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建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2016-08-23 01:21黄蓉华
国企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文/黄蓉华

筑建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文/黄蓉华

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率先探索改革发展为定位、以加快现代产业发展为重点,围绕推进供给侧改革,无锡市国资委在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强三个方面下功夫,力求在现代产业、混合所有制、现代企业制度、国企党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黄蓉华无锡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建设“产业强市”、重振产业雄风,国有企业责无旁贷。今年3月份,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在全国人大江苏团发言时,提出“传承工商基因,弘扬工匠精神,加快无锡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无锡市国资委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就加快现代产业发展谈思路、出实招。力求努力在发展现代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混合所有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监管、国企党建六项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发展现代产业

把推进市属国企的制造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市属国企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一是推动项目建设,带动产业数量级的提升。立足自身优势,瞄准重点领域内的重点项目,加快西区电厂、东亚燃气电厂建设和引进德国道尼尔公司海翼飞机等项目;做好无锡地方航空公司组建和无锡通用机场建设;同时,把握一带一路等重大项目投资,带动国企现代产业发展的跃升。

推进并购重组,拉长产业链。以现有威孚高科、华光股份、太极实业等上市公司为主体,以重大投资合作项目为载体,通过兼并、重组、股权收购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兼并重组及投资合作。

抓好改造提升,提升现有产业基础。通过加快对现有企业的改造和提升,进一步开发新品,实现争先进位;加大上市推进力度,扶持本土创业型企业尽早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发挥产权交易中心、融资租赁公司的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要素支持。

优化资源结构

坚持以发展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加强对企业运行管理的探索和研究,按照“管企业懂企业”“管资本懂资本”的要求,找准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进一步调整优化国资布局结构。聚焦产业链、价值链,深化开放性市场化双向重组联合;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要求,重点推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通过股权转让、引入社会资本改制等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清理盘活。

积极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合作。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因时、因地、因企制宜开展跨国并购,增强企业在国际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推进与央企、省属企业、市(县)区企业的合资合作。

以质求效保增长。重视和加强对项目投资的科学论证和有效管控,强化经济效益的核算,切实追求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实施企业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内控建设、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信息化“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推进开放重组

以开放的态度引入多种资本成分,通过企业上市、增资扩股、收购资产、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优化资本,切实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优化国有股权结构。推进开放性市场化联合与重组,在竞争性二级以下的子企业中推进以增量投入为主的经营管理者、核心业务人员和业务骨干,使其通过技术入股、增量奖股、期股期权等方式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

推进资本相互融合。以公众公司为导向,推动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融合发展;按照国资国企改革的有关要求,建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把关机制;适时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与结构,促进国有资本在流动中增值。

推进国企上市工作。充分运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按照拟上市企业目标路线图,持续推进拟上市企业成长性能力提升;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好融资功能;加强上市公司的股权运作和价值管理,做强做优国有上市公司板块。

遵循市场规律

以建立规范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企业的运行机制。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合理设置董事配备比例,逐步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结构,完善外部董事、监事选聘任用和委派制度;在二级以下竞争性企业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企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功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规范董事会的决策行为。适应新的国资监管体制要求,理清职责边界,支持董事会、董事,经理层、经理依法履职行权;以过程监督和年度评价的方式,加强对企业董事长决策行为的规范和制衡,为外部董事履职行权创造必要条件。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完善监事会设置,落实专职监事列席董事会、经理办公会制度;组织开展年度财务集中检查,提交财务专项监督检查报告;组织开展监事会年度述职报告,对监事会工作进行评价,并与外部监事绩效薪酬挂钩。

推动科学监管

进一步明确政府与企业、行政与市场的界限,注重发挥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强化企业经营科学化管理。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以形成统筹协调、分类监管的国资监管体系为主线,完善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程序和责任承担机制;健全常态化的审计机制,构建企业重大问题监管约谈机制;针对企业出现违规的事项时,实施企业负责人的约谈制度。

强化激励约束。以分类监管为前提,以强化年度和任期分类考核为重点,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对二级以下的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探索建立符合国家规定和企业特点的股权激励;同时抓好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规定的贯彻落实与检查监督。

明确职能定位。进一步清理规范性文件,修改完善企业章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明确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等的职责、底线和硬约束。

强化政治保障

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领导,确保国有企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发挥党组织在国企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贯彻《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结合起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落实“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要求的途径和方式,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要按照“去行政化”的要求,提升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技能型职工队伍培养,锻造“大国工匠”式的国企优秀职工队伍;加强国企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为国企发展增添新鲜力量。

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始终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做到国有资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两个安全”。

编辑/王海霞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