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对财务公司的影响

2016-08-16 03:36黄晓亮
铜业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财务改革企业

黄晓亮

(江西铜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77)

浅析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对财务公司的影响

黄晓亮

(江西铜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77)

为适应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助力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财务公司也逐步深入涉足资本市场,但投资品种少、投资范围小成为制约财务公司投资业务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拓宽投资渠道,在既要保证流动性、又要兼顾收益性的前提下,采取多样化金融创新模式,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已相继获批并开展有价证券投资业务,其投资收益已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特别是注册制改革也呼之欲出,文章对财务公司如何面临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在改革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财务公司;资本市场;有价证券投资;注册制改革;新股发行制度

1 引言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新兴力量,近29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财务公司行业也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截至2015 年12月,已有逾200家大型企业集团成立了财务公司,总资产规模已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已在金融市场已逐渐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目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大多获批了有价证券投资业务,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投资收益已成为财务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

表1 中国财务公司投资收益指标排名(2012年)

纵观全球主要资本市场,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既是其基本原则,又是其内在的本质诉求。我国在对金融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逐渐推进的大背景下,为有效平衡投融资比重,增加企业融资便利性,从根本上解决A股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呼之欲出。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这标志着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具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注册制实施之前,新股发行实施新制度也提出了更多的市场化要求,一系列实施办法和交易细则相继出台,这为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由核准制转变成注册制做了必要的铺垫。2016年1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修订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发行实施细则》,该细则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瞻性的部署。给资本市场的利益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而言,未来战略决策和盈利能力的提升等诸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新股发行市场现状

欧美股票发行市场:新股发行基本上采用注册制,以美国股市为例,美国采取了健全有效的退市机制,以绝对股价作为退市标准。如纳斯达克市场是以股价为退市标准的有效机制,如果公司经营恶化股价下跌,一旦该公司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即采取强制退市措施。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4年间NASDAQ上市公司三千多家,而退市公司数量为五千多家,退市公司数量远远大于上市公司数量,美国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减少(如图1)。

图1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

我国股票市场市场: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无法贯彻有效的退市机制,我国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虽然从1994年7月以来到最近一次2015年7月,经历了9次暂停ipo[1],空窗期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15个月,新股数量仍在不断扩容。据统计,自1992年至2014年间上市公司数量达2600余家,而退市公司仅有70余家(如图2)。

图2 中国股市上市公司数量(图表来源:广东卫视)

3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影响

财务公司盈利能力影响:根据上证发〔2016〕2号文网下发行实施细则规定,一是“取消了投资者在申购委托时应全额缴纳申购资金的规定,明确了投资者应根据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与中签数量缴纳申购款的要求及相关业务流程”[2]。新规则取消了打新预缴款。众所周知,流动性风险是金融机构尤其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财务公司的流动性一旦出现困难,势必传导至所属的企业集团乃至影响实体经济。在以往申购新股过程中,尤其是参与网下配售股票,财务公司为增加获配比率,往往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将大量富余资金按照申购上限顶格申购。此次新规则出台,首先降低了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有利于财务公司加强其资产端和负债端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有效调配资金头寸,在投资额度尚未饱和的前提下,财务公司可选择收益性较好的资产进行配置,而不是将大额的申购资金冻结在预缴款中,从而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新细则实施后,由于申购资金门槛大幅降低,资本市场参与申购投资者也大幅增加,从而大大降低了新股的中签率。据统计2015年新规实施以前,新股中签率约为千分之六左右,2016年新细则实施后新股中签率不到万分之二,由于获配数量大幅减少,从而对财务公司证券投资业务的盈利也随之下降。

投资标的市场研判要求提高:一方面,在注册制即将实施前,我国股票市场仍处于“严进难出”的格局, 新股上市发行条件门槛较高,其退市条件也有诸多的限制条件,无法贯彻有效的退市机制当映出当前股票市场机制并不健全,因上市条件较难,对于急于上市融资,又苦于排队上市的公司来说,在A股市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对于部分估值较低业绩较差的公司的壳资源,反而具有比较高的投资价值,必然导致畸形和非理性的投资策略,这对财务公司基于市场风险的把握与判断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注册制实施后,证券监管机构仅对申报文件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作出了审查,而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由证券交易所进行备案,符合条件即可发行上市。注册制虽然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但也加速了市场分化,由市场对发行人股票的优劣进行判断。面对大量良莠不齐的上市公司,这也要求财务公司对投资标的研判,要有更加精准的甄别能力和专业的市场分析。

4 财务公司应对变革的思路

拓宽投资业务范围:目前国内许多财务公司都相继申请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的第二十九条业务,但批准的“有价证券投资”业务范围却存在差别。如浙江新能源财务公司的“有价证券投资业务”无投资范围限制,湖南华菱财务公司的“有价证券投资”业务投资范围还包括“风险较低的其他投资品种”。而部分财务公司获批业务范围仅限于“有价证券投资(股票二级市场除外)”,建议在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相达到一定标准,且近年来盈利良好、稳健经营的前提下财务公司可考虑申请拓宽投资业务范围,比如投资股票二级市场、开展金融租赁业务[3]和利率互换等衍生产品业务,可增强财务公司在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的应变手段,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4]。

适当放宽监管指标:财务公司的整体风险水平低于商业银行,但监管却严于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应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参照商业银行同等的标准,适当放松有关监管指标如担保比例、拆借比例和拆借期限等,对于同业拆借额度进行区别对待,如信贷资产转让和转贴现不应受到额度限制;适度扩大财务公司业务范围与品种,如提高财务公司债券的可发行范围和规模;扩大财务公司进行资金运作的手段和范围,支持财务公司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集团成员单位应收账款证券化,允许购买品种多样的金融理财产品;对于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此类高流动性、低风险的品种应明确作为现金管理工具而非有价证券投资品种等。

加强投研分析团队建设:随着财务公司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的逐渐增大,财务公司应不断完善投研人员选拔制度,构建良好的投研制度体系。一是在吸收具有投研经验的专业人士的前提下, 加强投研人员梯队建设,逐步培养投资分析人员的综合研究能力,夯实分析研究的基本功,积累交易人员的分析和操盘实战经验。特别是在注册制改革实施后,届时在大量公司上市发行股票的背景下,如何考量一家公司的发展潜力和长远竞争力,应提高趋势分析能力,辩证的分析企业发展情况,而不是仅凭以往的财务数据和传统的分析方法;二是借鉴和吸取券商、基金公司等机构的先进经验,加强对行业的研究和企业的估值[5]。

完善交易机制:一是优化投资类别和投资品种,合理设定止盈和止损点,根据财务公司的投资规模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风险限额;二是根据技术指标购建财务公司股票池,以投风险进行多层次划分,选择重点股票,做定期的跟踪分析报告,把握好投资交易时机,提高财务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

内控制度的优化:近年来由交易员操作失误,或由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指令骗取投资交易的情况屡见不鲜,特别在当前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一旦发操作风险[6]和道德风险生风险,金融机构往往损失惨重。财务公司应致力于完善内部风险控制,遏制住风险发生的源头。为规避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一是要优化财务公司投资业务架构设计:决策与交易分开原则,财务公司设立投资审查机构,为独立的投资交易决策机构,财务公司投资部为投资业务具体交易操作部门。二是财务公司投资业务,应依据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将交易流程划分为前中后台,交易人员不得兼职,并建立有效的复核体系;三是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7]:安装和部署有效的投资交易系统,并妥善保管各类投资业务凭证和单据及电子密钥证书,以电子手段和线下纸质凭证来规避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5 结语

中国经济已已进入升级转型关键期,我国企业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纷纷着手发展金融板块来助力自身主业的发展。而在当前金融改革新常态和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注册制改革的实施,从市场供应源头产生改变,根本上改变资了本市场的生态环境。企业IPO融资通道的便利,对改善融资结构、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多层次的资本市场[8],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转型”与“创新”也成为摆在当前的首要任务,在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背景下,怎样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如何转变投资理念、提高投资研判水平。这就要求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金融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和前进,在为集团和所属成员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投资业务,在优化内控制度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适时考虑向监管部门申请拓宽投资业务范围,增加利润增长点,为企业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财务公司也将在企业集团的发展中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并有力地助推企业集团转型升级和发展。

[1]薛原. IPO重启谁的眼泪在飞[J]. 投资与理财, 2013(7):38-39.

[2]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发行实施细则[E]. 上海:上海证券交易所, 2016.

[3]刘澜飚. 金融租赁助力经济发展[J]. 中国金融, 2015(5):55.

[4]张英男.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利率定价机制研究[J]. 中国货币市场,2015(3):52-53.

[5]王明夫. 四个维度看股市周期[J]. 投资与理财, 2015(1):25.

[6]代中平. 浅析财务公司压力测试[E]. 北京:国投财务有限公司,2015(1):62.

[7]田晓菲, 许诺. 信息化背景下的管理会计实践[J]. 财务与会计,2014(4):21.

[8]吕劲松.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J]. 中国金融, 2015(8):35.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on Finance Company

HUANG Xiao-liang
(JCC Finance Co., Ltd, Nanchang 330077, Jiangxi, China)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mplicate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boos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groups, financial companies have gradually deeply involved in capital market. Less investment varieties, limited range of investment categor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restricting development of investment business of finance companies. How to broaden the investment channels?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flow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the enterprise adopts diversified financial innovation model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finance companies. At present, many large finance companies have been approved and conducted security investment business. Its investment incom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major profit sourcefor enterprises, which has brought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enterpris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urther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capital market system reform,especially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is almost certain. How to face the IPO system change and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financial companies may face in the reform are discussed.

finance company;capital market;securities investment;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PO)

F830.91

C

1009-3842(2016)03-0011-03

2016-04-28

黄晓亮(1982-),男,广东新会人,经济学士,主要从事金融研究工作。E-mail:858996900@qq.com

猜你喜欢
财务改革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改革之路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