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问题生有“三怕”

2016-08-15 04:59杨银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黑板报行为习惯后进生

杨银芳

“袁煜泽又狠狠扇了吴智宏一巴掌。”“袁煜泽太霸道了,聊到他不喜欢的话题,他就要动手打人。”“袁煜泽简直就是我们班的一个小霸王,几乎每个同学都被他欺负到了。”……看着学生们对袁煜泽同学的投诉,我的心情颇为沉重。

在不少老师眼里,袁煜泽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成绩中等偏下,不遵守课堂纪律,行为习惯不良。同学们对他也是躲得远远的。据说,他从小学开始,就时常一个人单坐,在学校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

其实,袁煜泽也有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他父亲从小就对他很严厉,由于长期在外地工作,父子俩缺乏交流。几次给他父亲打电话,反映袁煜泽在学校的情况,他父亲总是推托,让跟孩子妈妈谈。袁煜泽的妈妈是一位专职家庭妇女,生性温和,对孩子十分溺爱。给他妈妈发短信或在班级QQ留言反映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很少得到回应。

袁煜泽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较大问题。我想,这很可能就是主要症结之所在。

经过与几位科任教师的深入沟通,我们决定展开对袁煜泽的帮扶转化行动。

首先就是建立与家长的良好互动与沟通。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刻最深远的。我们通过增加家访频次,加强了与袁煜泽家长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我们把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放下教师的架子,交流也是以建议、商量与鼓励为主,及时反映孩子的动态,既报忧又报喜,更加注重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进步,帮助其树立教好孩子的信心。也常常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家长培训,探讨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帮助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欣然接纳他,真诚鼓励他。作为教师,就要“有教无类”,接纳每一个孩子,包括他们的缺点,对他们一视同仁。我们应该相信,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后进生”。转化后进生,就要给他们更多的耐心、信心、鼓励和期待。要善于捕捉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比如,“百字感言”,袁煜泽写得较好时,我们就给他机会,让他在全班范读。再比如,学校开展美化教室活动,袁煜泽从家里带来两盆花,我们就在班级群里加以表扬,让他和他母亲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肯定。当他身体不适时,我们及时与家长联系,送他到医院,让他和他的家人感受到老师们的友好和关爱。小袁同学很爱画画,而且有一定功底,于是每次办黑板报,我都会诚恳地邀请他为本班黑板报画画,每一次他都非常认真。他绘画能力突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和赞扬。根据他的兴趣爱好,我们安排美术老师做他的导师,从思想和行为习惯上引导他,学习上帮助指导他,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持久信任他,耐心等待他。我们深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对袁煜泽同学的转化工作,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谈话、三五次思想工作,在三两周内就取得成效。给他一定的时间,耐心地帮助他成长,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与期待,我相信,他终究会有觉悟的一天。

经过近一个学年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好转。说话更加文明了,集体观念增强了,和老师顶撞少了,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对待“问题学生”需要坚持疏导、鼓励,给予更多的关注,付出更多的心血。用一颗宽容的心接纳他,把沟通放在第一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这样,老师真诚、友善的表扬和批评才能被他接受,转化才能见成效。

在对他的转化过程中,我也总结出班主任工作的“三怕”:

一怕没信心,不民主。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配合。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学生。如果一味凭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或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或使得学生养成驯服的奴隶人格。

二怕没爱心,不细心。当班主任,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否则,就会摸不清学生的底,号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就连正确地评价学生恐怕也很难办到。

三怕没耐心,不坚持。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转化后进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立竿就能见影。学生的进步不明显,老师往往容易动摇,逐渐失去信心和耐心,从而丧失帮扶学生的动力和心力。渐渐地,听之任之,以至于前期的帮扶努力半途而废。因此,必须一管到底,坚持不懈地帮助学生成长。我们要相信,少年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只要找到了打开他心灵之门的钥匙,倾注爱心,最终必然会守得花开。

猜你喜欢
黑板报行为习惯后进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创意满满的黑板报
莹莹办黑板报
厉害了,我的黑板报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