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说课多模态话语模态协同研究

2016-08-24 03:44郇怡斌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话语模态动画

郇怡斌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英语说课多模态话语模态协同研究

郇怡斌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依据,分析英语说课各环节及PPT课件中的听觉模态、视觉模态素材间的关系。伴语言模态在问候、教学步骤解说和致谢环节与话语主模态间为强化互补关系,在解说教材、学情、教学方法等环节为强化非互补关系。为突出主模态信息,不宜在PPT课件中使用过多动画,以免其与主模态产生模态交叠、冗余、抵消关系。应培养师范生的多模态话语协同意识,在话语活动中注意模态间的主次关系。

英语说课;多模态;模态协同;强化互补关系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4.014

“说课”是1987年起源于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的一项自创的教学活动。教师或师范专业学生通过说课来探讨教学技巧、检验教学理念,同时也是评估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说课”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平台及教师技能训练常用模式。2002年教育部批准“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研究”为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全国多个省份也开始在各类比赛中引入说课[1]。河南省教育厅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由此可见,“说课”训练已经成为师范生的必修课。近10多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说课”已经摈弃了以“说”这种口头语言表达的单模态形式,而采用兼容多媒体和多模态体裁资料的PPT文件来完成。说课过程中如何合理设计不同模态资料,如何驾驭多模态说课,各种模态如何搭配才能体现彼此的协同作用等问题,已经成为师生们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尝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入手,探讨如何运用多模态相关理论指导师范生说课技能,培养学生说课中的多模态体裁协同意识,为说课训练提供合乎语言教学规律的方法,促进说课模式的完善。

一、多模态话语研究与课堂教学

多模态话语研究是由于科学和交际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图形、图像、色彩、声音等非语言形式的符号资源,使以文字占主导地位的单一模态交际形式逐步为多模态交际所取代。近20年来,西方语言学家和符号学家从社会符号学视角研究多模态话语,英国学者Van Leeuwen将多模态定义为,“交际活动中不同符号模式的组合,例如语言和音乐的组合”[2];Baldry和Thibault认为,“多模态是指采用多种方式使不同符号资源系统彼此协作,共同建立具体文本意义的语境”[3];Machin提出,“多模态研究描述的是图像设计者所运用的视觉交际语法。它是一套分析规则,能够使观看者理解图像中的不同成分、元素、框架、凸显、接近、 色彩渗透、 界面风格等之间的相对布局所产生的意义潜势”[4]。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多模态话语研究是对不同模态交际资源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的研究,研究一个话语语篇之中书写模态、口语模态、视觉或听觉模态间的协作关系。多模态话语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2007年以来,我国学者开始系统介绍多模态话语理论,多位研究者已经运用该理论进行过图片文本、广告设计、音乐作品等领域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多模态化,电子屏幕替代黑板向学生展示文字、图像、声音多种模态的话语信息。课堂的多模态化研究也逐渐发展,为教师们所重视。在引进西方学者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努力探讨英语课堂的多模态教学形式。张德禄、李玉香、王璐等研究者,根据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对多模态课堂中的模态协同和模态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对英语课堂多模态的搭配协同做出了归纳分类[5-6]。根据模态的划分,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师话语为主要模态,同时也产生态势、表情、空间、方位、动作等辅助模态。根据这些元素,将教师授课模态归纳为以下协同种类。

从教师话语与PPT课件的协同看,可分为3种类型: (1)教师话语和PPT图像;(2)教师话语和PPT书面文字;(3)教师话语与PPT动画或视频。

从教师话语与辅助模态的协同看,可分为4种类型:(1)教师话语伴随口音、表情与文字;(2)教师话语伴随身体移动、手势和表情;(3)教师话语伴随目光及身体朝向;(4)教师话语伴随图像及文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模态组合完成教学步骤。在师范生说课训练中,教师应使学生了解口语、文字、图画、音频、视频、表情、手势等模态组合的一般原则,培养学生的模态协同意识。

二、说课环节分析与模态的选择

说课是一种典型的多模态交互语篇,说课者借由“说课”及辅助PPT课件向同行专家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步骤及方法,同时接受同行专家的评价和建议。通常说课以比赛形式完成,选手教师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阐述。英语说课是教师展示个人教学能力、驾驭教材能力的一面镜子。普遍来看,“说课”无不经过深思熟虑,乃至字斟句酌,借助精心设计制作的PPT课件,一场高质量的“说课”中,说课者会动用多种交际模态来完成说课任务。模态的选择与组合对说课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说课者的语言词汇和PPT课件上的图文展示是硬件,那么说课过程中说课者的多种伴语言特征,如表情、声音、眼神、手势、仪态等,PPT课件设计中的色彩、图片或音乐等,就是保证说课成功不可或缺的软件。

(一)英语说课中的多模态选择

完整的说课是说课者的话语模态、辅助模态和多媒体PPT课件共同构建的多模态话语活动。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选择即是意义”观念,说课者对各个环节的模态选择就是语言意义潜势的实现,说课各环节的语域特征影响着说课者在话语模态、话语辅助模态和PPT语篇模态的选择。在多模态交际中,为了充分完成话语交际目的,话语者使用多种模态表达意义。

在Lim和张德禄所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中,多模态话语分析首先从其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开始,接着进入对话语活动中视觉和听觉模态间关系的探讨[7]。该分析框架提出,模态关系可以分为互补关系和非互补关系。互补关系指当一种模态不能充分表达意义,需要另一种模态加以补充,这种互补又分为强化互补和非强化互补。两种模态的强化互补体现为突出主模态交际意图,区分模态主次关系,并扩充主模态意义。互补关系中的非强化类别,则体现出主模态和辅助模态间的交叉、联合和协调关系。

非互补关系指两种模态在意义表达上没有依赖性,第二种模态对第一种模态在意义体现上没有大的贡献,仍然作为一种模态出现,其形式有交叠、内包和语境交互。模态交叠关系又分为冗余、抵消和排斥,内包关系分为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语境交互分为独立和依赖关系[8]。在多模态话语活动中,当模态间为互补、强化、协同关系时,交际目的能高效率实现;当模态间出现冲突、排斥、抵消和交叠时,交际目的就会受到不利影响。在实际交际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模态组合,提高交际质量和效率。

(二)英语说课环节的模态协同特点

英语说课是在比赛或应聘场合下说课者和专家或上级教师就课程讲授进行的准技术性话题活动,交际双方在社会关系上为疏远的上下级关系。说课活动整体上以正式语体为主,但说课环节中因再现课程实景的需求,会发生从疏远型关系到师生亲切配合的亲密型社会关系的语域转换。说课各个环节交际目的和解说目标的差异,以及选手们普遍采用的模态选择和组合,共同勾画出英语说课模态协同的共性。

1.问候与结束环节。该环节语域特点为非技术性话题及疏远型社会关系,要求语言正式,委婉礼貌。以语言为主模态,而在发出问候话语的同时应以伴语言模态强化问候语。此时,视线交流、手势语、身势语的合理使用能够强化选手热情、开朗、礼貌的形象,赢得评委的良好印象。这一环节的多模态协同为语言模态和伴语言模态的强化型互补关系。

2.说教材与学情。该环节为准技术性话题,要求语言准确。选手多在PPT课件上展示教材、学生图片,并配以文字解说。其模态协同为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属于模态的非互补关系中的内包关系,体现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简单抽象与具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说教法。教学方法的解说与上述环节相比,由于使用到教学法术语,其技术性话题色彩更强。该部分仍以语言模态为主,辅以PPT课件中简单动画、图片,以达到对抽象教学观念的直观化解读。该部分模态协同以语言模态为主,伴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为辅,协同关系为互补关系中的非强化关系。

4.说教学步骤。教学步骤解说是各环节中最能体现说课者教学理念、设计思路、教学技巧的一个环节,其话语特征为非技术性话语及出现语域转换现象。选手多因教学展示需要,在说课现场再现课堂教学场景,因此使用的模态类型较为复杂,除了语言主模态之外,说课者多使用表情、态势语、位移等伴语言模态。各教学环节中运用的视频模态素材也大量出现在教学步骤的解说中。所以,本环节模态形式使用最多,是高模态密度的一个环节,因此较易出现多模态协同问题。本部分的模态形式有语言模态、伴语言模态、视频与音频模态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受制于教学设计,体现为互补关系、非互补关系。由于选手对多媒体素材的偏爱,往往出现模态间非互补关系中的由于模态交叠产生的模态效果的冗余、排斥和抵消,而这正是说课活动应避免的模态误用或滥用现象。

三、英语说课多模态协同个案分析

根据上述说课话语活动的语域及模态特征,本研究选取河南省第十一届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选手视频作为语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统计分析语言模态、伴语言模态及PPT课件中的视觉模态素材,归纳该案例的模态搭配协同特征。

(一)话语模态与伴语言模态协同分析

选手说课内容为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Starter 1 Unit 1 Good Morning,总说课时长17分钟。其PPT课件显示说课分为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strategies, teaching procedures, blackboard layout 和 teaching evaluation6个部分,对其各环节模态使用进行了统计,见表1。

表1 Unit 1 Good Morning 说课伴语言模态与主模态关系

经过对该选手说课过程中伴语言模态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选手在问候介绍环节和结束致谢环节,运用了相似的表情、手势、态势以强化该场合所要求的礼貌、恭敬与热情;在解说教学步骤中,选手充分调动了多种伴语言模态,不仅使用了常用手势,在讲解字母形状时更使用了TPR教学法,向学生展示字母A、B、C的形状。在播放歌曲时该选手走下讲台表演,再现了所设计的课堂情景。通过在说课中置入课堂情景再现,向评委展示了多样灵活的伴语言模态。这三个环节的伴语言模态与选手的话语讲解即听觉模态,形成了良性的强化互补关系,对选手的教学表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选手在教学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环节,较少使用伴语言模态,以静态站立模式为主,间接辅以小幅度动作,对有关信息进行解说,主模态与伴语言模态为强化非互补关系,目的在于使听者能集中于选手的语言解读,注重话语信息的传递。

(二)说课话语模态与PPT多媒体模态协同分析

在为时17分钟的说课中,共计使用35张PPT页面,页面选用绿色背景主题,图案应用了树枝、绿草、树叶、小动物等元素,色彩与主题搭配和谐,营造了清新活泼的视觉学习背景。各环节使用的课件模态及其与主模态间的关系分析,见表2。

表2 Unit 1 Good Morning 说课PPT多模态课件细节统计

该选手PPT课件熟练运用了多种动画技巧,淡出、擦除、飞入、陀螺旋等动作的使用,创设出一个动作丰富多样的展示屏幕。但因动作数量过多,在说课展示中,不断闪回、旋转、变化的屏幕使观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整体来看,该选手PPT动画技巧的应用效果优劣参半,甚而劣大于优。

其优点在于动画的视觉效果和说课内容及文字展示形成了互补关系。PPT课件中的动画对话语主模态及PPT课件中的文字模态有强化互补作用。例如,在演示字母书写规范时,使用标亮闪烁的圆形图案演示笔画路径,给初学英语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该动画模态与文字模态形成了充分的强化互补关系。

其缺陷在于动画效果的炫技式滥用掩盖了说课主要信息,从而导致模态间的交叠、冗余和抵消关系。例如,在讲解教学步骤环节,选手用多种动画动作在屏幕上显示阿拉伯数字2、3、4及presentation、phonics、practice等文字,一张使用多达30到40个动画动作的PPT页面,虽然技巧精良,动作繁复,设计也非常细腻,但最终只是显示了一个阿拉伯数字或者一个单词。以语音练习环节中phonics这个单词的显示为例,选手用绘有人形字母变体的扑克牌,组成了这个单词,扑克牌以陀螺旋动作从上方落下。从视觉效果上,观众在短时间内不能看清楚扑克牌上的变体字母组成的单词。像这样的视觉模态设计显然造成了与主模态间的排斥和抵消关系,影响了主模态信息的表达。

PPT课件模态分配应以文字视觉模态为主,例如插播视频,应突出显示视频,淡化页面中的其他元素。听众在以听觉获取话语者口语信息的同时,通过观看PPT屏幕,获取口语表达不能完成的信息输出。

PPT制作是选手展示教学理念,解说教材、教法和教学步骤的主要辅助手段。合理设计PPT课件的动作、动画,添加适宜教学内容的视频音频素材,往往能对教学效果起到提升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甚或滥用PPT动画容易产生干扰听者注意力的负面作用,也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于主模态,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对于PPT课件动画使用的最低限量和最高限量应该引起师生注意,以免为使用PPT制作技巧而忽视模态之间主次协同关系。

综上所述,英语说课是以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展示过程,选手的口语模态是整个过程中的主模态,伴随主模态并对其产生强化突出作用的伴语言模态即态势语、表情和位置空间变化等,对选手的教学效果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PPT课件中动画、视频多模态素材提供了直观活泼的信息输入,其目的在于吸引听者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PPT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文字这一视觉模态为主,所使用的模态素材产生的效果仍需要服务于教师口语话语这一听觉主模态,冗余繁杂的PPT动画和一些伴随动画动作的声音有时反而产生与主模态悖反的效应。

步入多媒体教学时代以来,教学活动的技术色彩不断增强,呈现出典型的多模态化特征。因此,对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也应关注教学中的多模态协同问题,在说课和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创设具有互补强化作用的多模态教学课堂。以话语表达为主要模态,以PPT辅助补充文字及视频模态充实授课内容,以适当PPT制作技巧烘托教学主题,以此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文中对说课多模态协同关系分析尚属初步尝试,对于模态之间的协同关系类型的界定及其与学习效率的相关性,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性探讨。

[1]李兴良.丰富教改实践升华教学理论:“十五”规划课题《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次研究》开题报告[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12(3):1-2.

[2]Van Leeuwen T.Introducing social semiotics[M].London:Routledge,2005:281.

[3]Baldry A ,Thibault P J.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M].London:Equinox,2006:21.

[4]Machin D.Introduction to multimodal analysis[M].London:Hodde,2007:ix-x.

[5]张德禄,李玉香.多模态课堂话语的模态配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39-42.

[6]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97-102.

[7]Lim Fei V.Developing an integrative multi-semiotic model [C].In O'Halloran,Kay L.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London:Continuum,2004:220-246.

[8]张德禄,丁肈芬.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J].外语界,2013(3):39-46;56.

Analysis on the multimodality collabor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plan presentations

HUAN Yib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1,China)

Based on the multimodality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od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audio and the visual materials adopted in teaching plan presentations and the supporting PPT files. Some paralanguage modals form an emphatically complementary relation with presenters’ language modality in the parts of the presentation like greeting, teaching procedure explanation and expressing thanks. Whereas the multiple modal materials applied to explaining teaching material, students’ status, and teaching methods, when presented inappropriately, tend to produce non-complementary relations such as the modal overlapping, the modal redundancy and modal counterac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modal materials. It suggests that for highlighting the information delivered by the leading modal, teaching plan presenters should avoid adding redundantly animated effects to the PPT files in case of counteraction influences on the principal modality and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multimodality collabor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s among different modalities as well.

English teaching plan presentation;multimodality;multimodality collaboration;emphasizing complementary relation

2016-03-14;

2016-03-26

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高师英语专业多模态体裁框架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2014-JSJYYB-096)。

郇怡斌 (1971-),女,河南杞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

H0-06

A

1671-9476(2016)04-0053-04

猜你喜欢
话语模态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