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病愈后当心“心理病”

2016-08-11 04:25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6年8期
关键词:黏人任性生病

看完了业内人士的现身说法,我们也掌握了许多做好宝宝的“家庭医生”的窍门,那么心理这一方面呢?是不是也需要再建设一下?

常言道:孩子病一场,娇气长几分。不少父母说,孩子自从生病开始,一直到病好了,之后就不像以前那样乖巧了。一旦闹病了,两三岁的宝宝会表现出啼哭、吵闹、烦躁、遗尿、拒食、闷闷不乐,或者宝宝会突然变得很黏人、脆弱等。

产生的原因

宝宝生病期间和病愈后的“退行”表现,与父母的过度“照顾”有关系。退行,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是一种被自我用来防止焦虑的防御机制。

生病期间

宝宝生病期间,由于身体不适,情绪欠佳,病中的宝宝哭闹不止属于正常现象。但很多父母会表现得惊慌失措,一味迁就会让宝宝感到:我病得不轻。爸爸妈妈什么都要按照我的想法做。这不仅不利于宝宝保持情绪的稳定,更会导致他们的个性越来越脆弱。经不起一点挫折。

所以,父母要像平时对待孩子一样,不把宝宝当小病号伺候。如果生病期间爸妈格外迁就孩子,等病好了,宝宝会觉得原来自己的无理取闹也没什么。

病好之后

孩子病愈后已经出现这样的问题了怎么办?通常,孩子病好后,只要大人坚持让他恢复生病前的作息制度和规律,坚持按照生病前的规矩要求他,孩子的娇气任性是可以慢慢矫正过来的。关键是调整关注的时机,孩子任性的时候不去批评指责,温和接纳他的情绪,坚定坚持应有的规矩。等到孩子表现正常时,再予以及时认可、鼓励。

当然,矫正不能操之过急。有些父母在孩子生病期间百般娇宠和纵容,等孩子病好之后发现其行为已难以管教,又立即变得严厉起来,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只会扩大亲子冲突。

父母不焦虑

所有父母都需明白,孩子生病是常事。生病以后的退行、黏人、脾气坏等,也很常见。这个过程中,父母最该做到的,就是处理好自己的焦虑。不焦虑的父母,才能给宝宝踏实感,如此才能够确保宝宝安全感的顺利建构。也唯有好的安全感,才能够帮助宝宝轻松度过生命里大大小小的挑战。

猜你喜欢
黏人任性生病
遇到“黏人”老妈怎么办?
黏人的操场
“黏人精”去除记
预防做好 牛生病少
“生病”的一天
生病的快乐
千万别任性
生病真难受
每个黏人的孩子都能学会独立玩耍
任性者的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