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环境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8-12 06:22李国庆安徽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安徽合肥230000
低碳世界 2016年16期
关键词:核技术监测仪器电离辐射

李国庆(安徽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安徽 合肥 230000)



电离辐射环境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国庆(安徽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安徽 合肥 23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进步,促进了核技术的不断发展,核技术的应用项目日渐增多,并且使用的类型也日渐丰富。带来了放射性污染工作,我国电离辐射环境的相关条例对辐射的安全和防护监督管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使环境保护部门重视辐射环境管理问题,促进了安全监管和机构能力建设的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电离辐射;环境管理;现状;对策

前言

我国的核工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被运用到军用和民用核设施的工作当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核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核能的使用,国家相关部门对核安全和核管理工作给予重视,并且明确了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了核安全与辐射环境之间的关系。消除公众对“核”概念的恐慌心理,使“核”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1 我国电离辐射环境安全管理现状

当前世界各国对核设施的防护工作越来越重视,我国对核使用的安全问题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随着核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辐射防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主要的成绩包括:①国务院颁布了有关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安全使用核能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②国家对民用核设施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对核管理实行了安全监督。③通过核设施单位对安全监督管理的加强,核设置对人们造成的辐射问题逐年下降。④加强了辐射环境监督能力建设,不仅提高了监测的质量问题,并且对环境质量报告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促进了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的提高。⑤我国高度重视辐射环境保护人员队伍建设,通过组织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了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⑥当前在我国山东省的济南、青岛和河南省的郑州、洛阳等城市建立了放射性废物库,并且有23个已经投入使用,放射性废物高达7340m3,加强了对放射性物品的管理,排除了超标的放射性污染事件[1]。

2 电离辐射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辐射环境管理方面的法规,但在实行的过程中,由于操作性较差,导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不容易进行掌握。并且在法规当中没有涉及关于可操作性和法律效力方面的相关条例,导致辐射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和相关体系呈现不健全的现象,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2.2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辐射安全管理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特点,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可以看出,其中技术人员和高中级技术人员的比例都有一定的人员要求。从我国当前的电离辐射环境管理人员的比例可以看出,人员呈现出专业素养不高的情况,缺乏相关的辐射安全管理经验,对管理的内容无法正确的履行职责,给我国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技术也将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和民业当中,核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技术的难度也会日益加大,对相关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的要求也将会不断提升。

2.3监测仪器装备缺乏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的调查,了解到我国各地区当前的辐射监测仪器刚刚达到规定的无核建设标准,监管机构内部相关的监测仪器数量有限,电磁辐射检测器方面的器材基本是空白的。大多数地区监管机构内部不具备辐射环境监测的能力,不能够满足辐射安全监管任务的要求。另外,我国当前的辐射应急能力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对于核辐射事故相关的装备比较薄弱,对于解决突发事故的能力不足。所以,全国的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解决监测仪器装备缺乏的现象。

2.4辐射安全宣传力度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核技术应用情况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核安全事故现象不断发生,群众的核辐射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但是当前一些公众和少数的工作人员对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还比较缺乏,对核色变和核辐射问题一无所知。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辐射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辐射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全面,导致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相对较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另外,还存在着辐射知识宣传力度不足的现象,导致辐射存在着高度的污染,群众抵制对核技术的应用,对核技术的正确应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

3 加强电离辐射环境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

要想加强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对涉及到的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因此,应该加强对辐射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工作,针对辐射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结合我国当前核技术使用的情况,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核技术的相关规范予以确立,完善工作的程序,提高工作的效率,促进实际问题的快速解决。同时,要对相关的辐射环境管理目标制度进行确立,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监测体系,从政策、规范和制度等多角度来完善辐射环境管理,为辐射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3.2加强辐射管理能力建设

辐射监测工作是核技术得以应用和发展的基础,应该严抓辐射监察工作,对监管工作的流程和管理问题做好系统的分析工作,加强辐射管理能力建设工作,需要从辐射监测仪器设备的数量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方面来促进辐射管理能力的提高。①应该制定出相关的辐射建设标准,对辐射管理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要求做好系统的配置工作,并认真贯彻落实。②应该多方面的进行资金的筹集,各辐射管理机构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辐射监测仪器的装备工作,根据当前发展的要求,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组织原则进行监测网络设备和应急装置的配备。③实现对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进行优秀人员的引入,按照规定的相关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人员比例,以便建立完善的辐射人才培养机制。

图1 辐射的分类

3.3加大辐射宣传的力度

辐射污染主要是指能量流污染,本身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会使人们处于“核恐慌”的状态,为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应该按照当前的核技术使用情况,制定相关的辐射宣传教育的计划,或者利用报纸、电视和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辐射管理技术的宣传,还可以利用政府、企业和群众共同参与的形式来开展辐射宣传活动,对人们群众应该符合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民众辐射的意识,以便更好的消除“核”色变和恐惧辐射的心理,避免群众产生极度恐惧的心理。

3.4加强对辐射防护人员的培训

对放射性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实现放射源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渠道和多形式的方式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普及工作,要对相关工作人员所处的行业职责进行系统的培训,对所涉及的辐射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对于培训成绩较好的人员给予鼓励。另外,在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的过程中,要对核安全和辐射防护人员的人员职业资格进行管理,加强从事人员的专业素养[3]。

4 结论

在日后的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当中,应该针对辐射环境污染的特点,展开警示教育,充分认识到核忽视意识和核恐慌问题对核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对此,应该对核技术的正确使用加以引导,领导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辐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升人们守法的自觉性。在工作中,积极的开展多样化的宣传工作,建设辐射环境的示范教育设施。

[1]付婷婷.重庆市城区人居环境电磁辐射监测分析与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2.

[2]冯加武.钢铁企业辐射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3]夏子通.钽铌冶炼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2.

李国庆(1974-),男,中级,本科,主要从事辐射环境监督检查工作。

TL75+1

A

2095-2066(2016)16-0006-02

2016-5-17

猜你喜欢
核技术监测仪器电离辐射
张宇蔚: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领跑者”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电吹风的辐射真的很大吗?
对基层医务人员电离辐射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及干预研究
看广东
对建筑工程中基坑工程监测方法的论述
一种低功耗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设计与实现
电离辐射对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影响
身边的核技术
扬帆破浪 砥砺前行
——庆祝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成立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