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特色数据库建设与发展探析
——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例*

2016-08-19 01:02尚建翠杨寅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上海201620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检索数据库特色

尚建翠 杨寅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 上海201620)



学科特色数据库建设与发展探析
——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例*

尚建翠杨寅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上海201620)

本文以国内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数据库为调查对象,从特色库收录的文献类型、内容揭示深度和广度、检索功能完善程度、学科服务的深度等角度分析此类特色库的特点。指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数据库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应对方案,明确提出学科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发展方向。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数据库学科服务内容揭示

近几年,特色数据库建设经历了高峰期,国内特色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CALIS自1999年开始启动全国专题特色数据库项目,历经三个阶段建设,共申请项目并建特色库335个。全国各地机构也在以各种方式建设特色数据库。据统计,2013年全国特色数据库数量为1091个[1],其中学科类特色数据库有192个[2]。学科特色数据库是根据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将分散的学科资源通过知识组织体系进行集成与整合,并对资源进行深入有效地揭示,并提供多样化的知识导航、信息检索及全文获取服务,引导师生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本文通过调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库建设的现状,分析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案,提出学科特色数据库可持续发展方向。

1 调查情况

1.1调查方法

交通运输工程特色数据库属于学科类特色库。笔者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调查等方法,查询全部CALIS 建设的特色库项目,全国及各省市特色库建设分析等文献,获得全国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特色库12个。笔者于2015年4月份逐一对网站进行访问,并辅以文献调研与网络资料查询,分析其建设情况。

1.2调查结果

笔者对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库进行包括对外开放程度、收集的文献类型、检索功能是否完善、收录的学科范围在内的四个维度的调查,见表1。由于江汉大学汽车资源数据库、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汽车维修资料数据库、苏州大学车辆工程特色数据库3个特色库无法访问,因此不作为调查重点。

2 交通运输工程特色数据库建设特点分析

以下从收录文献类型、特色资源内容揭示、检索功能、学科服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收录文献类型分析

学科特色库依据重点优势学科的特色资源而建,各高校特色资源种类各不相同,主要类型有:学校特藏资源、学科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通过网络定期搜集行业信息和最新动态等汇编成专题信息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的《铁路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由交通运输简报库、民国铁路史料期刊论文目次库、学位论文库、网络资源等组成,数据量达8万条。该特色库收入珍贵的民国铁路史料资源、珍贵的历史照片,编制的特色数据库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长沙理工大学的《道路工程专题数据库》共收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规范标准、专家学者和教学资源等各种文献数据5万余条,涵盖题录、文摘、全文、音频、视频等多种文献类型[3];吉林大学的《汽车工程信息数据库》由学科导航、中外文文摘和全文库构成,其中文献类型由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组成,目前数据库发布总数据量达4万余条[4];江苏大学的《车辆工程特色文献数据库》搜集整理了具有江苏大学特色专业车辆工程方面的文献信息,内容涵盖SAE、企业信息、汽车标准、汽车消费等,现有数据2万余条。

可见,各学科特色库以多种文献类型和大量文献为基础,提供覆盖多个专题的学术资料,对掌握学术前沿、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及查找某一类文献提供优质服务。

表1 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数据库调查表

2.2特色资源内容揭示分析

国内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库的内容揭示主要是通过文献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两种方式。文献外部特征揭示是指将描述文献外部特征的信息进行标引以供检索,如北京交通大学的《铁路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提供了题名、著者、主题、出版者、论文指导教师等检索途径。文献内部特征揭示是指按照分类和主题途径进行标引,按类以树状结构导航或者按某一主题进行聚类,如武汉理工大学的《交通工程信息门户》按照学科进行资源分类,共有两级类目。其一级类目分为道路工程、水路工程、铁路工程等,其中道路工程的二级类目又分为路基工程、桥涵工程等。道路工程文献列表右侧是道路工程TOP5的文献推荐,内容下方是相关信息资源列表。这种逐级揭示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热点文献和相关文献的推荐,为用户查找资源提供了多种路径和多种思维方式。

2.3检索功能分析

交通运输部的《交通运输科技资源数据库》支持检索和全文检索、多条件组合检索、跨库检索、检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吉林大学的《汽车工程信息数据库》集信息技术于一体,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为网上用户提供浏览、查询、导航、全文等多种配套服务;西华大学的《汽车特色数据》检索方式提供基于同一界面的简单与高级检索,同时提供不同类型、不同载体资源的一次性检索[5]。

2.4学科服务分析

本文调查的9个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库中有两个特色库属于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两个属于二级学科:铁路工程和道路工程;五个属于三级学科,均是公路运输学科下的车辆工程。由此可见,大多学校选择类级低的学科建设特色库,这样不仅能节省力量集中建设,也能为服务学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文献资料。同时,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学科特色库的收录资源应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除了广泛搜集教学资源、数据库资源外,还要增加学科动态、研究热点等增值信息。

3 存在的问题

3.1内容揭示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从能公开访问的几个数据库来看,普遍存在特色库资源内容揭示层次浅、内容简单罗列的现象。如吉林大学建设的《汽车工程信息数据库》,仅从汽车内容相关的八大专题进行分类,且各文献类型全是按照八大专题分类的统一模式展示,虽每一专题在页面的右栏列出包含的小专题,但无法点击链接直接显示,内容揭示单一,缺乏层次感。又如,同济大学的《汽车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汽车图书、汽车新闻等五个专题,每个专题不再进行细分,其中汽车新闻专题有8千多条数据显示在列表中,读者很难从中挑选感兴趣的内容,容易造成信息孤岛现象。

另外,交通运输部的《交通运输科技资源数据库》中外文数据库中每条记录只有题名和国别字段,读者从一条记录中只能获得片段的信息,不能获得较为完整的信息内容。一条完整的信息应该标注出处、详细内容或摘要,并为用户提供获得全文或相关内容的线索。

3.2资源更新停滞

就科研而言,参考资料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有些特色库资源不能及时更新,随着项目结题或检查结束而束之高阁,实际上成为一种摆设。例如交通运输部的《交通运输科技资源数据库》中外文数据库最近更新日期为2013-5-15;同济大学的《汽车行业信息服务平台》中的汽车市场、汽车新闻等栏目最近更新日期为2013-06-06;武汉理工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信息门户》最近更新位2008年3月份;长沙理工大学的《道路工程专题数据库》由于后期无人维护,服务器不能正常使用,现已停止对外服务。其它特色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在特色库设计之初应设计长效机制,摈弃盲目、注重实际。

3.3覆盖学科面太窄,资源不够丰富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属于一级学科,共包括9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约有4个左右的三级学科。从以上学科服务分析中可以看出,全国所建交通工程特色库大多与其三级学科的车辆工程相关,其他方面的内容较少。特色库资源覆盖面太窄,很多资源没有整合进来,还没有形成覆盖完整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资源系统,不利于学科发展。

3.4服务形式单一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特色库只提供简单的资源浏览及检索服务,有些数据库尝试提供个性化服务,但效果并不理想,至于用户咨询与互动服务几乎没有。

同济大学的《汽车行业信息服务平台》特色库,虽然设置了个性化服务,其中检索历史页面报错,定制专题与文章收藏功能可以实现,但页面设计杂乱,缺乏友好度;武汉理工的《交通运输工程信息门户》特色库,个性化服务注册功能正在建设中,虽实现了RSS资源推送功能,但数据库已处于停止更新状态,所以此功能形同虚设。交通运输部的《交通运输科技资源数据库》数据资源最全,并且以月或年为单位进行数据更新,网站上提供获取原文的邮箱,但作者尝试发送邮件索取原文,一周之后无人回复,提供的电话也无人接听。其他如标准库、会议库等提示免费下载全文,经尝试无法下载。

4 应对方案

4.1注重资源组织,增加内容揭示深度与广度

内容揭示是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其揭示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效果[6]。将文献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推送到用户面前,全方位考虑用户的需求,如通过热门资源、相关资源、主题分类等多种方式来展示文献内容,使文献内容随着用户思维而“活”起来,避免由于资源过多出现“死岛”现象。

内容揭示的好坏其实就是资源组织优劣的直接体现。在建库之初就应该对内容揭示有合理的设计,选择建库平台时,其揭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应作为选择标准之一。根据数据库内容的特点,从知识分类角度组织和揭示文献,例如,参照相关分类法或者学科分类体系等。设置的类级要尽可能详细,并能用树状或框架方法展示其类级关系。分类法与主题法综合使用,可以优势互补,提高分类的专指度。

4.2加强管理维护,重视资源更新与质量

特色数据库中很重要一部分资源是网络资源。网络资源通过采集器进行采集,网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网址更换、采集网页更新等等,会造成采集出现问题,因而需要专门维护人员的介入,定期检查并调整采集策略,以保证采集数据的正确性与时效性。论文、标准、图书等资源也是同样道理,应制定相应的资源采集、更新策略,并能责任到人、包干到户,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诿。对于古籍等数字化资源,应定期排查纠错,与用户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逐步完善资源服务。

4.3联合共建,拓展学科覆盖面

从整个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角度来讲,特色资源应覆盖到各个二级学科。各高校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共建,根据自身特色把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特色资源进行整理并发布,实现资源共享。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完整的学科特色资源系统的建设有利于该学科的发展。

4.4注重实用,优化服务功能

建设特色库根本目的是“用”,其价值是通过服务用户、为用户所用体现出来的。因此只有提供贴心、人性化的服务,才能使用户的舒心、用的方便,从而提升特色库的利用率。除了提供全天候的数据浏览、检索、原文获取、FAQ 等基本服务外,还应提供文献传递、实时咨询、互动共建等功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增值服务,如开展课题查新、课题追踪等。只有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设计界面友好的网页,建立用户回应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才能保证学科特色库健康有序的发展。

5 学科特色数据库可持续发展方向

5.1突出学科特色,适应时代发展

高校图书馆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可以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及个性化服务,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对高校学科发展有着现实而积极的意义,同时对实现我国交通运输强国梦具有重要作用。

5.2注重需求调研,提高建库质量

学科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作,环节众多,建设之初就应全面考察人、财、物的投入效用,做好长期发展的准备。建库的根本目的是满足读者需求,从实际出发,展开详细的调查论证工作,具体包括:①学科的发展是否急需学科资源库的支持;②国内其他院校是否已有类似的特色库,预计与已有数据库有何不同;③国内建设学科特色库采用的技术手段及用户反馈;④读者对特色库的期许,对功能及资源有何需求;⑤预计投入与产出是否相适应。注重需求调研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利于准确合理地选题,保证建库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并且还有助于提高建库质量,确保学科特色库实现良好的价值与效益。

5.3全面规划统一协调,实现共建共享

我国学科特色库的建设尚未形成较为合理完善的建设体系,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建库标准不统一、数据库共享水平低等现象。从表1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特色库超过50%的访问受到限制,文献资源重复较为严重。

共建共享、协调发展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人力、经济与信息资源,实现学科特色库建设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交通运输部组织建设的《交通运输科技资源数据库》是资源类型全面、数据量巨大、功能较为完善的学科特色库系统,属于交通运输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子系统。此平台是“十一五”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三大工程之一,目前已形成覆盖全国的部、省、研、企联动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但是,高校参与共建的只有大连海事大学一家,高校资源的缺失是共享平台的一大遗憾。各交通类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基于共享平台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共享平台的建设,为高校特色学科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资源共享提供可行的方案。

5.4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转变服务模式

学科特色库的建设不能简单地对文献或数据进行组织和罗列,其重点在于揭示该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和资源的相互关系,并且形成具有知识内容性、层次关联性的知识系统。资源的组织方式决定了资源揭示与功能实现,因此在建库时可以利用本体理论揭示概念之间的层次结构和逻辑推理,能够将学科数据资源组织成知识网络,支持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展示方式,实现知识检索,促进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我国目前已建设的十几个相关专业特色数据库正是交通运输学科发展强有力的配套措施。已建特色库将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重要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已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希望通过笔者的调查分析,完善现有数据库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改善用户体验,在后续建库中对目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王喜和,傅林红,李玖蔚.特色之困:国内大学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反思[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4).

[2]鄂丽君.高校图书馆学科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1).

[3]陆莉.“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4).

[4]孙书平,王杰英.汽车工程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实践及后期质量控制[J].图书馆学研究,2009(5).

[5]汽车特色数据库[EB/OL].http://www.lib. xhu.edu.cn/ShowbyID.aspx?id=54.

[6]景月亲.特色数据库内容揭示刍议——以西北民族音乐学术资源数据库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4).

尚建翠馆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

*本文系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交通工程特色数据库建设模式研究”(ZZGJD12105)基金项目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检索数据库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数据库
数据库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数据库
数据库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