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重要海岛分类开发思路研究

2016-08-23 10:53罗成书沈锋
浙江经济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临港功能定位海岛

罗成书 沈锋

加快推进重要海岛分类开发思路研究

罗成书 沈锋

以服务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指引,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清洁能源、滨海旅游、现代渔业、海洋科技和生态保护等为重点,进一步优化重要海岛空间布局和主导功能,推动海岛资源实现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

浙江省海岛资源十分丰富,面积500平方米以上海岛2878个,数量居全国首位。2011年,浙江省颁布实施了《浙江省重要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浙政发〔2011〕48号),对全省100个重要海岛进行了功能定位,有效规范约束了全省海岛保护与开发。随着近年来全省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绿色国际石化等海洋新战略协同推进,对全省的海岛保护与利用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科学管控全省海岛开发利用,合理布局全省重要海岛功能,推动海岛及周边的岸线、海域功能协调统一,是浙江未来海洋资源利用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开发现状

资源概述。《浙江省重要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浙政发〔2011〕48号)中的100个重要海岛,具体包括陆域面积不小于5平方公里的岛屿,以及陆域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但属于乡级以上行政区驻地的岛屿或具有重要战略需求的岛屿或处于海洋保护区内的核心岛屿。100个重要海岛中,有居民海岛92个、无居民海岛8个,约占全省海岛总数的3.5%。大多分布于大陆近岸海域,以宁波-舟山近岸海域和岱山-嵊泗海域为主,62%以上的海岛与大陆的距离在20公里以内。重要海岛分别隶属于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市,涉及16个沿海县(市、区),其中设区市驻地岛1个(舟山岛),县(市、区)驻地岛4个(岱山岛、泗礁山、洞头岛和玉环岛),乡镇驻地岛34个。重要海岛岛屿总面积1820平方公里(含玉环岛),占全省海岛总面积的96%;岛屿滩涂总面积313平方公里,占全省滩涂总面积的13.7%;岛屿岸线总长2470公里,占全省海岛岸线总长的53%。

开发情况。目前,100个重要海岛中,除8个无居民海岛尚未开发外,其余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城镇建设、港口开发、临港工业、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较好。港口开发方面,宁波—舟山港、温州港和台州港共有29个主要港区的港域范围涉及重要海岛。海洋产业方面,依托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海洋装备制造、船舶工业、临港石化、水产品精深加工、粮油加工等产业快速发展,海洋旅游、现代渔业以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等新兴产业成为发展亮点。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全省11个海洋保护区(包括3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和8个海洋特别保护区)中,涉及南麂岛、南韭山、大五峙岛、西门岛、下屿、铜盘山、北渔山、黄兴岛、南爿山岛、北爿山岛、披山岛等一批重要海岛。

分类开发的总体思路

以服务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指引,以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为总战略,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清洁能源、滨海旅游、现代渔业、海洋科技和生态保护等为重点,在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基本平衡安全的条件下,立足海岛自然资源禀赋,进一步优化重要海岛空间布局和主导功能,推动海岛资源实现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为将浙江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先行区,打造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成为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奠定扎实基础。通过功能优化、分类开发,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重要海岛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海岛的科学开发水平进一步提升,因岛制宜,分类引导,严格按照海岛的功能定位推进开发建设,海岛主导功能得到有效维护,内部空间格局有效优化,综合开发效益得到较大提升。海岛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海岛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港口码头、道路、桥梁等重要交通设施对海岛综合利用的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海岛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海岛垃圾和污水基本得到达标处理。海岛保护与开发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依法治海、依法治岛,违法用岛、用海行为有效减少。

重要海岛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提升。重要海岛成为浙江省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成为全省打造全球大宗商品物流中心和集装箱干线港的核心区域,成为集装箱、油品、铁矿石、煤炭等主要货物的集散地,支撑江海联运、海铁联运、水水中转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重要海岛在海洋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新型临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与人均GDP增幅均超过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重要海岛成为全省海洋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重要海岛内将集聚一批在港口物流、口岸贸易、海洋旅游、航运金融、船舶工业、重点装备、绿色石化、清洁能源等领域内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和企业集群,并在海洋能源、海洋生物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浙江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带动提升全省海洋综合开发能力。

重要海岛对海洋生态环境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重要海岛成为推动全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力量,进一步强化提升现有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带动新建一批海洋保护区,有效地控制海洋环境污染,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分类开发的具体路径

为适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要求,根据全省海洋经济开发的新态势、新需求,以现有全省重要海岛功能定位为基础,按照综合利用岛、港口物流岛、临港工业岛、清洁能源岛、滨海旅游岛、现代渔业岛、海洋科教岛、海洋生态岛等功能定位,优化调整部分重要海岛的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并对重要海岛进行适当增减。

表一 部分重要海岛使用功能优化调整一览表

优化一批重要海岛。金塘岛,根据《舟山城市总体规划》,金塘已被列为舟山城市发展的四个副中心之一,且已被列为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功能定位应从港口物流岛改为综合利用岛。小干马峙,未来将成为临城新区重要的城市拓展区块,重点发展城市核心区的金融、商务、人居、信息等核心功能,目标是打造成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海上金融商务区,功能定位应从临港工业岛改为综合利用岛。鲁家峙,未来将以优化城区布局和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发展商贸、餐饮、休闲、文化、旅游服务等功能,建设独具渔港特色的商贸居住中心,建成现代滨海城市新城区,功能定位应从滨海旅游岛改为综合利用岛。南田岛,重点转向发展清洁能源、现代渔业、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休闲旅游,功能定位应从清洁能源岛改为综合利用岛。高塘岛,未来大力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海水生态养殖、海洋生物育种、水产品加工、新能源装备、海水淡化关键设备制造,打造环石浦港区域先进装备制造的核心区,功能定位应从清洁能源岛改为综合利用岛。衢山岛、小衢山、大长涂山,根据舟山群岛新区最新发展需要,发展方向为综合类港口物流产业,功能定位应从临港工业岛改为港口物流岛。小门岛,根据温州市最新发展需要,将以石油、化工品中转和加工为主,兼顾大宗散货中转运输,天然气接收和终端处理为主,功能定位应从临港工业岛改为港口物流岛。大门岛,重点发展化工和金属、非金属等大宗原材料深加工等,功能定位应从港口物流岛改为临港工业岛。大鱼山,重点发展岛屿型、现代化、规模化的绿色石化和大宗商品加工等产业,功能定位应从清洁能源岛改为临港工业岛。大猫岛,将依托海岛独特的景观资源,重点发展海岛型的休闲度假、水上娱乐、观光游览等海洋旅游,功能定位应从港口物流岛改为滨海旅游岛。元山岛,将优先发展高效生态海水养殖,建设一批生态型水产养殖园区,功能定位应从滨海旅游岛改为现代渔业岛。

增减若干重要海岛。外蒲岛,位于嘉兴平湖市,面积约0.07平方公里。外蒲岛的可开发空间较小,随着近年来嘉兴海洋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外蒲岛开发的战略意义逐步下降,因此将其从100个重要海岛中划出。一江山岛,位于台州椒江区,一江山岛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面积约1.7平方公里。台州市将充分利用一江山岛的现代战争遗址资源,加大投资规模,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这可以大大补齐浙江海岛红色旅游产品不足短板,因此有必要将一江山岛纳入100个重要海岛范围中。

图/金川

▲重要海岛内将集聚一批在港口物流、口岸贸易、海洋旅游、航运金融、船舶工业、重点装备、绿色石化、清洁能源等领域内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和企业集群,并在海洋能源、海洋生物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浙江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带动提升全省海洋综合开发能力

推进重要海岛分类开发。综合利用岛,包括舟山岛、六横岛等13个重要海岛,开发方式总体上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先进制造业为发展方向,加快引导要素集聚,加强产业和城镇配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港口物流岛,包括册子岛、佛渡岛等25个重要海岛,坚持港航联动,以港带航,支持航运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和港航服务业,构建包括集疏运网络、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临港工业岛,包括大榭岛、长白岛等9个重要海岛,发挥毗邻港口特别是深水良港的区位优势,以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平台为依托,发展具有较强港口指向性的重化工业。清洁能源岛,包括屏风山岛、海山屿等5个重要海岛,重点发展核电、风电、潮汐能、潮流能、液化天然气(LNG)、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优化全省能源结构和区域布局。滨海旅游岛,包括朱家尖岛、桃花岛等24个重要海岛,依托海岛资源特色优势,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海洋文化、海鲜美食、休闲海钓、滨海体育、海洋生态等特色旅游,充分体现“一岛一风格,一岛一特色”。现代渔业岛,包括枸杞岛、大黄龙岛等11个重要海岛,以发展生态渔业为理念,优化渔业养殖结构,积极拓展远洋捕捞,加强渔产品深加工,不断拓展渔产品的产业链。海洋科教岛,包括长峙岛、摘箬山等2个重要海岛,打造成为全省海洋高科技人才队伍培养的高地和海洋高技术开发和应用转化的前沿阵地。海洋生态岛,包括南韭山、北渔山等11个重要海岛,重点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海洋生态保护的投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猜你喜欢
临港功能定位海岛
上海临港的海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在海岛度假
浅谈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城市地下车行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