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联合地塞米松用于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2016-08-30 08:06宋元玲李晓刚杜文斌李尔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阻生牙芬酯比洛

宋元玲,任 辉,李晓刚,杜文斌,李尔涛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100)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塞米松用于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宋元玲,任辉,李晓刚,杜文斌,李尔涛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10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塞米松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予氟比洛芬酯50 mg联合地塞米松10 mg)、B组(予氟比洛芬酯50 mg)、C组(空白对照)。A、B 2组患者在手术前15 min一次性静脉给药,C组术前不作镇痛干预。观察术后2,4,6,12,24,48 h VAS评分及术后48 h内使用镇痛药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内,A、B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5);A、B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48 h 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C组(P均<0.05)。B、C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的例数高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抑制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是安全良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地塞米松;下颌阻生智齿;镇痛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手术中操作相对复杂的一种,它存在解剖变异较多、拔除难度差别大以及患者术后反应个体差异多等特点,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1]。疼痛是其最为常见也是极大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的并发症[2],寻找能有效缓解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氟比洛芬酯是一种中等强度的靶向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起效迅速但是作用时间较短[3]。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镇痛作用,作用缓慢而持久[4]。研究显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塞米松在多种手术术后镇痛中有良好效果[5-6],但在下颌阻生支持拔出术后镇痛的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拟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地塞米松对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为两者的镇痛作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12月于我院口腔科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左侧阻生牙69例,右侧阻生牙48例,双侧阻生牙33例。纳入标准:①术前X射线片、B超检查显示为阻生牙,所有患牙均为活髓;②术前24 h未服用影响痛感的药物;③无药物过敏史及糖皮质激素与NSAIDs使用禁忌证;④患者能够明确表达疼痛程度。排除标准:①阻生牙存在冠周炎、龋坏及修复体等情况;②术后出现干槽症;③近15 d使用激素者。

1.2手术流程患者术前常规拍摄X射线牙片,以确定智齿位置与牙根形态,进行阻力分析与拔牙方案设计。一般采用2%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阻滞麻醉。根据阻生情况确定翻瓣或不翻瓣,用去骨法、高速涡轮牙钻法、劈开法、挺出法或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拔除阻生齿,牙齿拔出后彻底清理拔牙创面,复位牙槽骨,修整创缘并缝合创口。术后观察30 min,如患者伤口无渗血等不良情况,则可离院回家。

1.3干预方案根据手术顺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50例。A、B组均于术前15 min缓慢静脉注射给予干预药物,A组予氟比洛芬酯50 mg+地塞米松10 mg、B组予氟比洛芬酯50 mg;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前不作镇痛干预。患者术后需分时间点填写随访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药使用情况等。研究小组成员会在术后2,4,6,12,24,48 h分别对患者进行电话提醒,保证问卷信息的时效性及完整性。随访问卷于患者术后48 h复诊时收回。

1.4评判指标①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手术时间、拔牙难度评分[7]等一般情况。②分别于术后2,4,6,12,24,48 h以VAS评分评价研究对象术后各时间点切口疼痛分值。VAS评分规则: 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7分=中度疼痛,8~9分=重度疼痛,10分=剧烈疼痛。③研究对象术后2,4,6,12,24,48 h使用镇痛药情况。④记录术后48 h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呕吐、皮疹、创口渗血、创面延迟愈合等。

2 结  果

2.13组一般情况比较150例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并参加试验,其中10例不纳入统计分析(患者家住外地无法参加复诊3例、无效问卷3例、拒绝参加随访4例)。进行统计分析的患者合计为140例,A组为48例,B组为46例,C组为46例。各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基线具有可行性。见表1。

表1 3组一般情况比较±s)

2.23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A、B组术后2,4,6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均<0.05),A组上述各时间点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12,24,48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术后12 h 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均<0.05)。见表2。

2.33组术后各时点镇痛药使用情况比较C组术后各个时间段加药患者均显著多于A组(P均<0.05);B组术后12,24 h加药患者比A组多(P均<0.05),其余各时间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3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A、C组未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B组1例患者出现恶心。

表2 3组术后各个时点VAS评分比较±s,分)

注:①与A组比较,P<0.05;②与B组比较,P<0.05。

表3 3组术后不同时段追加镇痛药情况  例(%)

注:①与A组比较,P<0.05。

3 讨  论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的发生率高达75%[8],这是由于阻生牙特殊的解剖学位置,拔牙过程中诸如切割黏膜肌肉、牵拉伤口等创伤性操作,有极高风险损伤周围软组织和牙槽骨,导致机体产生应激性炎症反应,致使组织肿胀和局部压力升高,从而引起疼痛。针对手术引起的疼痛,轻度疼痛临床往往不给予处理,只有中度以上或者患者不能耐受的疼痛才会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干预。这一对症治疗措施使得患者忍受疼痛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是十分必要的。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先后使用2种或以上药物,利用它们不同的药理学特性,发挥各自药物的优势,同时又互为补充其劣势,从而发挥更大的药理作用,产生更大的临床价值。联合用药已经涉及临床的各个领域,如抗炎、镇痛、防止感染等。氟比洛芬酯与地塞米松是术后镇痛方面研究较多的一个组合。氟比洛芬酯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静脉注射用NSAIDs,由脂微球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组成。由于脂微球的包裹,氟比洛芬酯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可选择性蓄积在炎症组织及损伤部位,被前列腺素(PG)合成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摄取,通过抑制PG合成从而产生镇痛作用;同时它具有易于跨越细胞膜的特性,使其更容易被机体吸收,使得药物起效时间缩短,从而快速发挥镇痛效应。然而氟比洛芬酯用于手术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时效较短,镇痛效果有限[12]。地塞米松身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一种,抗炎、免疫抑制是其众多药理作用中的最为主要的作用。利用其抗炎作用减少阻生牙拔除术后反应,如术后伤口肿胀等,已在临床得以应用。研究发现其亦具有镇痛作用[9],其可能机制为地塞米松可通过增高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抑制炎性递质的生产及释放,如PGE2、 PGI2、 白三烯类、IL-1以及补体蛋白等,抑制毛细血管扩张、炎性渗出及水肿等来发挥抗炎作用;通过抑制创伤部位的氧化酶活性和PG合成,阻断疼痛刺激传入途径来发挥镇痛作用。然而,它的生物半衰期为36~54 h,相较于其他镇痛药而言,其镇痛作用发生缓慢持久。另外,地塞米松还有预防恶心呕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PG、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来抑制大脑呕吐触发带等有关。可见氟比洛芬酯与地塞米松均具有抗炎作用,前者镇痛作用强力迅速,后者镇痛作用缓慢持久。两者联合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从而发挥更大的镇痛效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氟比洛芬酯与地塞米松联合使用相比单用氟比洛芬酯,起效迅速,镇痛时间延长,联合组术后6 h内VAS评分与氟比洛芬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联合组6~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氟比洛芬酯组。这一结果与任辉等[10]研究结果相一致。而氟比洛芬酯组虽然在术后6 h内镇痛效果良好,但是6 h后镇痛效果开始减弱,使用镇痛药患者术后12 h疼痛最为明显,患者在此阶段使用镇痛药的比例明显升高。这与氟比洛芬酯药效作用时相一致[1]。联合组镇痛效果持久,其术后48 h使用镇痛药患者远远少于其他两组,亦没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氟比洛芬酯组中出现1例不良反应,这与消化道反应是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关,静脉注射不能完全避免消化道反应。

综合VAS评分、术后镇痛药使用人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看,本次研究证实氟比洛芬酯联合地塞米松比单用氟比洛芬酯能起到更好的协同镇痛作用。

更有效地改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同时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是一种安全良好的镇痛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较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

[1]Ogini FO,Ugboko VI,Assarn E,et al.Postoperative complaints following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surgery in Ile-Ife,Nigeria[J].South Afr Dent J,2002,57(7):264-268

[2]Bamgbose BO,Akinwande JA,Adeyemo WL,et al.Effects of co-administered dexamethasone and diclofenac potassium on pain,swelling and trismus following third molar surgery[J].Head & Face Medicine,2005,1(11):1-11

[3]欧阳宇,闫彩霞,廖义芳,等.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中重度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河北医学,2015,21(1):64-66

[4]梁辉,潘新良,王启荣,等.地塞米松在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0,24(1):65-66

[5]胡柳,景亮.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氟比洛芬酯有效减轻鼻内窥镜手术后疼痛[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2):1766-1768

[6]温来友,陈建庆,吴震,等.氟比洛芬酯复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7):2159-2160

[7]周宏志,胡开进.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2):153-157

[8]吕俊,李春洁,王艳,等.氯诺昔康控制智牙拔除术后疼痛的系统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8(6):487-493

[9]Nair RB,Rahman NM,Ummar M,et al.Effect of submucosal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on postoperative discomfort after third molar surgery:a prospective study[J].J Contemp Dent Pract,2013,14(3):401-404

[10] 任辉,李晓刚,雷志红,等.地塞米松辅助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6):2436-2438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4.035

R782.11

B

1008-8849(2016)24-2716-03

2016-01-25

猜你喜欢
阻生牙芬酯比洛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CBCT对阻生牙定位及正畸治疗的指导价值
致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近中阻生牙拔除时机分析
上颌埋伏阻生牙99例正畸-外科综合治疗
阻生牙拔除术中开展水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氟比洛芬酯在乳腺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