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6-08-27 08:40王超杨莲红
高师理科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技能型校企实训

王超,杨莲红



能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王超1,,杨莲红

(昌吉学院 物理系,新疆 昌吉 831100)

提高能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监控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为此,从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构建能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能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1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推动转型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首先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便能尽快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和企业急需技术技能型人才匮乏的矛盾问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简称能动专业)在许多新建本科高校中开设,其人才培养以学校为主导,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也主要源自学校, 在师资配置、课程结构和监控评价体系等方面积累少且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因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 现有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缺乏应用性

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不长,多数专业是从原有的专科专业直接升为本科专业或者是在原有相关专业基础上新办的本科专业,能动专业也是如此.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都强调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多是参考“985”高校或者“211”高校,原因是这类学校代表着“高层次的大学”,课程体系也是按照学科逻辑设计,其结果是同质化倾向较为突出,没有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专任教师缺乏实践性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双师型”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学校投入的师资与学生数量也无法同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聘用环节上,多数高校更看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不重视实践经验,因而多数新进人员是刚毕业就进入高校承担教学任务的,虽说他们有良好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在职教师培养环节上,学校更多地是选派教师去“985”高校提高学历和专业进修为主,很少提供机会去企业挂职锻炼,即使有机会,也因教师教学任务重,以及自身较大的科研压力和职称压力而难以全身心的投入.由于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

1.3 理论教学缺乏互动性

现有的能动专业理论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尤其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如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和工程力学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限于你问我答的方式,参与的学生总是固定的几个学生.此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授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的推导,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不好.

1.4 实践教学实施效果不好

1.4.1 实验课程教学 能动专业的实验课设置多数是随理论课程进行的,如工程热力学总学时为64学时,理论52学时,实验12学时;工程流体力学总学时为64学时,理论52学时,实验12学时.实验项目类型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之后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多是教材上的实验项目或者实验设备所配套的实验指导书项目.学生依据实验要求按照步骤完成实验操作,其结果就是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实验数据“整齐划一”.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培养不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1.4.2 校内实训课程教学 有些高校为了强调能动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会开设一定数量的校内实训课程,如金工实训、机械课程设计、锅炉原理实践和汽轮机原理实践等.他们重视课程开设的数量,却忽视了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和考核的评价标准.实训课程的考核采用任课教师说了算,成绩给定缺乏统一监控而出现随意性比较大的情况.另外,多数校内实训课程安排在学期末,因临近放假,校内实训的效果欠佳.

1.4.3 校外实践教学 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可以实现学生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目前能动专业的校外实习多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实习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这些单位没有和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因而对学生的监管就很困难,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不得而知.集中实习虽说实习单位是与学校有过协议的,但是从执行过程来看,因企业从中获得的收益有限,加之还要投入专人负责,因而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实习过程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实习效果难以保障.

1.5 监控评价机制单一

目前,监控主要以学校为主体对整个培养过程实施监控.监控职能归属教务处,下设教学质量科、研究科、督导组和信息员等,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2-3].成绩评定方面,任课教师是主要实施者,成绩评定考核以校内考核为主,考核一般采用试卷、论文等形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很少涉及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校外实习的考核也只是简单的从考勤、平时表现等评定,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考核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能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1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2.1.1 人才培养目标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来制定,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对区域产业和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在结合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和建议后共同确定能动专业的培养目标.如在确定昌吉学院能动专业培养目标时,通过考察调研并与昌吉州边煤电企业进行座谈,再结合《2015—2020年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发展规划》,可预测今后几年能动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再纵观近几年用人单位对能动专业的就业岗位需求后,共同确定了能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1.2 人才培养方案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而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核心资源[4].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像高职院校那样重操作技能淡化理论知识,但又要与学术型或者研究型院校不同.根据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淡化学科体系结构,充分体现岗位和职业能力需求的因素.基于此,需要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开发(见图1),首先要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依据确定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实际岗位任务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核心岗位群.提炼出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开发对应的课程,从而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架构,包括对现有公共课程的调整、专业基础课程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课程.

图1 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公共课程的调整:一方面,在必开的一些公共课内适度突显职业素质的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诚信的培养、法律法规意识的加强等;另一方面,增加体现职业素质能力要求的课程,如企业文化、安全与环保、礼仪与沟通等,通过公共课程的调整,将职业素质潜移默化地融入之中.

专业基础课程的优化:对于一些内容陈旧且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合理删减和整合,拓展反映相关产业新技术和专业发展的课程.将行业标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如整合公差与配合和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为公差与金属材料;将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3门课程中的实验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物理参数测试实验和综合性实验3个层次进行教学;新增超临界和超临界参数机组运行等课程;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运行规程(国家标准)融入到热工过程检测技术等课程教学中.

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应体现岗位的需求,对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进行分析后将职业标准以及新技术融入到课程中,如在对能动专业工作岗位调研后确定了运行岗位和检修岗位为该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为此,确定了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和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将国家标准(锅炉、汽轮机设计标准,锅炉、汽轮机运行标准,锅炉、汽轮机检修标准和锅炉、汽轮机试验标准)融入到课程开发中.

实践课程组织:加强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的教学.实习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30%以上,实践教学由企业工程师来完成.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

2.2.1 课堂教学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要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必须要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兼顾技术与技能2个属性,注重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培养[5-6].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考试大纲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修订,修订时要把一些新技术、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等融入到课程中.编写部分技术技能型的辅助教材,如实习、实训和涉及技术应用的案例和岗位技能操作等,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来源.推行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以保证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教学方法和手段.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中要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能动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和汽轮机原理等都有许多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采用灌输式教学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图文、视频影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工程概念,如在讲授汽轮机结构时可以采用Flash动画来演示汽轮机的组装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功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学习.

2.2.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要有足够的时间开展,还要注意实践环节之间的前后衔接和内在联系.校内实验实训教学要抓好监控和评价,校外实习环节的成效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建立的程度.校外实习应以企业为主体,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在考核上校企要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行业标准制定考核指标.企业对学生实习情况考核完成后要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考核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正实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其实践能力.

2.3 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立“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前提就是对应的制度建设,包括改革教师评聘制度、薪酬制度、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这些制度的高效利用可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快速成长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上可采用“内培”、“外聘”和“引进”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3.1 内培 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切实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

2.3.2 外聘 外聘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让他们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2.3.3 引进 在教师引进方面要充分考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应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员引进来,切勿唯高学历作为优先条件.

2.4 分阶段校企合作的建立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要理清校企合作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地位[7-8],适时适当的通过政府采用一定的政策,如减免税收、优惠政策等.提高企业参与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当然,校企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分阶段、分层次地建立校企合作.第一阶段(初级):认识实习、定岗实习和企业员工培训等合作;第二阶段(中级):合作开发课程、职业资格认证和产学研合作;第三阶段(高级):股份制合作共建企业学院,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企业员工学历再提升和产学研深度合作及技术攻关等.

2.5 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进行质量监控的前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监控,采用学校和企业2个主体共同实施.学校主要完成理论教学的监控,在理论教学监控方面各个学校有比较成熟的做法,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企业则完成实践教学的监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是质量监控的重心,评价应以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作为依据.另外,适时引入社会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最终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的质量监控系统.

3 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正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需求.从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和质量监控评价等层面提出改革策略,对推动本科院校专业重新定位,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13)

[2015-12-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 鲁昕.加快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职工教育,2014(4):6-7

[3] 张其敏,王光明,刘竟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13):29-31

[4] 翟志俊,王荣林,孙松丽.应用型本科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5(9):146-147

[5] 叶春霜.国贸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16):95-97

[6] 王颖,马鹏飞.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16):106-108

[7] 张向华,李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62-64

[8] 王静,赵欣.TAFE学院对应用技术大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5):84-86


Explor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echnical skill talents based o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WANG Chao,YANG Lian-hong

(Department of Physics,Changji University,Changji 831100,China)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must be reform for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such as develop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programs,teaching process(faculty,theoretical teaching,practice teaching,monitor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etc),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programs,organiz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implementation.Double dual-energy type of teachers,several aspect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monitoring evaluation system was put fo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To build activ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kills-based training mode.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technical skill talent;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K0∶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03.023

2016-01-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XJEDU2014S070)——以就业为导向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142099)

王超(1979-),男,新疆昌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自动化技术应用及仿真、教育教学研究.E-mail:wang0001chao@163.com

猜你喜欢
技能型校企实训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