迄今为止,仍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养老保险制度[4]。该制度的问题在于个人跨统筹地区流动时,只能转走个人账户积累资金,但不能带走原工作单位的缴费积累,造成跨区流动人员养老无保障之忧。虽然国家曾发布国发办[2009]66号规定,对跨区流动就业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以1998年元旦为界点,此前的按个人缴费累计本息计算转移(单位缴费不转),此后的按计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计算转移;统筹基金(单位缴费)则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2015年发布的《决定》明确,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显然,《决定》延续了2009年的政策,并没有就此做出改变。由于各地社保局执行情况不一,加之工资水平和缴费标准的地区差异很大,跨区工作者养老金仍难以保障[5]。特别是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几乎是我国养老保险运营管理的荒漠。以流动性最强且占劳动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工为例,如果其返乡务农,则其在城镇投保的基金积累也就打了水漂,所有资金都将付之东流。

2.2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收益率偏低

在缺乏适应性论证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资金始终成为政府社保机构的“糊涂账”,管理十分混乱。劳动者个人不清楚工资中被扣进个人账户多少钱,更无法弄清各年运营收益率有多高,甚至到退休时都搞不明白基金积累额有多少。国家在1998年发布“财社字[1998]6号”就明确规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2000年之后政策虽有放宽,但也仅限于留足2个月的支付保障以外,应全部用于购买国债、银行储蓄、企业债券、投资基金,且需要郑重说明的是严禁将养老资金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领域。说明个人账户资金将长期放置于财政专户内储存等待孽生一年期居民银行存款利率的可怜计息,根本不存在增值运营问题[6]。众所周知,个人账户基金的收益率还要与同期通货膨胀率“一决雌雄”,或者在基金的风险漩涡中期待“阴云笼罩”的股市“涨潮”。2001年到2013年,扣除通胀后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仅为3.7%。

2.3 养老金给付公式设计得过于复杂

多年来,业务部门不精通业务,遇到业务困难请专家设计程序公式现象司空见惯。历次养老金制度改革都是在专家们的精心设计下完成的,以至于养老金给付公式设计改革不断地随着专家智慧进步而日益复杂。比如现行退休人员支付基本养老保险金规定公式为:

基本养老保险金=基础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过渡性养老保险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 1%+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缴费年限×1.2%

这样复杂的计算公式,暂且不论对于养老金持高度关注态势的现行退休人员来说,还是对于正在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在职工作人员而言,即便是对于专门从事此项业务的社保单位财会专业人员来讲,也很难厘清各种数据与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内在逻辑。即便他们借助现代计算工具、采用先进软件技术计算出相应结果,通常也会出现计算机数据与会计账面数据不符的现象发生,进而造成个人账户账目不清,不能真实反映参保人员的缴费和余额等情况的事实。对于各行各业各个不同阶层的在职工作人员,尤其是对于受教育年限较低的劳动者而言,想要通过制度规定公式测定个人账户资金和应领取金额犹如“登蜀道,上青天”,想自行计算出精确的数额并与社保机构进行账面核对,更好比天方夜谭。这里且不说国家每改一次计算办法都要废弃一次计算机数据运算程序和重新开发计算软件而增加养老保险金管理成本,单就越改越复杂的计算办法给退休职工计算退休金制造无限麻烦导致个人无法弄清个人养老金积累来说,参保者将至死都不能也无法与社保机构对账,这就任由社保机构支配社保基金,无论政府如何改革管控制度,社保基金乱象都必然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套的“死局”。

3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的创新思路

3.1 拓宽基金来源渠道,缓解收支矛盾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在做好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和决算的基础上,各级财政必须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将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与此同时,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例如可以通过压缩和完善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和结构、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降低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比例,实现将隐性债务充分化解,进而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最终目标。

(2)发行社会保障彩票

我国当下发行的彩票有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两种,分别用于发展体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效果相当明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体育、福利事业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也应该汲取这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借鉴发行彩票的形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从而迅速筹集资金,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发行社会保障彩票符合全社会参与社会保障的原则。同时,采用发行社会保障彩票的方式来拓宽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渠道的好处还在于彩票本身的属性与国债有着根本的区别。本质上来讲,彩票不同于国债,国债到期需要对债券持有人(机构投资者或自然人)还本付息,而彩票则恰恰相反,只需要对概率较低的中奖者支付与其投注金额和倍数相对应的奖金即可。因此发行社会保障彩票,对于财政而言没有任何风险,操作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3)提高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

实行国有资产变现,发行社保长期债券,允许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把社保基金做大。为了填补养老金缺口、缓解财政补贴压力,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目前已成为理论界的普遍共识,而且相关制度也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当中,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目前这一工作正由财政部牵头,成立了部际工作小组,国资委、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会、证监会等部门共同推进参加。划归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国企应直接划转股权给社保基金,使社保基金成为国企股东;另一种则是把国有股权以变现的方式划转社保基金。而在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便是山东省。山东省于今年3月份将30%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划转到省社保基金理事会,并计划在2016年前将总共471家国有企业30%的国有资本陆续划转以充实省社会保障基金。可以汲取山东省的经验,借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有效拓宽养老基金来源渠道,缓解收支矛盾。

3.2 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

发展企业年金计划的基本流程,即补充统筹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强化个人自保的意识,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责任与义务。使得养老保险的各个支柱都得以发展和完善,为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打好坚实的基础,为降低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促进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创造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在最低社会保障标准的国际公约中指出,一个人缴费30年,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应相当于缴费工资的40%。目前,发达国家养老金平均只有40%~50%的替代率,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为60%~70%,我国应逐步将退休金替代率下降到60%以下,使基本养老保险立足于基本养老保障。降低养老金替代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养老金的动态平衡,为补充养老保险留出发展空间。

3.3 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实行收支两条线,保证专款专用,建立省级或省级以上的管理系统,做到统一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同时坚决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监管,应由政府成立专门的独立机构来进行监管。对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险的监管,也应该由政府直属机构进行监管,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

3.4 拓展基金投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其一,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让养老金优先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既能保障养老金本金的安全,又可以使养老基金获取收益。其次,应放松对养老金投资于股票的管制,增加投资的比例。在保障养老基金安全性的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要在经过严密的精算之后将资金投资于风险相对比较大的投资工具,比如股票指数期货、零息抵押担保债券、住房抵押支持的债券等,以期获得更高的基金投资收益。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经验丰富的投资管理人专门运营,鼓励将一部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资本活跃程度较高的海外市场。

3.5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也是降低老年抚养比例、减轻养老金发放沉重压力的一个有效措施。与此同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还可以在减少退休人口的同时相应地增加在职人口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赡养比率。根据2014年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研究推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可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随着约4 000万养老金缴纳新军的加入,这笔金额会有所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缺口给养老保险制度稳健运行带来的压力。此外,还要严格控制不符合条件的提前退休,不仅能为政府压力分流,而且可以减轻养老基金的支出压力。

4 结论

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无论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还是从人口老龄化程度或者人民群众对社会养老保障的需求来看,无疑任重而道远!而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确实存在相当大的缺口,而缺口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短期内,我国养老金收支压力主要来源于转轨成本;而在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将逐渐成为导致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更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率,制度外解决方式可以采取增加财政补贴、国有股划转等举措,开源节流措施可以采用包括延长退休年限、延长缴费年限、扩大覆盖面、增加基金收益率等措施。只有建立一种有助于推动养老保障制度长期改革、发展与完善的机制,才能维护好社会稳定,进而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

[1]杨芳,曹雅琴.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研究综述[J].理论导刊,2015(6):93-95.

[2]李富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制约因素与策略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5):282-283.

[3]魏南枝,何建宇.制度碎片化与财政困境—法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2):135-139.

[4]仪秀琴,袁嘉迎,吴彧.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模型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6(3):110-114.

[5]李星.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4(10):40-41.

[6]金赟.养老保险双轨制历史沿革与改革路径研究[J].浙江学刊,2015(1):178-182.

Analysis of Pension Insurance Fund Oper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Lei Guang1,Cui Liangfeng2,Chen Yanhong1,W ang Yongzhong1,Yi Xiuqin1
(1.College of Accounting,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ilongjiang Qiqihaer University)

Since China entered the aging society,the number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was increasing,one of the conflicts was exacerbated by increased pension expenses and insufficient demand for the total size of pension fund each year.Therefore,the only way was to implement the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fund investment operations to achieve fund value,in order to prevent the gap from widening pension fund.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fund,the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fund accumulated mostly stored in banks or buy government bonds,while“combined with system account”operating system,so low fund’s investment yield of individual pension and so complicated pension payments formula seriously affected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pension funds.With regards to this,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like broadening the sources of funds to ease balance of payments contradictions,actively developing enterprise annuity plan to reduce the basic pension replacement rate,establishing of a multi-level social security fund supervision system,expanding fund investment a multi-level channel pension system as well as progressive delaying the retirement age and other measures,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pension funds.

pension insurance fund;operation efficiency;hedge and value added

F842.6

A

1002-2090(2016)03-0142-06

10.3969/j.issn.1002-2090.2016.03.028

2015-10-18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研究:12542176);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盈余管理视角下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12542177)。

雷光(1985-),男,讲师,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现主要从事财政与金融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改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已成共识
离婚时可否分割未退休一方的养老金
管理方向是改革医保个人账户
我国推进延迟退休政策的动因及可行性分析
完善个人账户是待遇调整的有效突破口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超支额测算
略论离婚时夫妻养老金的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