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和乡土的生态散文

2016-08-15 15:44牛娟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自然乡土

摘要:由于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文学应运而生。冯小军的《林间笔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精细地描摹自然万物的生长习性和生存状态,反思人类的行为方式,渴望沉浸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体现出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在对乡土世界的回望中,通过回忆儿时的趣事,故乡的民俗,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情境。同时,冯小军对散文语言进行了多个维度的突破。

关键词:生态文学;《林间笔记》;自然;乡土;散文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24-01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学写作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正如有论者指出“生态文学是特指在现代性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基本图式和运行机理, 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并造成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和人的精神危机的背景下, 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叙述作为文本的叙事核心, 并由此来揭示人类所面临自然生态危机及其背后蕴涵的深层的人类文化危机, 同时以生态系统整体为价值基础, 对自然、人的整个生命系统中进行道德关怀和审美观照,吁求人与自然、他人、自我相互融洽和谐, 从而达到自由与美的诗意栖居的文学作品。”①

一、回归自然

“大地是承受者, 开花结果者, 它伸展为岩石和水流, 涌现为植物和动物。天空是日月运行, 群星闪烁, 四季轮换, 是昼之光明和隐晦, 是夜之暗沉和启明, 是节气的温寒, 白云的飘忽和天穹的湛蓝深远。大地上, 天空下, 是有生有死的人。”②

首先,对自然万物由衷的热爱。梨花、荷花,这些普普通通的植物都被作者描写的生机盎然,拥有独特的品格。例如《热草颂》描写的是一种极普通的野草,在作者眼中它是继承了阳光基因的灵物,“它的茎叶总是紧贴着地面,如同爬行动物的肢体一般走着生、走着长,靠‘不定根固定身躯,吮吸营养,一路探索。”

其次,对自然的热爱,缘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回归, 即生态还原, 强调原生生态的保护和完善, 更注重对现存不良生态行为的矫正和引导, 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对自然生态循环利用, 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③作者笔下的荷花、油松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才会获得生命的活力,而人也只有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验到本真的存在。

最后,对自然、人的哲学思考。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生态写真的表层,而是在畅游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拷问人类的行知方式,思索生命的价值。生态文学对自然的关注最终指向的是对人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思。在《禅院梨花》中,作者由小事想到官僚腐化、染色馒头、用避孕药喂鱼等等欲望过盛结出的繁花。最后,不禁呐喊“人世如同梨园,单靠自身调解与选择,远远达不到社会和谐的目标。自律虽然有效,他律也是必须。”

二、回望乡土

“新时期乡土散文的故乡意象的营造和解读在不同程度上契合了生态美学的哲学意识和审美内涵。这些作家以故乡作为切入点,把自己对自然、人类、生存,以及文化延续这些生命本体的思考表达出来,构成了生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冯小军将记忆中的乡土风俗、野生花草、童年趣事一一展示出来,在回忆中嵌入对人、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切思考。

生态文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界的生灵不再作为外在于人的他者而存在。自然不依附于人,人亦不依附于自然,人与自然在生命的维度上平等的存在。冯小军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热烈地赞颂山花、树花、蔬菜花、庄稼花这些乡土中独有的风情。“一些高贵人瞧不起农民,斥他们是‘顶高粱花子的。无疑,在他们眼里‘高粱花子是不值钱的东西。可在我的心里,高梁花也是十分美好的。”这不仅是作者对高梁花的认同,也是作者对自己农民身份的认同,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对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生态伦理的认同。乡土的特色在这些充满蓬勃生命力的乡土作物身上体现出来,它们在乡土中自由的生长,坚守自我的本色;而在乡土中,人与自然才够真正的相濡以沫、混融统一。这是那些被现代文明所浸染的高贵人所不能理解的。所以,要欣赏玉米雌花的美丽本质,还是要亲自到玉米地里去体会。

冯小军出身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农事劳动是他重要的生活经历。但在《庭院里的菜园》中,农事虽然没有改变其本质,却被情境化为一种生态审美体验,成为作者生命态度的表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桃花源。

三、语言的革新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对于散文而言,语言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冯小军在广泛吸收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了极致的开拓与创新。

首先,诗化的文学语言。《林间笔记》通过对植物、山林的描绘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文学空间。而充满诗意的文学空间要求语言的诗化,或者说正是诗化的语言构筑了充满诗意的文学空间。所以,作者在语言上,一方面,将现代语言进行诗化处理。另一方面,大量引用古典诗词来增加语言的诗化品格。

其次,科学语言的大量使用。冯小军在对植物进行诗意书写的同时,运用严谨的科学语言介绍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增加散文的科学质地。例如在《西瓜草》中,“西瓜草一点都不显眼,长四五寸,一丛一丛的生长在北方的山坡。它的样子很像洋槐树的叶子,每一支叶梗上都生着椭圆形的叶片,却比洋槐叶儿要小,颜色淡绿,边缘呈现着锯齿的形状。”

再次,俚语、俗语的自由运用。例如“吃了腊八饭,还有二十二天半”“二月二儿,馋老婆掉泪儿”“不吃到顶嗉儿不放筷儿”等等。这些俚语、俗语的使用,使文本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村过节时的活泼场面跃然纸上。

《林间笔记》以审美的方式向读者呈现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反思人类行为对自然的戕害,为人们超越庸俗的社会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向度。

参考文献:

[1]雷鸣:《生态文学研究:急需辩白概念与图谱》,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106~107页。

[2][德]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 127页。

[3]王锐:《当下生态散文写作的人文构建——以我国第一部湿地生态散文〈湿地〉为例》,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155页。

[4]陈艳丽:《故乡意象的生态美学——以汪曾祺、刘亮程的乡土散文为例》,时代文学,2011年7月上半月,第209页。

作者简介:牛娟,1989年8月,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自然乡土
清季乡土教科书的编撰与审定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