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8-11 02:16刘艳红任海青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康复疾病

刘艳红 任海青

(山西省汾阳医院,032200)



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艳红任海青

(山西省汾阳医院,032200)

自我管理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宣教与行为干预,帮助患者牢固掌握卫生保健知识,自觉采用系统的健康方式而利于疾病康复的教育活动,可有效提升患者自主能动性[1],改善预后、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等特点,是人类三大主要致死原因之一。随着医学的进步、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而致残率明显上升,为70%~80%[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减轻残疾、提高生活质量,自2011年6月起,笔者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同步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 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91±8.43)岁。教育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活质量进行基线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给予院内常规治疗和护理,具有可比性。试验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9~77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8~82岁。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②首次发病;③无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稳定且查体配合;④既往健康,发病不超过72 h;⑤无明显智力障碍,排除其他严重并发症。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治疗时间和训练方法基本相同。试验组于患者入院1周后开始介入自我管理教育,贯穿住院治疗过程,以及出院后的继续康复。具体方法如下。

1.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康复治疗师、患者家属。小组成员必须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状况,确定个性化自我管理教育方案的制定、指导、实施、跟踪随访及评价。

2.自我管理教育方法:①由自我管理小组共同协商制定适合患者的自我管理计划,再由责任护士发放自编脑卒中健康知识教育手册和自我管理教育相关材料,通过集体讲解和个别讲解,辅以录像、幻灯、图片等深入浅出地进行自我管理内容和知识教育。②指导患者正确填写《脑卒中患者自我监测日志》并检查,对患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认识,适当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增强自我检测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③对康复训练的患者,因人而异设计制作训练目标小卡片,记录每日训练项目,训练次数,完成指标数,指导患者结合自我护理所需活动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④鼓励患者书写自我管理日记,总结自我管理心得。同时让病友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请自我管理较好的患者分享成功经验。⑤责任护士对出院后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第1个月每2周进行1次电话回访或门诊随访,以后每月1次,或视情况更改增加回访次数,持续3个月。全面了解患者居家用药、危险因素控制、日常生活管理、康复训练进程、存在问题,并具体给予指导,必要时自我管理教育小组共同协商并修正教育方案。

3.有目的地了解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心理调节、饮食指导、服药指导、脑卒中的早期症状、脑卒中早期及超早期治疗的意义、早期康复及其重要性、康复锻炼的要点、自我监测方法、健康相关行为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基本生活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和复诊时间等,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护理常识和技能,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观察指标:生活质量评定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3],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 4个维度20个因子。经统计学检验,本问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与敏感性。在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结果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s,分)

表1显示,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总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物质生活状态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由于脑卒中从发病到完全康复病程长、家庭开支大、功能恢复缓慢,加之大部分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监测能力,患病后容易产生消极、气馁的情绪,造成不遵医嘱服药、康复训练不持续、不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导致后遗症、并发症产生,甚至疾病复发,反复住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教育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强调患者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中心作用,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4]。

表1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因客观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生活质量各维度试验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通过对试验组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形成了从医院到家庭有评估、有计划、有追逐、有反馈连续不断的健康自我管理教育体系,使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积极主动采取对疾病康复及预后有利的行为,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后遗症,避免疾病复发。同时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为患者病后角色转换和顺利回归社会起到良好作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进一步推动专科疾病健康教育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确保医疗保健信息和护理服务的延续性,促进健康转归;同时增强了医、护、患之间的信任与和谐,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因此,自我管理教育是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脑卒中康复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航,赖美春,黎雪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及遵医行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138-140.

[2]徐淑娟.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J].当代护士,2007(1):84.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8-95.

[4]苏春燕,郑修霞,马艳秋,等.自我管理教育对腹膜透析病人健康教育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8-11.

(收稿日期2015-11-15)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康复疾病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