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成功

2016-08-23 22:27
科学养生 2016年8期
关键词:健康报麻醉科亚急性

《健康报》讯 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为一名严重先天性心律失常患儿在出生当天经脐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这是我国首次经脐静脉为新生儿植入临时起搏器。

一名来自山东省青岛市的孕36周42岁高龄产妇来到北京华信医院就诊,其胎儿在产检时查出心率严重过缓,诊断为先天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当时,胎儿心脏已为正常胎儿的1.5倍大小,合并心功能不全。北京华信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李小梅教授检查发现,胎儿心脏严重扩大,心功能差,生命危在旦夕,需终止妊娠,且患儿出生后如不尽快植入起搏器提高其心率,将面临生命危险。

手术当天,该院产科、儿科、麻醉科、心脏中心等各相关科室通力协作。产科医师经剖宫手术取出早产新生儿,儿科医师立即为患儿建立脐静脉插管通道,进行药物静注提高患儿心率。然后,医护人员迅速将患儿放置暖箱内转移至心脏中心导管室,麻醉科主任张东亚为患儿植入深静脉导管给药麻醉,李小梅、江河等医生迅速为其实施经脐静脉植入临时起搏电极手术,获得成功。在心外科、小儿心内科和麻醉科的共同努力下,医务人员顺利为患儿安装了心外膜永久心脏起搏器,目前患儿情况稳定。

碘粒子植入治肿瘤用上3D打印技术

《健康报》讯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郭金和教授团队,在为肿瘤患者施行碘粒子介入治疗时,首次采用3D打印模板技术。这一新型组合技术不仅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痛苦减少,而且治疗的精准度显著提高。

据介绍,72岁的赵大爷食管癌术后4年,最近出现进食困难、吞咽吃力,并伴有呕吐恶心、腹部不适等症状,检查发现,赵大爷发生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另一位65岁的患者李大爷肺癌术后一个月,出现胸闷伴呼吸困难,确诊为多处静脉血栓形成。两位患者需要接受该院介入与血管外专家碘粒子植入介入手术治疗。

郭金和介绍,考虑到赵大爷的年龄和身体状态,决定对赵大爷肝脏部位的病灶进行碘粒子植入术。为使治疗更加精准,专家首次引入3D打印模板技术。有了3D打印技术,定位都是三维立体的,从平面布点到纵向深浅,再到粒子的剂量,都经过精确计算,可以避开血管、神经和骨骼。用3D打印模板做碘粒子植入手术,能提高布控和操作上的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赵大爷的手术仅持续1个小时,医生共为其植入40颗碘粒子。这些粒子分布均匀、无病灶外游离,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两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运用新技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

《健康报》讯 创伤性骨髓炎是骨科的疑难杂症。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修复重建中心应用新技术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近30年来,各种肢体软组织缺损创面基本可通过各种皮瓣进行修复,从而改善局部血运,促进感染的控制。骨感染、骨缺损也可应用吻合血管的骨皮瓣移植一期修复,最常用的是髂骨皮瓣和腓骨皮瓣,临床疗效满意,但手术技术要求高。

自从上世纪70年代药物缓释系统应用于临床以来,对骨感染的治疗取得了巨大成就。

该院应用载抗生素硫酸钙结合皮瓣技术一期治疗了大量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不仅治疗了骨缺损骨感染,而且修复了软组织缺损,缩短了治疗周期,可使患肢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当然,这一技术主要针对骨缺损小于4厘米的患者,若缺损大于4厘米,目前主流的观点是用骨搬移的方法进行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不用激素也能治

《健康报》讯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采用激素治疗,经探索,采用非激素疗法也可以。

起病多急骤,患者表现为发热,伴畏寒、寒战、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等。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

轻症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多采用阿司匹林、乐松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中重度者则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虽可较快缓解病情,但是易复发,而且容易出现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很多,像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诱发或加重感染、消化系统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精神异常、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糖皮质激素还能使眼内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恶化。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一方面受疾病困扰,另一方面还要承受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经过几年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探索出了不用激素也能治疗中重度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方法,使患者远离了激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几年来,收治了近400名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采用新型的口服非甾类抗炎药联合药物静点成功治愈了这些患者。应用该疗法,无论病情轻重,患者均可被治愈,并且尚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管介入技术救治胎盘植入产妇

《健康报》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与介入血管外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儿科等科室密切配合,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术,成功抢救了一名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的产妇,安全分娩新生儿的同时保住了产妇子宫。

一名38岁的孕妇8年前曾于外院行剖宫产术,两年前再次妊娠,因妊娠早期怀疑“瘢痕部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术。此次怀孕7周后,在外院检查中多次提示孕囊位置低,位于剖宫产疤痕处,诊断剖宫产瘢痕部妊娠,建议其终止妊娠。但该孕妇非常希望继续妊娠,担心此次终止妊娠后再怀孕会更加困难。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与孕妇多次沟通,告知她继续妊娠的风险,建议终止妊娠,而孕妇甘愿冒着风险,在医生严密孕期保健下继续妊娠,并一直做规律产检,严密监测妊娠状况。

几次孕期超声及盆腔核磁检查均提示,“凶险性前置胎盘,穿透性胎盘植入”可能性大。在孕33周时,孕妇被收入院。杨主任反复考虑后认为,该孕妇植入面积大而且可能穿透达膀胱,在分娩中很有可能出现来不及抢救的大出血,因此决定利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来救治这位具有极高风险的孕妇,并于孕34周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手术开始,首先由介入血管外科主任邹英华教授行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置入过程顺利,预冲实验后固定球囊,后将产妇转入手术室。麻醉科李坚主任医师负责病人麻醉,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并做好术中改全麻的准备,同时由输血科备好了红细胞及血浆。杨慧霞主任主刀,时春艳主任医师等配合,成功地为产妇实施剖宫术。目前母子健康。

颈内动脉剥脱+支架置入术获成功

《健康报》讯 56岁患者老韩因颈内动脉闭塞症在火箭军总医院住院治疗,该院神经介入专家姜卫剑为他实施了颈内动脉剥脱+支架置入术。老韩已康复出院。

颈内动脉是供应大脑血流的大动脉,出现狭窄时需要手术、放支架。而颈内动脉闭塞后,如何让闭塞的血管血流再通,是个棘手问题。姜卫剑说,血管闭塞的原因,是血管内的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或者栓子脱落,随着血流漂,最终堵塞血管。不同的原因,治疗的方案也不同。根据老韩整个发病的过程以及检查的结果来看,应该是第一种情况,放支架于事无补,把血管内的斑块去除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血管狭窄情况不改变,还是没有办法恢复有效的血流。

“首先造影,明确整个脑血管的情况;然后,颈内动脉斑块剥脱;再次造影,看看血流恢复的情况;放导丝,向颅内段探查。”在姜卫剑的指令下,助手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在患者颈内狭小的间隙,连续放置了2个支架,通道由此打开,通向大脑的血流再次得到恢复。术后造影看到重建的颈内动脉显影,手术成功。

猜你喜欢
健康报麻醉科亚急性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课程的历史考察
——以《健康报》为中心(续完)
《健康报》
中国首位细菌学博士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浅谈二级医院麻醉科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