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探讨

2016-08-18 00:16杨加苹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培养教学

杨加苹

【内容摘要】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具备应当成为高中化学课堂上一项重点培养的内容,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养后在解决很多具体问题时往往可以充分利用学过的知识,并且能够在灵活有效的思维下快速而准确的解决问题,这才是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和素养。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无论是概念或者理论知识的剖析中,还是解题教学或者实验教学的实践中,都可以成为迁移能力培养的平台。教师要潜移默化的将这种思维渗透给大家,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效率更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 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 培养

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这样大家在思考很多问题时思维会非常灵活,学生也更能够调动相关的知识要点来辅助问题的高效解答。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更好的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结和共通的能力。这不仅是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这也是化学课堂教学需要重点实践的一个目标。

一、基本概念、原理的有效迁移

知识迁移的教学可以渗透在很多方面,首先,在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这种思维就可以得到体现。比如,在一些基本化学概念或者是化学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引导下来更灵活的理解这些理论知识。不少新产生的化学概念往往和学生学过的概念间有着紧密联系,有的新的概念甚至是对于学生的已知概念的一种发散和延伸,这就给基本概念的知识迁移教学提供了土壤。教师要善于透过这个出发点来引导学生领会这些内容,这会让学生更容易抓住概念的实质,并且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

在平时的概念教学中,把握不同章节的化学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间的内在逻辑,可以使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化学概念来组织新的学习,即构成所谓的“顺向迁移”。比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和蛋白质等知识点,就分布在不同的知识模块或单元主题中,但其结构和性质却具有共同之处,且能够相互转化。教师在教学这些概念时就要充分发挥知识迁移所带来的引导效果,让学生以迁移的思想为指导灵活的吸收这些知识要点。这既能够帮助学生领会这些概念的实质,这也会让理论知识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二、设计变式练习来实现知识迁移

在很多练习题的教学中,学生如果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这些实际问题解答起来也会更方便。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进行灵活变式,将大问题拆分为几个小问的思考问题,每一个小问题间的联系通常十分紧密,一般情况而言,解决后面的问题需要前面的问题作为依托,有的甚至直接是对于前面的问题的发散与延伸。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解答起来就会十分方便,解题的准确性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例题:试剂杯内有40ml 1mol/L AlCl3溶液,逐滴加入1mol/L KOH溶液,当KOH溶液加入多少时,沉淀物最多?何时沉淀物消失?该题就可以变式为以下类型:①请用图解法求解。②如试剂杯内为KAlO2溶液,沉淀物会有什么变化?③含有a mol Al3+的A溶液和b mol AlO2-的B溶液中的铝元素均转化为Al(OH)3沉淀,请求解。通过这些的变式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在头脑中形成相关化学图景并根据问题的变化将相关条件聚合在一起,这也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一个思维过程,会让学生真正领会到问题的实质。

三、透过联想类比来进行知识迁移

以联想和类比为切入点同样是实现知识迁移的一种灵活方法,这也是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日趋完善的一个训练过程。很多时候知识的迁移是基于联想和类比产生的,学生如果首先懂得合理的对于具体的问题或者知识点进行联想,或者是透过类比想到一些其他的相关的知识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其实就是知识迁移的一种实现。学生如果懂得以这种方法和思路解决问题,这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知识应用能力比较强。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从这个方向出发来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会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比如:从所学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等状态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平衡的一般原理是:同一体系内,两种相对立的变化同时以相同速率进行时,此体系会达到平衡状态;从不同平衡状态间的比较又可以发现,三者之间又有所区别,这就是所谓的“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反复的对比中,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学活,从“质”上弄清所学内容。联想和类比其实是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这种方式也会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逐渐形成,会让学生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牢固。

结语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而言非常重要。学生只有掌握知识迁移的一般方式,能够在实际问题的解答中发挥知识迁移的效用,很多问题解决起来才会更方便。教师要在课堂上融入更多对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强,知识应用能力更扎实,这才是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文强.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迁移能力的尝试[J]. 中学教学参考,2011 (32).

[2] 于观星. 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及其效率的提升[J]. 高中数理化,2013(22).

[3] 秦晓杰. 新课标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J]. 中国校外教育,2013 (S1).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培养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