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务管理创新促进国企改革深化

2016-08-23 01:20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
国企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央财务财务管理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季晓南

以财务管理创新促进国企改革深化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季晓南

季晓南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也处于攻坚克难的重要关口,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推进国企改革,深化国企改革,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掀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篇章,一方面,对国企改革提出了要求,人们对国企改革也寄予厚望。但是,改革的难度较大,遇到的问题也较多。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也涉及到财务、资本的很多问题,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来促进国企改革的深化,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国务院国资委组建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大力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推动中央企业财务工作和管理进行转型。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企业财务会计的要求和国资委的部署,紧密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完善财务工作,加强财务管理,调整财务策略,提升财务能力,加快财务转型,积极推动提质增效、持续创新,深入推进全面预算,有效加强资金管理,积极创新监督运行,做了大量且卓有成效的工作。

国资委相关领导认为做好中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四点:第一,企业财务管理必须牢牢把握公司战略这个大局。第二,企业财务管理必须牢牢把握强化价值导向这条主线。第三,企业财务管理必须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这个关键。第四,企业财务管理必须牢牢把握合规经营这个根本。

我们看到,中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中央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求相比还有一些不适应,与中央提出的提质增效要求相比,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从监管角度来看,结合企业的实际,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加强。

第一,中央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继续完善。

2015年9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适应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到2020年要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指导意见》还提出支持国有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训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国公司。

既然要建立和形成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国公司,财务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部分,就有必要进行对标、找差距。分析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化、集约化、集团化是普遍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同时,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像壳牌、BP等财务管理体系呈现扁平化的特征,基本上实行两级管理体制,而我们国企普遍存在管理链条长、层级多、子企业数量大等问题。

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100多家,但是各级子企业达到4.3万多个,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达到5-9层。中央企业普遍存在层级多、交叉多、幅度宽等现象,这给中央企业财务管理集团化和集约化运作带来困难。

财务管理不仅要适应整个企业的体制,也要适应管理体制的变革。同时,财务管理中,集权和授权管理也很重要,而现实是规模大、职级多、不集权,财务管理效率较低,因此也使遍布全球的子公司在经营灵活性、积极性方面,明显受到影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指导意见提出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下一步国资管理体制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整个架构或许会发生改变。

国务院国资委选择中粮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试点,将投资公司设置为大部级,按照专业化公司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有市场竞争力和控制力的专业化企业。整个集团总部的职能将被调整,管控体系也有大变化,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也要变化,这说明要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国资国企改革深化过程中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发生调整。

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100多家,但是各级子企业达到4.3万多个,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达到5-9层。中央企业普遍存在层级多、交叉多、幅度宽等现象,这给中央企业财务管理集团化和集约化运作带来困难。

第二,中央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撑功能有待继续提高。

从这几年试点来看,重大投资决策失误是许多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

从监事会监督检查来看,我们曾对20家企业进行集中重点检查,发现投资并购问题234个,占全部问题的9.4%,实际金额330多亿元,涉及到全部影响金额的21.23%。

这些问题的发生,从投资决策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投资项目没有严格履行必要程序,投资项目没有经过有效论证,投资并购后评价与问责制度落实不够。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撑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有直接关系。董事会中作为重要成员的党委、总会计师,包括决策支撑的财务、资金、预算部门,如何当好助手,对可能导致未来重大决策失误起到提醒、预警和刹车的作用,现在来看作用非常大。

第三,中央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功能要继续增强。

2003年到2012年,中央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收入、资产、利润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应该说这跟我们国企的改革管理得到了推进和加强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确实也要承认,这个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开始,中央企业收入和效益增长明显放缓,2013年增速只有3.6%,2014年利润增速下降到2%多一点,2015年利润增速是负的。其中有三大石油公司受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的影响,但央企利润增长明显放缓,尤其是2015年整个中央企业盈利和收入双双下滑,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来没有的。

季晓南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一起。

我们怎么样通过财务管理创造价值?提高我们的预警性?简单的财务报表、核算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而且可能不断加大,在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时候,必须更好地发挥财务的价值创造功能。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怎么样更好地运用资本、资金、资产运营能力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困难,怎么样更好地运用资本市场来实现稳健的财务。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四,中央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构职能还需要大力改进。

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一些国有企业管理混乱,利益输送、内部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强调要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建设,要求财务部门与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法律部门强化监督,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

十八大以来,从巡视发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在投资和资产管理、产品销售、合资合作、招投标方面存在不少违规、违纪问题,以权谋私、小金库还是警而不绝,违规发放购物卡,违规发放对外债券,虚拟成本费用等问题也是屡禁不止。

这些问题反映了包括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在财务规范运作方面和财务纪律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前几年国务院国资委对整个中央企业的内控体系包括财务管理进行了抽查,但是现在看,差距还相当大。甚至财务部门内外联手,或盲目服从,违背国家财务会计纪律。部分中央企业在资产收购中出现了一些严重损失,最近披露中国铁路物资公司严重债务违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公司违约债务170-180亿,导致企业根本无法生存,最后被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托管,教训十分深刻,这也反映了部分中央企业财务监管责任亟待加强。

第五,中央企业财务管理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需要提高。

现在企业管理注重协同效应和组合优势。财务管理板块化、区域化之争比较明显,财务管理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不协调。这反映出财务管理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有待改进。

第六,中央企业财务管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有待提升。

“三去一降一补”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在这些方面中央企业的任务也很繁重。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中央企业升级。今年5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央企业及分、子公司要强化成本管控,减少应收账款,缩减库存规模和亏损面,降低债务水平。今明两年力争降本增效达到1000亿元。应该说,债务问题,包括企业债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密切关注的问题。根据国际组织的测算,中国国有企业债务约占整个中国企业债务总规模的55%,超过一半。

近年来,中央企业负债规模持续加大。负债总额从2008年的4.3万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31.11万亿元,年均增幅达到40.8%。市场负债率从2008年的58.4%上升到2015年的66.2%。负债率的上升有多种原因,企业效益下降,自身盈利缩减,企业发展更多依靠融资等。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盲目扩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解决中央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因为有一些问题涉及到国家的层面,需要调整相关的政策。

比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中国油气明显短缺,大量收购了海外油气资源,而且都是高价格。现在油价跌到一桶四十多美元,这就成了企业沉重的负担。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未来行业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必须考虑怎么实现可持续的稳健的财务管理。

通用电器董事长韦尔奇堪称全球第一CEO,他对于工作时间分配是这样的:三分之一的时间看企业财务报表;三分之一时间找企业骨干谈话,因企业高管都是企业内部产生,他很注重一级一级的培养;三分之一的时间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什么三分之一看报表?他不是看盈利情况,他主要是通过财务报表看出企业管理决策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而进行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调整。金融曾是该公司利润超过一半的板块,但该公司现在又回到制造业主业,并大规模出售金融资产。

我们现在分析发现,发展阶段不一样,企业强调的重点不一样,目前有的企业还在强调产能结合,在产能方面还是很热心。现在形势变了,到底怎么走,有一些事情15年后或者更长时间才能看出来。不管怎么讲,从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我们的财务管理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时候,必须更好地发挥财务的价值创造功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怎么样更好地运用资本、资金、资产运营能力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困难,怎么样更好地运用资本市场来实现稳健的财务。

目前,“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对中央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目标,要求中央企业只能积极进取,变中求进,加快推进创新转型,既为财务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谋得更好发展,又为中央企业更好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适应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中央企业财务管理要加快从过于强调集中管理,向集中和分级授权相结合的管理转型;第二,适应更好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支撑功能的作用;第三,适应更好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创造价值的要求出发,要加快从价值核算向价值创造转型;第四,适应更好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快实现财务管理从事后监督到源头治理的转型;第五,适应更好发挥财务管理优化配制资源的功能,从这一要求出发,要加快从职能管理向协同管理转型;第六,从适应中央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要求出发,要从单纯一个职能管理提升到推进央企转型升级承担新的使命。

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需要,积极运用新手段、新方式,快速有效进行财务管理,树立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要努力打造智慧财务团队,培养适应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财务管理人员,为我们的财务管理创新提供人才和组织保障。虽然中央企业财务管理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但是只要不断创新,勇于变革,中央企业财务管理一定可以取得新的进展。

猜你喜欢
中央财务财务管理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