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铅锌产业格局及“十三五”发展展望

2016-08-16 03:36李跃新
铜业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铅锌精矿十三五

张 念,李跃新

(1.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80;2.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500)

技术经济与管理工程

中国铅锌产业格局及“十三五”发展展望

张 念1,李跃新2

(1.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80;2.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500)

未来5年,“十三五”规划将会对我国铅锌产业产生极重要的影响。分别从资源和冶炼两方面对我国铅锌产业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并指出了中国铅锌产业面临的四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把握“十三五”规划对未来中国铅锌行业的影响,关键是把握五点:(1)淘汰落后企业,加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程;(2)提高再生铅冶炼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重在调整存量结构;(3)注重行业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4)控制初级产品出口的比例,鼓励深加工类产品出口;(5)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二次物料的再生利用。

铅锌;产业格局;“十三五”;发展;展望

1 引言

从1992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铅锌生产国和消费国,也一直是世界铅锌生产和消费主要的增长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国有骨干铅锌企业为满足国内消费,在技术进步和提高环保水平的同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了量质同步提升。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铅锌工业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国内经济转为中低速增长,需求增速减缓,铅锌消费从过去的高于GDP增速、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低于GDP的适度增长。其次,冶炼产能过剩短期难以消除,市场价格进入较长时间的低平徘徊期,企业效益严重下滑,生存已经面临严峻挑战。最后是来自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日趋增大,特别是国家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这对处于市场低迷期的铅锌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全行业总体产能过剩,行业效益降低,能耗过高及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等结构性矛盾凸显,整个行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如何在“十三五”期间准确把握并积极应对新常态下铅锌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加快推进铅锌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是中国铅锌行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2 中国铅锌产业发展格局

2.1中国铅锌资源分布与趋势分析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3年12月止,中国累计查明铅锌金属资源量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铅为6737.2万t,锌为13737.7万t。我国大于100万t的大型铅锌矿有35个,其资源储量合计约为9520万t[1]。总体而言,我国铅锌矿资源表现为以下特点:(1)资源丰富,矿产地分布广泛,区域不平衡;(2)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3)矿石类型和矿物成分复杂,工班生组分多,贫矿多、富矿少;(4)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大。铅锌矿在我国分布广泛,目前,已有29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铅锌资源,但从富集程度和现保有储量来看,主要集中7个省区,云南、内蒙古、甘肃、广东、湖南、四川、广西等,约占全国的66%,基本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图1 国家找矿战略行动铅锌资源主要勘查区(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铅资源方面,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铅采选业已经形成了湖南、两广、滇川、西北等五大基地,这五大地区铅精矿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2015年全国铅选矿能力达到320万t铅含量。2005-2014年,我国铅精矿产量年均递增速度为10.4%,2015年为233.5万t,比2014年有所减产。2015年产量在10万t以上的地区包括内蒙古、湖南、四川、广西、云南、青海和福建等七省[2]。

锌资源方面,我国锌采选能力主要集中在云南、内蒙、湖南、甘肃、四川、广西和广东等地区。2005—2014年间,中国锌精矿产量年均递增7.6%,远超过全球年均增幅。虽然受环保及资源整合的影响,2015年国内锌精矿产量同比下降明显,但仍处高位,为425万t。我国的锌精矿生产主要集中在内蒙、滇川、湖南、两广和西北地区五大产区。其中滇川、湖南、两广和西北地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成为我国铅锌矿主要生产基地。近几年来,随着地质大调查和勘探工作的推进,又有新增资源出现,现有产量和探明资源储量均高于2005年,增幅相当可观。内蒙地区属于后来居上型,而且最有潜力,2005-2014年锌精矿产量年均增速达到16.3%,自2009年起就跃升为全国锌矿产量最高的省份,2014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1.4%,为2005年的近四倍。

展望未来,随着再生铅工业发展以及铅冶炼业竞争激烈,未来我国原生铅冶炼能力增速将减缓,对铅精矿的需求也将趋于稳定。但是,由于总量大、企业多,铅精矿在竞争中仍会供应紧张,即使原生铅冶炼能力保持平稳,仍需大量进口铅精矿,因为,冶炼厂需要进口矿和国产矿配合使用,以达成最佳价格效益比。未来国产铅精矿仍将较为抢手,矿山投资、开发热情仍会保持。目前来看,内蒙、新疆、西藏、云南、甘肃和陕西等资源比较丰富地区有一些在建、拟建矿山项目,但大部分是以锌为主的项目。这些新项目将是未来铅精矿增产的主要来源。预计2015-2030年,我国铅精矿产量将由285.0万t提高到351.0万t,年均复合增长率2.1%。

与铅采选业发展相似的是,预测未来15年中国锌精矿产量仍可保持低速增长。增长的原因:一是过去几年的累计投资将发挥作用。由于采选业投资效益长期较好,吸引了大量投资,现有骨干矿山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现有大型国有矿山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和扩建,技术水平和选矿能力都在提高,像甘肃厂坝铅锌矿、云南兰坪铅锌矿、内蒙荣达铅锌矿、内蒙东升庙铅锌矿、湖南宝山银铅锌矿等主要矿山未来几年还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计划。从矿业公司来看,紫金矿业、山东黄金、驰宏锌锗、建新矿业、白银公司将是矿山产量增加的主力。二是随着资源勘探工作的进行,新建项目陆续转为生产基地。而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新建矿山项目必须在1 000t/d以上,所以新建项目都比以前大。本世纪初,国内70%以上的产量是日处理能力在300t左右的小矿山,而今后生产的主力将是日处理能力1 000t以上的矿山。全国采选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正在并将继续提高。

表1 中国铅精矿供需现状及预测  万t金属量

表2 中国锌精矿供需现状及预测  万t金属量

2.2中国铅锌冶炼产业格局与趋势分析

随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调整周期,中国铅锌冶炼产业发展也遇到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结构矛盾凸显。铅锌应用领域集中,产业链不长,随着钢铁行业的调整和新型电池的崛起,全球铅锌冶炼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被挤压。因此,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退出市场,瞄准个性化需求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成为中国铅锌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行业效益下降。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的铅锌企业实现利润178.5亿元,同比下降11.2%,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的11.8%。其中,铅锌采选企业实现利润114.1亿元,下降16.5%[3];铅锌冶炼企业实现利润64.5亿元,下降0.1%[3]。部分大型冶炼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已经难以为继。三是环保压力加大。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铅锌行业作为重金属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其发展日益受到挑战。随着城镇化的进展,一批企业已经地处城市中心,面临繁重的搬迁改造任务。四是比较优势下降。中国是世界铅锌资源丰富的国家,铅锌工业曾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但是,随着国内资源品质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加大,要素成本刚性上升,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明显下降。最近几年,一方面国内锌冶炼厂开工不足,另一方面锌锭却在大量进口,这就说明国内锌冶炼的竞争能力正在减弱。

2.2.1铅冶炼方面

我国铅冶炼产能由两个部分组成,原生铅冶炼产能和再生铅冶炼产能,两者大致的比例为2∶1。

首先谈谈原生铅。我国原生铅冶炼产能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和云南三省,2015年上述三省产能之和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0%。其中产能在10 万t以上的企业20家,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云南等省区,总产能为275万t,占全国总产能的55.2%,仅河南一省,产能在10万t以上的企业就有7家,产能合计127万t,占全国总产能的25.5%。从数据中不难看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原生铅冶炼业正在逐渐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尤其是在国家《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下,中小型企业将选择技术升级,否则将被永久淘汰。由于多年来产能的持续扩张,目前我国原生铅产业呈现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扩张速度减缓,除铅锌矿山资源丰富的内蒙古外,其他省份新建产能已经明显减少;其次是以技术改造为途径进行扩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国内多家原生铅冶炼厂进行底吹炉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粗铅冶炼技术改造,采用侧吹还原炉替代原有鼓风炉,在技术升级的同时都扩大了规模。2014年共有约18万t/a左右产能因经济效益太差而停产关闭。停产关闭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国铅冶炼企业所处的困境。据统计,2014年底我国原生铅冶炼产能达到498万t。

图2 中国原生铅产量地区分布图(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资料整理)

表3 2015-2020年中国原生铅原料预测  万t

其次谈谈再生铅。我国再生铅生产企业数量较多,只有少数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在铅酸蓄电池、再生铅行业环保整治以及实施《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等各项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再生铅生产的生产企业普遍开展技术升级改造工作,在技术改造升级过程中不断扩大规模,纷纷出现大型化、现代化发展趋势。与此由于一些原生铅厂看到再生铅的发展趋势,也开始实施开展再生铅生产。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主要再生铅厂产能达到290万t左右。主要再生铅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和湖北省,上述5省再生铅产能之和占全国的比重约为71%。全国再生铅产能在10万t以上的企业有10家,总产能之151万t,占再生铅总产能的50%以上。

表4 2015-2020年中国再生铅产量预测  万t

2.2.2锌冶炼方面

2005-2014年,中国锌冶炼能力持续增长,年均递增6.4%,2014年达到721万t,其中蒸馏锌75.8万t,占10.6%;电解锌556万t,占76.9%;锌品90万t,占12.5%[4]。2009年开始,随着市场波动,各地发生涉铅污染事件,环保日趋严格,各地铅锌冶炼企业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也集中在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上面,污染严重的火法炼锌受到严峻挑战,云南、贵州、甘肃等地许多小的竖罐炼锌、电炉炼锌以及利用镀锌渣等二次物料生产氧化锌、硫酸锌等锌盐的小冶炼厂成为淘汰、关闭的重点。大型企业中,韶关冶炼厂密闭鼓风炉(火法)炼锌在2012-2013年停产10个月,2013年只是部分恢复了生产。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和国外成熟经验来看,考虑到火法炼锌具有污染严重、流程过长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逐步减少蒸馏锌和精馏锌产能。主要减少企业将在韶关冶炼厂和葫芦岛锌厂。韶关冶炼厂铅锌系统铅10万t,锌20万t产能,从2010年开始曾两度因为重金属污染事故而停产,2013年部分精炼产能恢复生产,未来3年内将彻底关闭。葫芦岛炼锌厂将在今后几年陆续淘汰20 万t竖罐炼锌,以一般湿法炼锌来取代。

锌品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以各种冶炼渣、镀锌渣、冶炼烟灰为原料生产氧化锌、氯化锌、硫酸锌和锌粉,企业规模小,大部分年产量5 000t以下。经过市场竞争和环保淘汰,锌品生产企业也出现一定的集中化趋势,产能将保持在一定水平。

未来增加的产能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资源地区新建。比如在新疆的富蕴县,千鑫矿业计划在建设采选企业的同时会配套发展铅锌冶炼;在内蒙兴安盟,已经规划新建10万t锌冶炼厂;云南的华联锌铟公司,2013年都龙多金属露天矿日处理能力扩大到8 000t,已经在附近开始建设10 万t锌冶炼厂,准备取代原来5万t的电炉炼锌。二是现有大型企业系统升级型的扩建。汉中锌业、赤峰红烨及白银公司等主要企业未来为了淘汰落后、系统填平补齐、处理积存的浸出渣等,要扩大生产规模。三是,异地重建型升级改造。这类企业包括云铜锌业,将通过搬迁实现技术升级和规模适度提高。四是利用各种二次物料生产锌锭、锌品的能力将提升。

现有锌冶炼能力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陕西、甘肃、四川、辽宁等地,未来增加的产能将主要集中在内蒙、云南、甘肃等地,预计2020年内蒙古锌产量将达到80万t左右,2025年达到90万t左右。

在大部分地区产量增加的同时,广西、福建、浙江等地锌冶炼有萎缩的趋势,萎缩的原因主要是环保压力大,原料供应存在区域性紧张,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关闭。

如果目前在建、拟建项目都能按时建成投产,到2020年,中国锌冶炼能力将超过870万t,其中锌锭生产能力736万t左右,锌品产能维持在90万t左右。2020年之后,韶关、葫芦岛锌厂、株冶、云铜锌业等110万t左右产能有部分可能永久关闭[5]。

考虑到上述因素,估计2030年国内冶炼能力将达到950万t左右。将满足不了同期国内消费。

图3 中国锌产量地区分布图(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资料整理)

表5 2015-2020年中国锌冶炼产能估计  万t/年

3 “十三五”期间中国铅锌产业发展展望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我国包括有色金属工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提法与之前经常提高的需求“三驾马车”政策框架存在着明显区别,预示着今后中央宏观经济改革已从之前简单的需求刺激逐步向供给管理进行调整。

面对环保要求日益苛刻、成本压力增加以及市场需求收缩等问题和挑战,如何在“十三五”期间准确把握并积极应对新常态,如何加速铅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升级换代,便成为了我国铅锌行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把握“十三五”规划对未来中国铅锌行业的影响,关键是把握以下五点。

3.1淘汰落后企业,加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程

为促进铅锌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工信部于2015年3月16日发布了《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5)》。文件无论对新开矿山和冶炼厂都做出了相当严苛的规定,如:新建小型铅锌矿山规模不得低于单体矿10万t/a(300t/d),服务年限应在10年以上,中型矿山单体矿规模应大于30万t/a(1 000t/d)[6]。采用浮选工艺的矿山企业其矿石处理能力应不小于矿山开采能力。新建及改造锌冶炼项目,硫化锌精矿焙烧必须采用硫利用率高、尾气达标的流态化焙烧工艺,单台流态化焙烧炉炉床面积须达到100m2及以上,配套建设烟气双转双吸或其他先进制酸工艺,必要时制酸尾气需配套脱硫设施。截止到2014年8月19日,根据工信部公布的铅、锌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统计,2010-2014年国家要求淘汰铅(含再生铅)落后产能累计完成约398万t;淘汰锌(含再生锌)落后产能累计完成约110万t[6]。

铅锌企业应大力提倡采选冶一体化,对内部结构实施优化、对外部大胆开展兼并重组战略。提高采、选、冶一体化竞争力。企业要逐步使冶炼产能的提升与资源控制战略保持一致。

表6 2015年通过的铅锌行业重要政策

3.2提高再生铅冶炼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重在调整存量结构

近年来,我国原生铅以及再生铅冶炼领域均已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其中再生铅和原生铅冶炼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0%和70%左右。在未来中国精铅消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内铅冶炼产能已无需增量。伴随废电瓶数量的日益增加,以及国家不断提高环保要求以及行业准入门槛的背景下,有充分理由相信,未来增加的铅产量大部分将来源于再生铅产能。目前,主要原生铅厂已经或者正在布局再生铅生产;原有主要再生铅企业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另外有更多的中小再生铅冶炼厂正在进行技术升级,生产逐步转入正规;还有一些大型蓄电池厂也有利用自身优势,将加入再生铅生产的行列。为了追求更高更好的经济效益,未来原生铅冶炼产能重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在升级过程中,规模也会扩大,综合回收水平提高。总之,未来中国铅冶炼行业的发展以提高再生铅冶炼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为主。从有利于绿色发展的角度看,铅锌综合冶炼厂的发展是必须的,未来铅应该作为锌冶炼渣的处理系统配套发展,而不应该作为主产品去发展。

3.3注重行业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

未来的铅锌行业,环保只会更加严格、更加深入、更加系统化、一体化。不管采选业还是冶炼业,以及下游相关行业,环保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当前行业准入的门槛,也是将环保提在首要地位。主要源于近两年,铅锌产业遭遇的环保风波不断,包括铅锌矿、铅锌冶炼以及镀锌污染、血铅事件等,全社会对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愈发重视,对铅锌行业的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公布的14个重点防控区域中,有10个区域都跟铅锌行业的采选、冶炼有很大的关系。预计环保问题仍将持续性对锌铅上下游施加压力,促使产业加速整合。当前,实现绿色发展、防治重金属污染是铅锌行业的重中之重,环保治理已然成为铅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回顾2014年,尽管锌价曾经有过单边上涨的辉煌,但仍有企业在此前提下开工率不足,究其原因,就是环保项目不达标,当地政府勒令其停产。下游企业包括镀锌厂、蓄电池厂等因为环保因素影响其生产的企业不计其数。加强环保设施投入、强化清洁生产、提高环境安全管理和风险排查水平,从源头到全过程来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必须成为铅锌企业的自觉行动,所有涉及铅锌的企业必须有严控污染源的意识。

3.4控制初级产品出口的比例,鼓励深加工类产品出口

铅锌作为资源性产品,我国对于铅锌矿的出口做了严格限制,且于2008年取消了锌锭的出口退税,从当年起,我国就成为净进口国。在资源日益减少的未来,我国也必将沿用这一政策,严控初级产品尤其是矿产品的出口,鼓励资源型产品适量进口,深加工类产品出口。

3.5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二次物料的再生利用

铅锌冶炼行业的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发展正在面临铅锌矿产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综合利用低等因素的制约;铅锌冶炼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产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在矿产资源逐日消耗的今天,循环经济和二次物料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刘晓, 张宇, 王楠, 等. 我国铅锌矿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矿业, 2015(6):6-9.

[2]张伟倩. 2015年铅市场评述及2016年展望[EB/OL]. [2016-01-06]. http://www.metalchina.com /members/news.php?id=676148.

[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015年1-12月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J]. 有色金属信息, 2016, 176(2): 4-8.

[4]冯君从, 等. 中国铅锌产业发展规划报告[R]. 北京: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2015:129.

[5]刘孟峦. 2015年锌市场评述及2016年展望[EB/OL]. [2016-01-10]. http://www.metalchina.com /members/news.php?id=67643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5)[EB/ OL]. [2015-03-23].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5125/ n11299545/16512998.html.

China's Lead and Zinc Industry Situation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during “13thFive-Year” Plan

ZHANG Nian1, LI Yue-xin2
(1.Nonferrous Metal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80, China; 2.JCC Lead & Zine Metal Co. Ltd, Jiujiang 332500, Jiangxi, China)

In the next 5 years, "13thFive-Year" plan will put a vital influence to China's lead and zinc industry. The article objectively and wholly analyses China's lead and zinc industry, and points the four main problems the industry ha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13thFive-Year" plan to the industry infive aspects:(1)to eliminate backward enterprises, and accelerat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process;(2)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f renewable lead enterprise,control the total production capacity;(3)to pay attention to industry clean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4)to control ratio of basic products' export, and encourage the export of deep-processed products;(5)to develop recycling economy,improve usage of renewable materials.

lead and zinc;industry situation;"13thFive-Year" plan;development;prospect

F407.32

A

1009-3842(2016)03-0001-06

2016-03-24

张念(1975-),男,山西太原人,资源产业经济专业博士,博士后,工程师,主要从事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E-mail: zhangnian307@sina.com

猜你喜欢
铅锌精矿十三五
河南崤山东部浅覆盖区磁异常特征及其银铅锌找矿预测
内蒙古巴尔陶勒盖-复兴屯发现特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浮选方铅矿精矿中铊的脱除工艺
非洲某铜钴精矿焙烧试验研究
钼精矿沸腾焙烧铜、铁行为研究
铅锌尾矿综合回收锌试验研究
高锑金精矿浸出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