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经济要闻Petroleum economic news2016年6月

2016-08-16 06:37
国际石油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欧佩克伊朗石油

石油经济要闻
Petroleum economic news2016年6月

德国放缓发展绿色能源

6月1日,据《卫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与各州长敲定了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改方案,将削减开支、控制成本,进而放缓绿色能源发展速度。默克尔表示德国在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久。慷慨的补贴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繁荣,但该领域的快速扩张也推高了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的电力成本。德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达40%至45%,而201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就已从2014年的20%增至28%。有相关人士称此举将危及德国的长期能源目标,增加相关从业人员的就业风险。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投资29.3亿美元建设LNG进口设施

6月1日,据科威特新闻社报道,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NPC)将斥资29.3亿美元建设LNG进口设施。项目包括一套日产能为30亿立方米的LNG再汽化装置以及8个LNG储罐。项目预计2021年完成。

OPEC未达成新协议和产量上限,各国相信市场正在复苏

6月2日,第169届欧佩克石油大会在维也纳如期召开,经过3个多小时的闭门会议,欧佩克各国未达成产能上限,也未对产能政策有任何调整;大会只是选举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总裁穆罕默德•巴尔金都(Mohammed Barkindo)为下任秘书长,并决定批准加蓬在7月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但是多名与会的欧佩克代表均对会议表示满意,称这是很长时间以来成员国之间第一次达成一致。欧佩克发言人发表声明:当前石油市场供需正在趋于平衡,欧佩克承诺致力于稳定石油市场。

沙特阿拉伯出台“2020年国家转型计划”,拟以经济转型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6月7日,沙特阿拉伯内阁会议通过了“2020年国家转型计划”,这是沙特阿拉伯在“低油价”时期拟通过经济结构性改革以实现收入多元化和振兴经济的第一步。该计划是该国“2030年愿景”的组成部分。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增加收入来源,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大幅提高非石油经济的收入,创造45万个就业机会。

以色列邀俄罗斯开发天然气田

6月8日,据以色列《环球报》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莫斯科举行新闻发布会,并于会上邀请俄罗斯公司到以色列开发其位于地中海的天然气田。内塔尼亚胡表示,对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上任何有丰富开发经验的国家和公司,以色列都表示欢迎。他同时表示,以方不会在法律层面为俄罗斯公司在以的开发运营设置任何障碍。

2015年印度成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

根据BP于6月8日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6》,印度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2015年,印度的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的4.5%,日需求量为415.9万桶,仅次于美国的1939.6万桶和中国的1196.8万桶,高于日本的415.0万桶。在2015年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上,印度的8.1%也力压中国的6.3%。美国的消费量增长了1.6%,日本的日消费量则下降3.9%。2014年的石油消费量,日本以430万桶/日高于印度的384万桶/日。

BP计划剥离旗下挪威油气田资产

6月11日,BP表示计划剥离旗下挪威油气田资产,将这些资产与挪威石油生产商Det Norske Oljeselskap ASA的资产共同注入新成立的上市公司Aker BP ASA中。该公司将成为欧洲石油勘探和生产企业中产量最高的公司。自从2010年的深水地平线号事故后,BP一直在剥离其核心扩张计划以外的资产。本次交易将帮助其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老化资产,并将在更具增长前景的新油田中获得一定份额。

墨西哥重启深海石油项目

6月13日,墨西哥《金融家报》报道,2016年2月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曾宣布将暂停所有深海石油项目,6月10日该公司宣布重启项目,并提出该国Trion油田开发项目将会允许合作伙伴共同进行。

伊朗已与7家欧洲公司签订石油销售协议

据伊朗梅尔通讯社(MNA)6月12日报道,一名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官员披露,该公司正在与各欧洲公司就签订石油长期销售协议进行谈判,截至目前,价值60万~70万桶原油的协议已经签署,其中80%的协议已经开始执行。该公司已经与意大利萨拉斯与埃尼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希腊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瑞士维多石油集团及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签订了伊朗原油长期出口协议。目前,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已经超过210万桶/日。

中国和伊朗将在格什姆岛共同建造新石油终端

6月16日,《伊朗日报》报道称,中国和伊朗计划在位于波斯湾南部的格什姆岛上共同建造一个耗资5.5亿美元的新石油终端。这项合同是由伊朗阿拉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和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公司签署的。这项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格什姆岛建成伊朗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和储存地。这个项目总体至少能存储3000万桶原油。

格什姆岛位于霍尔木兹海峡北侧,是伊朗乃至波斯湾最大的岛屿,也是波斯湾油轮过往的必经之地。

欧佩克2015年收入减少45.8%,18年来首次出现集体预算赤字

6月22日,欧佩克表示,由于油价暴跌,2015年其石油收入下滑了45.8%约合4380亿美元,仅收入5182亿美元,创2005年以来最低。2015年欧佩克成员国出现了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集体预算赤字,成员国的合计预算赤字为996亿美元,2014年则是盈余2381亿美元。上次欧佩克出现集体预算赤字是在1998年,当时的金融危机重创亚洲经济,同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导致欧佩克油价下跌至每桶约10美元。

2015年石油价格下滑了35%,但欧佩克每日平均出口量增加了1.7%约合40万桶,总计每日出口量为2360万桶,算是保住了全球市场份额,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的产量明显增加。

英国脱欧导致油价震荡

6月24日,英国公投脱离欧盟。英国脱欧猛烈打压英镑,并一度致使英镑兑美元降至31年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因英国脱欧所引发的需求放缓忧虑而下跌。但评论认为,石油供需面仍在走向再平衡,国际原油市场基本面仍然处于2年多来最稳固的水平。

普京访华期间中俄签订多项能源协议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在6月25日签署一系列能源协议,加强两国经济联系。

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简称俄油)与中国化工集团达成协议,后者将持有俄油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筹划中的VNHK石化综合厂区40%的权益。俄油在声明中称,这项协议将帮助俄油为该计划融资,并进入亚太地区市场。这两家公司还签订了新的一年期合同,俄油将在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期间向中国化工供应最多240万吨原油。

俄油与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或将把俄油旗下石油生产分支企业Verkhnechonskneftegaz 的20%股权,售予北京燃气集团旗下一个分支企业。

俄油与中国石化就在东西伯利亚建设一座天然气处理与化工厂签署一项框架协议,旨在2017年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专攻俄罗斯与中国市场。

俄油CEO谢钦(Igor Sechin)表示,该公司并未计划减少对中国的原油供应,而且在面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伊拉克与伊朗的竞争时,也将维护自身的市场地位。俄罗斯在2016 年5月连续第三个月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方,每月的供应量超越沙特阿拉伯对中国的供应量。

天然气方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签署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发电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协议,中国石油和俄气将继续深化双方合作,积极推动地下储气库项目以及天然气发电项目建设,探讨更广泛的合资合作机会,拓宽双方合作领域。

俄罗斯与中国央行签署一项合作备忘录,将在俄罗斯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道达尔取代丹麦马士基赢得卡塔尔最大油田30%股权

6月28日,卡塔尔石化公司宣布道达尔赢得其最大油田Shaheen油田的25年经营权,取代原来的运营商荷兰马士基公司。卡塔尔石化公司将与道达尔合资设立北方石油公司运营该油田。其中,道达尔持有30%的股权,卡塔尔石化公司持有70%的股权。根据协议,合资公司将自2017年7月起的5年内投资20亿美元来扩大产能。Shaheen油田是卡塔尔最大的油田,目前日产原油30万桶,约占卡塔尔原油产量的40%。

美、加、墨承诺2025年清洁能源供应50%电力

6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渥太华,出席北美领导人峰会,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涅托会面。三国领导人承诺到2025年实现50%电力来自清洁能源的目标。承诺将是三国联合承诺,不仅包括可再生能源,还涉及核能、碳捕获及存储工厂及节能措施。2015年北美37%的电力来自清洁能源。2014年美国约13%的电力来自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20%的电力来自核能。加拿大约有59%的电力来自水电,另外16%的电力来自核电站。墨西哥政府表示,2014年墨西哥仅22%的电力来自非矿物燃料,并已承诺到2024年提高清洁能源比重至34%。

国内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

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发改能源〔2016〕513号),要求相关单位充分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行动计划》明确了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和主攻方向,同时重点部署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非常规油气和深层及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等15项任务。线、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指标约束,将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红线管控范围以内。

中国石油发布央企首份环境保护公报

6月1日,中国石油召开“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石油2015年环境保护公报》,以及“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发展、油品质量升级和环保技术相关报告。《中国石油2015年环境保护公报》是新《环境保护法》发布后,第一个由央企发布的环境保护公报。

《中国制造2025》确定能源装备重点发展15大领域

6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发改能源〔2016〕1274号),围绕确保能源安全供应、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三个方面,确定了煤炭绿色智能采掘洗选装备、油气储运和输送装备等15个领域的发展任务,并明确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鼓励国际合作等五大保障措施。

汽柴油“国VI”标准征求意见

我国资源消耗将设“天花板”6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能源局、海洋局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6〕1162号)。《指导意见》要求,要统筹考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等基本国情,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合理设置红线管控指标,构建红线管控体系,健全红线管控制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通过划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

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第六阶段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两项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显示,标准中提出的国Ⅵ阶段车用汽柴油在主要技术指标上已经达到了欧洲现阶段车用汽柴油的质量要求,在个别技术要求上已优于现行欧盟标准。

供 稿:薛洁琼

编 辑:薛洁琼

编 审:黄佳音

2016-07-13

猜你喜欢
欧佩克伊朗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天然气欧佩克的漫长道路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掉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