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多酸盐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研究

2016-08-10 07:12蒋广平王洪波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6年4期
关键词:催化

蒋广平, 王洪波, 罗 峰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杂多酸盐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研究

蒋广平, 王洪波*, 罗 峰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制备了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磷钼酸盐([MIMPS]3PMo12O40)、 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MIMPS]3PW12O40)和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吡啶磷钨酸盐([PyPS]3PW12O40) 3种杂多酸盐,用于催化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考察了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其中,[MIMPS]3PMo12O40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在其催化下,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酸物质的量比为4.5∶1.0、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时间为3.5 h、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 %时,酯化率可达98.3 %,且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重复使用5次后,酯化率依然保持在94 %以上。

关键词:杂多酸盐;柠檬酸三丁酯;酯化反应;催化

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增塑剂的使用可以提高其加工性能,目前常用的增塑剂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台湾塑化剂风波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思考塑料助剂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而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毒性和涉嫌致癌性,促使欧盟和美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限制传统增塑剂的应用[1-2]。柠檬酸三丁酯(TBC)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毒、环保增塑剂,具有无毒无味、增塑效果优良和稳定性高等优点,可以应用在儿童玩具、医疗卫生制品和食品包装等领域[3-4],可作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替代品[5-6]。我国有着丰富的柠檬酸原料资源,在生产柠檬酸酯类增塑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7]。TBC一般是由柠檬酸和正丁醇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制备工艺相对简单,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高效环境友好催化剂的开发制备上。传统的TBC制备工艺,主要是采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但是该工艺存在设备腐蚀严重、后处理工艺复杂、副反应多和污染环境等缺点[8-9]。目前,陆续有新型的用于合成TBC的催化剂被报道出来,如固体超强酸[10]、阳离子交换树脂[11]、有机酸[12]、杂多酸[13]和离子液体[14]等。杂多酸作为催化剂时,具有强酸性、催化活性高和设备腐蚀小等优点,在酯化反应中有很多应用[15]。然而杂多酸在重复使用过程中,活性组分易流失,且回收困难,目前通常采用固载化的方式提高其使用性能[16-17]。为了解决杂多酸作为催化剂使用时回收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在杂多酸结构中引入有机阳离子,设计合成了3种杂多酸盐,分别为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磷钼酸盐([MIMPS]3PMo12O40)、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MIMPS]3PW12O40)和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吡啶磷钨酸盐([PyPS]3PW12O40),以它们作为催化剂,考察其对柠檬酸和正丁醇酯化制备TBC的催化性能,筛选出催化性能最高的杂多酸盐,进一步优化了其催化下的TBC制备工艺,并且考察了其重复使用性能。

1实 验

1.1试剂与仪器

磷钨酸、磷钼酸、吡啶、柠檬酸、乙酸乙酯、N-甲基咪唑、1,3-丙烷磺内酯、氢氧化钾、乙醇、甲苯等均为分析纯。

DF-101S型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SHZ-D(Ⅲ)型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EQUINOX55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BRUKE公司。

1.2杂多酸盐的制备

以杂多酸盐[MIMPS]3PMo12O40合成为例,参考文献[18~19]制备杂多酸盐。

1.2.1中间体MIMPS的制备取0.1 mol的1,3-丙烷磺内酯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适量甲苯使其溶解,另取0.11 mol N-甲基咪唑加入上述体系中,并不断磁力搅拌。在N2气氛保护下,将反应体系升温至50 ℃,在该温度下,持续反应24 h,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反应结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3 500 r/min离心分离5 min,沉淀用乙醚洗涤3次后即得到产物1-(3-磺酸基)-3丙基-甲基咪唑,记为MIMPS。转移产物到真空干燥箱里备用。制备反应方程式如下:

1.2.2杂多酸盐[MIMPS]3PMo12O40的制备取0.02 mol磷钼酸(H3PMo12O40)溶于适量蒸馏水中,配制成磷钼酸水溶液,另取0.06 mol 1.2.1节制备的MIMPS加入到磷钼酸水溶液中。反应体系在室温下磁力搅拌反应24 h,反应结束后,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旋蒸除去体系中的水分,剩余固体产物在真空干燥箱里干燥,直至质量不再变化,即得杂多酸盐[MIMPS]3PMo12O40。制备反应方程式如下:

杂多酸盐[MIMPS]3PW12O40采用MIMPS和磷钨酸制备, [PyPS]3PW12O40采用1,3-丙烷磺内酯、吡啶和磷钨酸制备,制备方法同上,这里不再赘述。

1.3杂多酸盐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

取0.1 mol柠檬酸加入装有冷凝回流装置、温度计和分水器的三口烧瓶中,基于柠檬酸质量,取一定质量分数的杂多酸盐加入三口烧瓶中作为催化剂,按一定的醇酸比(正丁醇和柠檬酸的物质的量比,下同)取一定量的正丁醇加入上述反应体系中,磁力搅拌使反应体系混合均匀,测定体系的初始酸值。升高温度至设定温度,反应体系在恒温下磁力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上层为粗产品TBC,下层为催化剂。分离回收杂多酸盐催化剂,可用于新一轮的酯化反应。取TBC,按照GB 1668—2008中所述方法测定反应后体系的酸值。根据反应前后反应体系的酸值变化,计算酯化率,酯化率计算公式如下[20]:

酯化率=(1-W2/W1)×100 %

式中:W2—反应后体系的酸值,mg/g;W1—反应体系的初始酸值,mg/g。

2结果与讨论

2.1催化剂种类对酯化率的影响

在醇酸比为5∶1,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 %时,使用不同种类催化剂用于催化制备TBC,并与磷钨酸H3PMo12O40作对比,考察催化剂种类(3种杂多酸盐以及磷钨酸)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MIMPS]3PMo12O40、 [MIMPS]3PW12O40、 [PyPS]3PW12O40和H3PW12O40作为催化剂,酯化率分别为99.2 %、 97.3 %、 93.6 %和98.1 %。

由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的酯化条件下,使用不同催化剂催化制备TBC时,酯化率不同。其中,H3PW12O40作为催化剂时,可获得较高的酯化率,但是,反应结束后,磷钨酸不易回收利用,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其应用。而制备的3种杂多酸盐作为催化剂时,能够获得较好的酯化率,并且这3种杂多酸盐的熔点在100 ℃以上,能够溶解在强极性溶剂中,而不溶于非极性的酯中[18,21]。这就使得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能够溶解在反应体系中,反应结束后能够实现和TBC的分离,实现催化剂自分离,与磷钨酸作为催化剂相比,具有易于分离回收的优点。在所制备的3种杂多酸盐中,[MIMPS]3PMo12O40的催化效果最好,因此,对其进行FI-IR表征。此外,以[MIMPS]3PMo12O40作为合成TBC的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进而优化得出TBC合成的较佳工艺条件。

2.2催化剂[MIMPS]3PMo12O40的红外表征

2.3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

2.3.1醇酸比在柠檬酸用量为0.1 mol,[MIMPS]3PMo12O40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 %,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130 ℃时,改变初始正丁醇用量,考察醇酸比(正丁醇和柠檬酸物质的量比)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a)所示。由图1(a)可知,随着醇酸比值不断增大,酯化率先逐渐增大后降低。按TBC合成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可知,1 mol柠檬酸完全反应需要消耗3 mol正丁醇,但是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当醇酸比为3∶1时,反应并不能完全进行,酯化率相对不高。增大醇酸比,反应物浓度增加,酯化反应向生成TBC方向移动,酯化率增大。当醇酸比为4.5∶1.0时,酯化率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醇酸比,酯化率却降低。这是因为,反应体系中正丁醇用量过大,使得柠檬酸和催化剂被过度稀释,不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使得酯化率降低。综上,最佳醇酸比取4.5∶1.0。

2.3.2反应时间在柠檬酸用量为0.1 mol,[MIMPS]3PMo12O40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 %,正丁醇用量为0.45 mol,反应温度为130 ℃时,改变反应时间,考察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b)所示。由图1(b)可知,随着反应时间不断延长,使得酯化反应能够更充分的进行,酯化率不断增大。当反应时间为3.5 h时,继续延长反应时间,酯化率不再有明显变化,可能是因为酯化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时间过度延长,会增大反应体系中副反应发生概率,还会增大工艺能耗。综上,最佳反应时间取为3.5 h。

2.3.3催化剂用量在柠檬酸用量为0.1 mol,正丁醇用量为0.45 mol,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130 ℃时,改变杂多酸盐[MIMPS]3PMo12O40的用量,考察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c)所示。由图可知,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酯化率不断增大。当催化剂用量为0时,酯化率可达65.3 %,这是因为柠檬酸具有一定的自催化作用,即便不使用催化剂,酯化反应也能进行。催化剂用量增加,反应体系中的活性中心数目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TBC生成,酯化率增大。当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 %时,酯化率可达98.3 %,继续增大催化剂用量,酯化率不再明显增加。因此,最佳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 %。

2.3.4反应温度在柠檬酸用量为0.1 mol,催化剂[MIMPS]3PMo12O40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 %,正丁醇用量为0.45 mol,反应时间为3.5 h时,改变反应温度,考察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d)所示。由图1(d)可知,随着反应温度升高,酯化率先不断增大后有少量降低。温度升高,反应体系中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增加,反应物分子间碰撞机会增加,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酯化率增大。当反应温度为130 ℃时,酯化率达到最大值,继续升高反应温度,酯化率反而有少量降低,可能是因为温度过高,部分反应物挥发逸出反应体系,导致酯化率降低[22]。另外,温度过高会促进副反应的发生,综上,最佳反应温度取130 ℃。

图 1 不同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Fig. 1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n esterification rate

综上,以[MIMPS]3PMo12O40为催化剂时,制备TBC的较佳条件为:醇酸比4.5∶1.0,反应温度130 ℃,反应时间为3.5 h,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 %,该条件下,反应酯化率可达98.3 %。

2.4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重复使用性能是催化剂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可降低催化剂更换频率,提高生产效益。在较佳工艺条件下,即醇酸比为4.5∶1.0,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时间为3.5 h,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 %时,采用[MIMPS]3PMo12O40催化合成TBC。由于催化剂的自分离效果,反应结束后,分离回收催化剂,用于新一轮的酯化反应,考察杂多酸盐[MIMPS]3PMo12O40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显示,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的酯化率分别为98.3 %、 97.7 %、 96.8 %、 95.4 %和94.2 %。

由此可见,杂多酸盐[MIMPS]3PMo12O40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重复使用5次后,酯化率依然可达94 %以上,可能与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有关[21]。而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催化剂有部分损失和催化剂表面有少量TBC吸附[23],使得酯化率有部分降低。

3结 论

3.1制备了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磷钼酸盐([MIMPS]3PMo12O40)、 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MIMPS]3PW12O40)和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吡啶磷钨酸盐([PyPS]3PW12O40) 3种杂多酸盐,用于催化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考察其对TBC合成反应的催化效果。其中,[MIMPS]3PMo12O40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同时,因为杂多酸盐的熔点在100 ℃以上,能溶解在强极性溶剂中,不溶于非极性的酯中,作为TBC合成反应催化剂时,能够实现自分离。

3.2以[MIMPS]3PMo12O40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反应工艺为:醇酸比为4.5∶1.0,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时间为3.5 h,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5%,在此条件下,反应酯化率可达98.3 %。

3.3杂多酸盐[MIMPS]3PMo12O40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重复使用5次后,酯化率依然保持在94 %以上。[MIMPS]3PMo12O40用于催化合成TBC,具有易分离回收、催化效果良好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TBC合成反应催化剂。

参考文献:

[1]BONILLA E,MAZO J D. Deregulation of the Sod1 and Nd1 genes in mouse fetal oocytes exposed to mono-(2-ethylhexyl) phthalate (MEHP)[J]. Reproductive Toxicology,2010,30(3):387-392.

[2]鲁凤兰. 无毒增塑剂的生产与应用[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7(9):40-45.

[3]LEMMOUCHI Y,MURARIU M,SANTOS A M D,et al. Plasticization of poly(lactide) with blends of tributyl citrate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D,L-lactide)-b-poly(ethylene glycol) copolymers[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2009,45(10):2839-2848.

[4]魏亚魁,韩相恩,魏贤勇,等. 新型环保型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合成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2011,39(2):23-25.

[5]LJUNGBERG N,WESSLEN B. Tributyl citrate oligomers as plasticizers for poly (lactic acid): Thermo-mechanical film properties and aging [J]. Polymer,2003,44(25):7679-7688.

[6]苏会波,林海龙,郝小明,等. 环保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应用和市场现状[J]. 化工新型材料,2013,41(10):15-17.

[7]尹延柏,韩嘉,张雅莉,等. N-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13,47(4):26-28.

[8]刘彦坤,王小萍,罗远芳,等. 聚氯乙烯环保型增塑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8,27(1):74-77.

[9]谢春和,金伟光,张家森,等.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6,20(3):428-432.

[10]冯喜兰,田孟超,赵旭娜. 固体超强酸SO4/ZnO-TiO2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23(2):213-216.

[11]张萌萌,谢利平,周鹏,等. SnCl4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J]. 精细化工,2011,28(8):797-799.

[12]吴广文,王广建,丁浩,等. 绿色环保增塑剂柠檬酸三正丁酯的催化合成[J]. 应用化工,2007(12):1201-1203.

[13]余新武,梁伟,吕银华,等. 混合金属氧化物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J]. 应用化工,2005,34(2):92-93.

[14]郭剑桥,丁嘉,黄媛媛,等. 新型哌啶基对甲苯磺酸叔铵盐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J]. 精细石油化工,2014,31(5):24-29.

[15]李金磊,胡兵. Keggin型杂多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2012,20(1):1-6.

[16]BHORODWAJ S K,PATHAK M G,DUTTA D K.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withn-autanol using heteropoly acid supported modified clay catalyst[J]. Catalysis Letters,2009,133(1/2):185-191.

[17]ABDELWAHAB M,SAID A. Phosphomolybdic acid supported on silica gel and promoted with alkali metal ions as catalysts for the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by ethanol[J].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2005,240(1/2):109-118.

[18]LEGN Yan,WANG Jun,ZHU Dun-ru,et al. Heteropolyanion-based ionic liquids: Reaction-induced self-separation catalysts for esterification[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09,121(1):174-177.

[19]施介华,潘高. 1-丁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的制备及其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J]. 催化学报,2008,29(7):629-632.

[20]雍靓,解从霞,杨凯,等. 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J]. 分子催化,2008,22(2):105-110.

[21]赵萍萍,周瑜,王军. 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杂多酸盐催化醛(酮)与乙二醇缩合制备缩醛(酮)[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2):1-6.

[22]ZHAO Ying-wei,LONG Jin-xing,DENG Fan-guo,et al. Catalytic amounts of Brønsted acidic ionic liquids promoted esterification: Study of acidity-activity relationship[J].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09,10(5):732-736.

[23]许妍,万辉,管国锋. 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J]. 石油化工,2009,38(12):1270-1275.

doi:10.3969/j.issn.1673-5854.2016.04.005

收稿日期:2016-02-29

作者简介:蒋广平(1965— ),女,重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

*通讯作者:王洪波(1963— ),男,四川达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

中图分类号:TQ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16)04-0026-05

Synthesis of Tributyl Citrate Catalyzed by Heteropolyacid Salt

JIANG Guang-ping, WANG Hong-bo, LUO Feng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mical Technology, 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Three kinds of heteropolyacid salts,i.e.,1-(3-sulfonic group) propyl-3-methyl imidazolium phosphomolybdate ([MIMPS]3PMo12O40), 1-(3-sulfonic group) propyl-3-methyl imidazolium phosphotungstate ([MIMPS]3PW12O40) and 1-(3-sulfonic group) propyl-3-methyl pyridine phosphotungstate ([PyPS]3PW12O40),were synthesized.And the tributyl citrate (TBC)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se three kinds of heteropolyacid salts as catalyst,in which [MIMPS]3PMo12O40performed the best catalytic property.The effects of various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IMPS]3PMo12O40as cataly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terification rate 98.3 % was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um esterification conditions as follows: n(butanol)∶n(citric acid)=4.5∶1.0,reaction temperature 130 ℃,reaction time 3.5 h and the weight of catalyst 5 %.The catalysis could be reused five times with the esterification rate still above 94 %.

Key words:heteropolyacid salt;tributyl citrate;esterification;catalysis

·研究报告——生物质化学品·

猜你喜欢
催化
共享经济“催化”汽车出行
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选矿废水实验研究
多酸化学的研究及应用
重视隐性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碳纳米管在烟火药中的应用
让党群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催化剂
让情境教学催化语文课堂
文学经典催化高教情商教育
催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展
等离子体电解纤维素制备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