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2016-08-23 02:15王晶晶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学评价教学目标

王晶晶

摘要:本文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教师阅读教学重知识、技能目标,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阅读教学过程模式化,阅读教学评价单一化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策略,教师阅读教学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阅读情境,阅读问题,阅读活动,阅读练习优化教学过程;完善阅读教学评价。

关键词:人文素养;阅读教学;教学目标;教学评价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缺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引起了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们的关注,同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阅读教学目标工具化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容易偏重知识、技能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多教师认为学生预习时读几遍文章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修辞和标点符号的讲解训练上,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出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阅读知识,学生机械地记知识点和阅读题技巧的现状。教师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作用,以学生对课文朗读、背诵的情况作为衡量教学目标的实现标准。如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时,学生在读了几遍课文后,课文读通顺了,教师就教学生写字,教学生怎么把故事背过,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体会童话、寓言、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感情,更不用说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想法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科目,教师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制定教学目标时突出人文性,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

(二)阅读教学过程模式化

传统阅读课堂中存在着教师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采用分析课文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是人们说的“满堂问”和“满堂灌”现象。阅读教学中所有课文讲授都是同一个模式,根据课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课文段落大意、文章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的套路逐段分析课文,老师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学生缺乏对阅读文章的整体认识。“满堂问”“满堂灌”的课堂学生所接受的仅仅是文本所给予的陈述性的知识和机械的训练,内容枯燥,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必要的语言实践。著名教育家尚敬友说:一知识由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脾;浮在下面的是‘文化,它沉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

語文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蒙,受到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一)阅读教学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各个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中,在第一学段目标中,第4条这样表述:。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中“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加强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加的附加任务。

(二)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1、设计阅读情景,激发阅读兴趣。著名儿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教学有一句经典的话“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只有对阅读内容感兴趣,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阅读情景,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体;还可以使用教学艺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或其他手段创设一种适合教学的特定氛围,使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真切地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2、设计阅读问题,营造人文氛围。阅读是小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并不代表阅读教学不需要教师的参与,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抓住文章重难点,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找出贯穿全文的问题,引导小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课文。

(三)完善阅读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小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在阅读教学评价中,首先应坚持育人原则,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人文性评价贯穿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

1、评价内容育人化。教师应注重评价内容的育人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阅读发展水平不同,对文章感兴趣的点也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评价学生的阅读感受,不用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

2、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加强发展性评价,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同时强调个体内差异评价。小学阅读教学评价方式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有阅读课的成长记录,如观察阅读课的行为和状态、阅读课的讨论、平时作业等等。结语: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人文素养”这—命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教师和学者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我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使阅读课堂充满人文氛围,完善阅读教学评价,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由于小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的特点,小学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更应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和个性。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教学评价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