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可以很精彩
——任丘市生态德育巡礼

2016-08-19 03:23左秀芳通讯员梁春风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德育生态教育

本刊记者 左秀芳 通讯员 梁春风

德育,可以很精彩
——任丘市生态德育巡礼

本刊记者 左秀芳通讯员 梁春风

“一二一,一二一……”在响亮的口号声中,任丘市第六实验小学的“十人九足”游戏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这是一堂以“合作”为主题的生态体验课,学生十人一排,相邻学生的腿系在一起,只待发令枪一响,就大踏步跑向既定目标。有的学生负责“排兵布阵”,有的负责喊口号,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体会到分工协作、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类似的课堂模式,在任丘市各中小学并不鲜见。在当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生态体验活动中感悟做人道理”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师资培训:冲击传统理念

2013年10月,沧州市决定将运河区“七彩阳光”生态德育工程模式向全市推广,任丘市是第一个试点单位。这一决定,开启了该市的生态德育之旅。

任丘市教育局立即行动,成立了“七彩阳光”生态德育工程领导小组,局长苏会战担任组长,普教、教研、电教等相关科室相互配合,协调联动。

当年10月,第一批骨干教师赶赴沧州市运河区,学习生态体验教育的理论、理念和方法,实地观摩生态体验课。12月,160名业务骨干汇聚一堂,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生态体验教育总课题组组长刘惊铎教授和副组长姚亚萍教授,对老师们进行了三天的专业培训。生态德育的精髓——一次体验胜过百次说教,深深植根于参训者心中。

2014年10月,任丘市再次邀请刘惊铎和姚亚萍教授,以“生态体验式中小学生道德价值观陶养”为主题,对180名骨干教师进行区本深化培训。现场设计的26节课例,给教师带来更多启示。截至目前,任丘市教育局共开展大大小小培训近20次,培训教师近千人。这些素质高、理念新、精通专业技术的骨干教师,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为生态德育的推广、普及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充满魅力的生态体验教育激发了教师的生命智慧,带给他们更多生命的感动。于村中学的高金龙老师说:“短短几天的培训,使我们心灵得到升华。几项简单的体验活动,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看到自身的短板和不足。”

陵城学校的刘楠楠老师参加了撕纸游戏后,在“体会之思”中写道:“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强行将他们‘撕成’同一形状,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作为教师,有义务多给孩子们开辟创新的空间,鼓励他们发挥个性和才能。”石门桥学区第一中心小学崔婉慧老师参加培训后既高兴又激动,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开启德育工作的金钥匙。她说,生态体验式德育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思考,最终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把生态德育理念带到教学中去,引领学生进入魅力教育的国度……

网络辐射:共享优质资源

生态体验,最终要靠课程说话。照搬其他地区的课程,省时省力,但是不一定适合本地区的教育现状。要想使生态德育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

任丘市实验小学围绕19个德目,认真设计方案,共同研讨,反复推敲,最后生成精品课。谭晓彤、郝亚军老师设计的《友善他人,从心开始》《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爱祖国,爱家乡》等生态体验课,使学生在“开放式对话”“体验之思”中,或欣喜、或流泪、或深思、或感悟,有力证实了“一次体验,胜过百次说教”。

和实验小学一样,任丘市各中小学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各具特色的生态体验课程。在全市生态体验德育课例评比中,有100多节课达到优质精品课标准。《祖国在我心中》《宽容是爱》《感恩师长》等均获优胜奖。2014年秋季开学,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开设了生态体验德育课。

然而,仅仅有这些优质课,教育效果还远远不够,怎样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城市学校的优质资源怎样和农村学校实现共享?这些问题横亘在任丘教育人面前,无法回避。

为此,任丘市教育局成立了教研督导组,到基层学校教学第一线进行调研,开展说课、评课活动,从管理、硬件、制度、教学等多个层面进行业务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014年,市教育局投资一千多万元的教育城域网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该城域网由教体局网络控制中心和分布在城区优质学校的6个录播教室,通过光纤连接到各中小学的客户终端,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名师课堂、实时授课、网络教研等功能。

生态体验德育课程纳入网络教研平台后,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市教师利用资源平台同备一节课,利用实时授课系统同研一节课,利用直播点播系统共享一节课。生态德育在边远的农村学校得以顺利推进。

生态体验:融入常规德育

“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德育脱离了生活,德育的源头和土壤就是生活,德育要在生活中展开,要以生活的方式进行。”任丘市教育局局长苏会战这样说。

随着生态体验德育的不断推进,生态体验理念已经深入语文、思品等学科的课堂教学,并和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校园活动相结合,使校园德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任丘市第三中学紧邻市消防大队,学校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定期组织学生到消防大队宿舍参观。叠得像豆腐块儿的被子,摆放整齐的牙具、毛巾,令学生既惊讶又羡慕。消防员给学生现场讲解消防知识,示范消防栓、灭火器的用法,增强了学生的防火意识。在安全教育课上,德育主任刘立群利用幻灯片、小视频等,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生动地呈现出来,学生看了很受震撼,男生从此对香烟敬而远之。

市实验小学组织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不同学科教师,成立了生态体验工作深入推进实施小组,探索把生态体验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付娟老师设计的语文生态体验课《信任》,就是通过“信任百步行”的小游戏,引导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每周一,实验小学都会举行生态体验式升旗仪式。升旗之前,校长刘斌和各班班长或优秀学生进行国旗传递,使学生亲身体验国旗的神圣。刘杏楼、郝亚军等班主任运用生态体验理念探索新的班队会活动形式,适当融入亲验、观验活动,鼓励学生诉说体验之思,交流体验感受,反思自身言行。

在秋季运动会上,实验小学邀请任丘市文化志愿者参加了开幕式。志愿者义务为运动会演出节目、打扫卫生、维持秩序。学生懂得了什么是热心公益,什么是社会责任,他们也想像志愿者一样,承担责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长洋淀小学家长学校开展了以“我和孩子共同成长”为主题的体验式家教活动。家长通过参与“相亲相爱一家人”“画树”“找优点”等不同的生态体验活动,体会活动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家教方法,激发了家长学习家教知识的热情。

在任丘市第四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实验小学的生态体验课《爱祖国,爱家乡》作为开场节目,震撼全场,使1300多名观众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说:“我今天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任丘市教育局局长 苏会战

局长寄语:德育是育心育德的文化,可以触及人的心灵、培育人的精神。心灵世界的教育不能靠“灌输”,也不能靠“塑造”,只能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中,由学生自主认知、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践行。这样,良好的道德品行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精神生活,外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

猜你喜欢
德育生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生态养生”娱晚年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