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珠三角、长三角春运新特点及应对措施

2016-08-16 09:59文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汽车与安全 2016年2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珠三角客流

文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经济新常态下珠三角、长三角春运新特点及应对措施

春运期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严格路面执法管理,严格查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共查处各类违法4100万起。

为了掌握经济新常态下春运工作新特点对公安交管部门的挑战,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组织专人赴春运重点地区和企业,利用第一手调研数据资料分析了珠三角、长三角春运运力运量的变化趋势和公路流量、流向、时态上的新特点,并提出了六方面应对措施,以期为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在春运工作中带来探索和借鉴。

一、珠三角、长三角春运将呈现道路客运量“一降一升一波动”,铁路、民航等其他客运方式“两升一降”,总体客运量“南降东升”的新变化

2015年是我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步入新阶段的一年,国内经济增速趋缓。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降幅最为显著。企业采取停产、转移生产基地和“减员增效”等手段维持发展,导致大量务工人员流动频繁。上述因素将对2016年春运客流量和运力造成显著影响,进而2016年春运道路客流也将呈现以下趋势和新变化:

(一)珠三角、长三角公路客运继续担当春运主力

综合2013年-2015年统计数据,珠三角、长三角公路运输分别承担着各自地区春运客运总量的76%和80%,铁路运输分别承担春运客运总量的16%和13%,民航和水运仅占3%-4%(如图1所示)。预计2016年公路客运继续担当春运客流的绝对主力。

(二)2016年珠三角、长三角道路客运量将呈现“一降一升一波动”变化趋势

“一降”:珠三角、长三角春运道路客运量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其中2015年珠三角春运公路发送旅客同比下降5.0%,长三角同比下降5.1%。2016年1-10月,两地区客运公司发送旅客平均量同比分别减少10%-15%和12%。由此预计,2016年珠三角、长三角春运公路客流总量将同比下降约12%左右(如图2所示)。

“一升”:春运中选择自驾、拼车等小型客车出行量将大幅上升。据统计,2012-2014年珠三角、长三角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分别平均上涨约15%和19%(如图3所示)。经调查,约20%的务工人员选择小型汽车出行。由此预计,2016年珠三角、长三角春运小型客车出行量将同比大幅增加。

“一波动”:珠三角春运特有的“摩托车大军”近三年呈小幅增减波动态势。通过与相关部门座谈了解,“摩托车大军”主要从珠三角肇庆、云浮、梅州等地出发,流向广西、贵州、湖南与广东临近的地区,以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随着南广、贵广铁路的开通,务工人员(主要是18-45岁)对返乡安全性以及舒适性要求提高,预计2016年春运“摩托车大军”返乡总量同比将小幅波动,总量约为50万辆(如图4所示)。

(三)2016年珠三角、长三角铁路、民航等其他客运方式运力运量将呈现“两升一降”变化趋势

一是近三年铁路运力大幅提升,分流效应明显。2015年广东春运铁路发送旅客同比增长约18.3%。长三角春运铁路发送旅客同比增长约12.2%。国家铁路部门提出2016年春运将提高14.6%的运力。二是民航运力逐年稳步提升,2015年广东春运民航发送旅客同比增长7.7%。长三角春运民航发送旅客同比增长8.5%。三是水路运输客运量持续降低。2015年珠三角春运水路运输客运量同比下降约1.6%,长三角减少约4.3%。

预计2016年珠三角、长三角铁路、民航等其他客运方式运力运量将继续呈现“两升一降”的态势。

(四)春运客流总量将呈现“南降东升”,务工流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

通过调查测算,预计2016年珠三角春运客流总量将减少约1.4%,其中务工客流量将下降约5%。而长三角春运客流总量将上升约3%,务工客流将下降约0.8%。造成春运务工流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受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只能通过减员增效和转移生产基地(如东南亚等地)的手段保护发展,同时“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等工作力度加大和进程加快,促使务工人员数量下降。二是长三角地区工资水平高于珠三角地区,部分人员从珠三角辗转到长三角务工,因此务工人员数量基本不减。三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返乡务农或留乡创业,导致外出劳动力回流。四是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选择错峰出行,或将父母、儿童接到打工地过节,返乡返城过节观念逐渐淡化。

二、珠三角、长三角公路流量、流向和时态上的新特点

珠三角、长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数量和员工出行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春运公路流量、流向和时态上产生了新特点。

(一)春运自驾(拼车、包车)集中返乡形成的小型客车出行量将增长两位数以上

通过对各企业私人小汽车驾驶人返乡意愿调查,同时结合流动人口比例、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等参数,通过特定的要素测算方法,测算出2016年珠三角、长三角春运自驾(拼车、包车)集中返乡形成的小型客车出行量将增长20%以上。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流动人口比例约占常住人口的30%。企业私家车驾驶人以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主,约占企业总人数的20%。另外,企业“有车一族”返乡意愿强烈,约75%的人员选择驾车回家(如图5所示)。

由此,测算出2013-2015年广东春运小汽车出行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而随着2015年广东5条高速公路建设完成,预计2016年广东春运小汽车出行量达995万人次,同比将上升20%以上(如图6所示)。

通过问卷调查和测算,春运期间互联网包车同比约新增5%。随着移动互联网上各种租车、拼车返乡应用的兴起,春运期间部分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包中型车返乡现象逐年增多。相关数据表明,互联网包车因便宜、便利及与老乡同行等原因对返乡人员更具吸引力,预计2016年春运期间互联网包车数量预计同比将增长约5%。

(二)两区域春运公路返乡流向主要分布在10条线路上

通过本次返乡目的地调查统计,两区域春运公路返乡流向主要分布在10条线路上(如图7所示)。

其中珠三角返乡流向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广西,四川,江西,贵州等5条线路上。主要途径乐广、京港澳、广昆、二广、广昆等高速公路。长三角返乡流向主要集中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江西等5条线路上。主要途径京沪、宁洛、沪蓉、杭瑞等高速公路。从流量变化上看,以广东省为例,预计2016年广东春节前返乡流向四川,广西等西南部地区流量约下降2%-3%;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流量约增加5%-7%;江西等东部地区流量变动不大。

(三)两区域春运公路客流返乡时间呈现“五期”特点

通过对2013年到2015三年的统计情况看,珠三角、长三角春运公路客流返乡时间上呈现“五期”分布特点(如图8所示)。依次为:春运开始第1-6天为次高峰期,客流量明显高于平时水平。第7-12天为高峰期,客流量将达到最高峰值。春节前1-2天,客流迅速下降,进入下降期。节后4天为低峰期。节后第5天开始旅客回流量逐渐上升,进入平稳期,持续约2周时间。

预计2016年将继续呈现“次高峰期、高峰期、下降期、低峰期、平稳期”的态势,为此各地应高度关注春运前12天的次高峰期和高峰期。节前高峰将出现在腊月廿三(2016年2月1日)至除夕(2016 年2月7日),返程高峰预计将在正月初五(2016年2月12日)至正月初八(2016年2月15日)。

三、启示及应对

春运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历年都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点和全社会关注热点。从1999年实行春运40天的工作期已有16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春运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新变化,需创新理念、创新管理,适应新常态下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一)做好研判,提高工作部署的针对性

公安交管部门要针对2016年春运运量、运力的发展和变化,及早组织专门团队做好分析研判,提高数据分析应用和共享水平,用“大数据+”理念,谋划春运工作,做好具有针对性的春运工作部署。

(二)加强区域协调联动

春运期间的勤务工作,要树立大交通理念、创新大勤务思路。一是根据春运运量、运力、交通工具和流量、流向上的特点,建立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为中心涵盖临近省、市的三大区域联动机制(如图9所示)。

如珠三角区域,建立以广东省为中心,涵盖临近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临近区域,形成“珠三角”区域大联动。二是区域联动运用缉查布控系统、公路监控系统对春运40天内高速公路和主要公路干线车辆流量、流向和车型进行实时采集统计。建立区域春运数据共享机制,使下游公安交警部门提前获悉上游流量变化,包括大中型客车、小型客车、货车、摩托车的流量变化和不同时间段内的流量变化,基于上游出发时间,对于下游抵达时间进行提前预测,为下游区域交警队及时做好应急响应预案提供支撑,最终实现区域式警务勤务共享,实现从重大交通事故处理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一体化“大数据、大警务、大联动”的大区域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格局。

(三)建立春运车辆及驾驶人黑白名单库

将参加春运的客车驾驶人和车辆信息录入全国缉查布控系统,建立春运车辆及驾驶人黑白名单库(黑名单指违章车辆和违法驾驶人;白名单指经审核后合格的车辆和驾驶人)。凡系统发现与白名单库不一致的,应自动报警。春运检查站应做到逢报警必查,同时对未报警车辆抽查,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加强互联网包车返乡管理

春运期间部分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包车返乡现象逐年增多,互联网包车因便宜、便利及与老乡同行等原因对返乡人员更具吸引力,也成为当前春运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因此,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大对“营改非”车辆的管控,通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强化源头治理,监督企业监管主体责任。

(五)完善缉查布控系统对车辆轨迹数据采集机制

建立以重点驾驶人流动轨迹、重点车辆行驶轨迹为主线的信息采集及研判机制,推进大数据系统应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实现“接地气”的“大数据+高速公路勤务管理”、“大数据+事故防控”等“大数据+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凸显交警警务、勤务创新的变革。

(六)提高交通安全宣传的精准性

根据本次调研问卷结果显示,春运参与主体是客运公司、客运驾驶员(客车、货车)、私人小汽车驾驶人、摩托车驾驶人。春运客运车辆驾驶员年龄主要为26-45岁;私人小汽车驾驶人以80后和90后为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关注交通广播的实时路况信息,依赖手机接收外界信息,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使用率低。因而,利用移动互联网网络新媒体应用创新春运交通安全宣传,建立以效果为导向的精准投放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是实施移动互联网端层级嵌套模式宣传。如利用微信等各种移动互联网平台,形成“部局-总队-支队”的策划组织春运40天推送宣传内容和方式的下达模式和“支队-大队-企业负责人-重点驾驶人”的层级传送管控模式,形成3级或4级微信群,从上至下向不同群体将春运不同峰期所需的宣传内容层层推出。宣传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安全提示、防护安全小知识、天气道路路况、事故通报、出行指南等。从而形成有效的宣传管控平台。二是在不同时间节点开展针对性宣传引导。依据春运公路客流返乡时间的“五期”特点,以春运前15天为宣传重点期,春节初一至初六为强化期,初七至十五为持续期,选择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推送,实现内容精准投放。

由于受调查样本量和测算方法所限,本次调研结论可能不够全面和精准。就全国而言,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以上研究仅作参考。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珠三角客流
客流增多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仿真与优化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地铁线网客流优化配置研究与应用
像关心职工一样关爱务工人员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