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校释:古音明而小学明——《墨子閒诂》“術令”及“情”“诚”通用示例

2016-08-10 09:16殷作炎
关键词:训诂

殷作炎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古籍校释:古音明而小学明——《墨子閒诂》“術令”及“情”“诚”通用示例

殷作炎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摘要: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清代语文学巨大成就,得力于其古音学。《墨子閒诂》云,術令即《尚书·说命》,術与说、命与令皆音近相通,《礼记》作兌命。《史记》说字《索引》作悦,《汉书》作怵。据此,本文就命、令、術、术、怵、说、兑、悦八字,以上古音证之。又,《上同下》“中情将欲为仁义”,孙诒让云“情”“诚”通用。“实”亦“诚”,“请”即“情”字。鉴于“情”字涉及青、生、性、姓、星、争、净、静、稍、俏、烧、翘、枢、区各字,一并以上古音证之。

关键词:《墨子閒诂》;孙诒让;上古音;训诂

《墨子閒诂》[1]孙诒让点校。孙启治为此书写的《前言》这样介绍孙诒让: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浙江瑞安人。他精于考据之学,在文字学、训诂学方面功底深厚,为晚清著名学者。

关于孙氏所作古籍校释,孙启治《前言》有云:

[《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书《術令》殷按:今音Yuèmìng之道曰”云云,以往校释者都放过“術令”二字不置一辞。而孙氏指出“術令”即《尚书》逸篇《说命》按:今音Yuèmìng,“術”与“说”、“命”与“令”皆音近相通,引《礼记·缁衣》“術令”作“兌按:今音yuè命”为证。

按孙说是。古文“命”、“令”本为一字。“術”从“术”得声,“说”从“兑”得声,皆舌音字*舌音:宋人三十六字母据声母发音部位,将声母分为五类,其中“舌音”又分舌头音与舌上音二类。据拟测,上古舌头音为舌尖中音tt‘dn,舌上音为舌面前音‘。,一声之转*一声之转:孙氏所指为某声母转换为发音部位相近的声母:即舌尖中音与舌面前音互相转换。。

《史记·南越列传》“不可以说好语人见”,《索引》“说”作“悦”,云《汉书》作“怵”,亦足证孙说。

一、術令

以上孙启治所论,涉及文字有八:命、令、術、术、怵、说、兑、悦。

其中多音多义字二:说今音shuō、yuè,兑今音duì、yuè。

此八字分为两组,一为“命”与“令”,二为其余六字。兹分别加以考察。

命 令

命令:古今字。“令”字早于“命”字。

高景成《常用字字源字典》[2][命]:

甲骨文无“命”字,“令”字多用为“命”字。至西周约中期,才有“命”字。都是命令,发号施令义。

胡培俊《常用字字源字典》[3][令]:

《说文·卪部》:“令,发号也。从亼(集)、卪(jié)。”……罗振玉《殷释》:“案古文令从亼人,集众人而命令之,故古令与命为一字一谊(殷注:谊,意义)。”

王力《同源字典·耕部,来母》[4]:命与令为同源词:

按:二字声母,来母为舌尖中边音,明母为双唇鼻音,部位邻近。

術 术 怵 说 兑 悦

術、术、怵、说、兑、悦这六个字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必要借助学界拟测的上古音一一注音,加以考察。

本文上古音注音依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5]。郭氏为王力先生学生,参加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工作,负责音韵部分。在此基础上,编写此手册。

关于在古籍校释中究明上古音的必要性,王力在为《汉字古音手册》写的序言里,指出“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

研究汉语,需要懂古音;研究古代汉语,更需要懂古音。清代乾嘉派在语文学上有巨大成就,主要原因得力于清代古音学。段王之学,其精髓在古音。(殷按:“段王”指段玉裁、王念孙)

王念孙在《说文解字序》中,赞扬段玉裁“于古音之条理,察之精,剖之密”,说段玉裁这样做,“训诂之道大明,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段玉裁于《说文》每一个字下面都注明古音在第几部,这就说明古音的重要性。

关于对现有上古音拟测成果的估价,王力继续说道:

各家古音学说虽不尽相同,毕竟有价值的几家也只是大同小异。

(一)“術”与“说”的音转:韵母旁转,声母旁纽。

按:二字韵母主元音舌位相近,韵尾都是塞音-t。声母发音部位相邻,前者舌面中,后者舌面前。

(二)“術”从“术”得声:叠韵,准双声。

二字声母都是舌音。《同源字典·凡例》:“凡同源字……舌头与舌上同位置者(如端与照,泥与日)、舌上与齿头同位置者(如照与精,审与心)、正齿与齿头同位置者(如庄与精,山与心),称为准双声。”

二字为古今字:“术”为“術”的本字。

《说文·行部》:“術,邑中道也。从行,术今音zhú声。”术,药草。如:白术、苍术。

高景成《常用字字源字典》[术]:

甲骨文、商代金文中,象上下左右四通可行之路,道路义。故“术”实为“術”的本字。

(三)“说”从“兑”得声:同音字,叠韵,双声。

二字声母部位舌面中。

二字亦为古今字。“兑”为本字,“说”为后起字。

高景成《常用字字源字典》[说]:

[小篆以前]古书本作兑。中古后作悦。小篆以来[加言旁]作会意兼形声字。从言从兑,兑亦声。

胡培俊《常用字字源字典》[说]:

《尚书正义·説命上》[6]:“高宗梦得説今音yuè,使百官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説今音yuè命》三篇。”孔氏传:“説今音yuè,本又作兌,音悦。”“命[傅]説为相,使摄政。”按:“説命”义为高宗求得傅説后,命之为相。

(四)“说”与“悦”为同音字,古今字,“说”为本字。

王力《同源字典·鱼部,喻母》:

[jia豫:jiuat悦(説)](鱼月通转):

“孟子梁惠王下:‘取之而燕民悦。’字本作‘説’。说文:‘说,说释也。’段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

(五)“说”与“怵”叠韵,准双声。

二字声母发音部位:“说”字舌面前,“怵”字舌尖中。

二、“情”“诚”通用

《墨子閒诂·上同下第十三》:“今天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内心。《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道德高尚之人。《老子·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欲中(去声,符合)圣王之道,下欲中(符合)国家百姓之利,故当(对着)尚同之说而不可不察。”(殷按:引文中小字为殷加注,下同。)

孙诒让点校:

王云:“情即诚字。言诚(果真)将欲为仁义,则尚同之说不可不察也。《尚贤》篇曰‘且今天下之王公大臣士君子,中实(实在)将欲为仁义’,‘实’亦‘诚’也。《非攻》篇曰‘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情不知’即‘诚不知’。凡《墨子》书中‘诚’、‘情’通用者不可枚举。”(按:《尚贤下》与《非攻中》:“情不知其不义也”下,点校:“王云:‘情、诚通用。’”)

“又《齐策》‘臣知诚(确实)不如徐公美’,刘本‘诚’作‘情’。《吕氏春秋·具备》篇‘三月婴儿,慈母之爱谕(能领会)焉,诚(心诚的力量)也’,《淮南·缪称》篇作‘情’。《汉书·礼乐志》‘正人足以副其诚’,《汉纪》‘诚’作‘情’。此皆古书‘诚’、‘情’通用之证。”(按:《淮南子》中华书局版:“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顾迁译文:……慈母的爱心却能明显感受到,这是由于母子间的真情相通。)

洪云:“‘中情欲’三字书中屡见,或作‘中请欲’,‘请’即‘情’字;或作‘中实欲’,情,实也,其义并同。”

诚 情 实 请

诚、情、实、请四字,古多通用。

(一)上古音:

诚、情、请三字叠韵,准双声。

实字与上三字准双声。

(二)字义:

“诚将欲为仁义”,“诚”义为果真。

“中实将欲为仁义”,“实”字义为实在。

“情不知其不义也”,“情”字亦义为果真。《墨子閒诂·尚贤下》与《非攻中》:“情不知其不义也”下,孙诒让点校:“王云:‘情、诚通用。’”

“情”与“请”从“青”,而“青”字从生,上古音都是耕韵部。生字以及从生的字同为耕韵部的,如性、姓、星。各字或无韵头,或有韵头而舌位微殊。

高景成《常用字字源字典》:“情”字从心,青声。关于“青”声,高景成作如下拓展性解说:

[青]西周金文至小篆的会意字。从生,从丹……生也表“青”音,声母演变如稍俏、烧翘、枢区。韵变如生性姓星、争净静例。

[生]甲骨文从一屮(chè义同草)。有出生义。……[后]成为小篆以后的生字。

[姓]姓氏的姓字。甲骨文作生。西周金文同。生字象植物小芽出生形。引申为众生、群氓、老百姓。西周常有“百生”即“百姓”。

[性]春秋金文作生。人的性是由人生的,所以生字引申有性义。小篆以后加心旁,会意兼形声。

[星]甲骨文从五个或两个小方框或小圆圈,从生,生亦声。几个圆球(或方框)生生不已,就表示天上的星星。《说文》所载战国文字和小篆的或体就简化为一个日旁。隶楷继承。

以上解说涉及的十四个字,可分为三组。逐组分析如下。

青、生、性、姓、星的上古音

五字,叠韵,准双声。

争、净、静的上古音

高景成所举跟“青”字同为耕韵部的争、净、静三字,其中“净”字“小篆本从水,争声。没有污秽、没有污垢义。中古简化作浄。从水,争声”、静为“西周以来的形声字。从青,争声”。

三字上古音叠韵,准双声:

稍与俏、烧与翘、枢与区的上古音

高景成所举韵母同为宵部的稍与俏、烧与翘、枢与区各组字,稍字为“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禾,肖声”。今音qiào的俏字为“中古(殷按:上古没有)形声字。从亻(人),肖声”。下文选用同音字“峭”替代。

上古音:

稍声母山∫正齿宵韵部

峭*《汉字古音手册》因为上古没有“俏”字,未予收录,所以选用同音字“峭”代替。中古“俏”字用例:唐白行简《三梦记》:“鬟梳嫽俏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俏”义容态美好轻盈。《说文·阜部》作“陗”,《玉篇·阜部》:“陗,山峻。亦作峭。”声母清tʂ‘齿头宵韵部

二字,叠韵。正齿与齿头,准双声。

烧字为“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火,尧声”。翘字为“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羽,尧声”。

翘今音qiáo声母群ɡ喉音宵韵部

二字叠韵。关于声母书和群的演变,王力《汉语史稿·现代声母的发展》《现代声母k,k‘,x;ts,ts‘,s;t,t‘,的来源》和《现代声母p,p‘,m,f;t,t‘;tʂ,tʂ‘,ʂ的来源》[7]:“书在上古是,直到中古没有发生变化。”这个发展为现代声母ʂ。上古浊音声母群ɡ到中古没有变化,然后清化,其中齐撮呼ɡ的平声字变为送气清音,加以受韵头舌面元音ǐ的影响,变为t‘,“这是语音学上所谓同化作用”。

枢字为“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木,区声”。区字“甲骨文从品在∟中,春秋文字及小篆隶楷从匸从品,口象罐缶等。都象许多物品收藏在器中。是瓯的初文。收藏的反义为区分,区别,分别”。

区声母溪k‘喉音侯韵部

二字叠韵。王力《汉语史稿·上古声母的发展》《中古声母发展的一般叙述》和《现代声母p,p‘,m,f;t,t‘;tʂ,tʂ‘,ʂ的来源》:上古昌声母‘发展到中古为t‘,再发展到现代为tʂ‘,而发展为“枢”字的为ʂ,是例外。又,《现代声母k,k‘,x;ts,ts‘,s;t,t‘,的来源》:现代的t‘声母来源之一是上古和中古溪k‘声母字中的撮口呼。

参考文献:

[1]孙诒让.墨子閒诂[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2]高景成.常用字字源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3]胡培俊.常用字字源字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2.

[4]王力.同源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吴芳)

收稿日期:2016-04-12

作者简介:殷作炎(1932-),男,浙江苍南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研究。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38(2016)04-0118-05

DOI:10.3969/j.issn.1674-2338.2016.04.014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Speech Sounds Leading to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Philology

YIN Zuo-yan

(School of Humanit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

Abstract:Explanation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 presupposes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speech sounds which eventually leads to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philology. Th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of philology in Qing Dynasty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studies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According to Mozi’s Queries, 術令simply means说命as indicated in Admonitions in Books by Ancient Monarchs, which shows that術and说, just as命and令,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in both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s. In Book of Rites,兌命is used instead. Rather than说as used in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悦is used in Index, while怵is preferred in Book of Han. Accordingly, this paper aims to prove the pronunciation in ancient times of the eight words, namely命,令,術,术,怵,说,兑and悦. Furthermore, as proved by The Junction of the Above and the Below, which dwells on the way in which one is sincerely benevolent, “情” and “诚” are interchangeable just as argued by Sun Yirang. “实” is tantamount to “诚”, whereas “请” is the same as “情”.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the word “请” involves such words as青,生,性,姓,星,争,净,静,稍,俏,烧,翘,枢and区, the author of the paper proposes to prove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Key words:Mozi’s Queries; Sun Yirang; speech sounds in ancient times; explanation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

语言及其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训诂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乾嘉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研究》评介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从《孟子集注》的释词看朱熹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优化和推进
谈谈《十三经注疏·魏风·伐檀》的训诂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训诂思维与编辑工作
训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