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的智慧 静默的哲思
——郑敏诗赏析

2016-09-01 02:19于仁耿
中学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郑敏桥头画像

于仁耿

澄明的智慧静默的哲思
——郑敏诗赏析

于仁耿

郑敏是“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的女诗人。她的诗总是由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

赋予画以诗的神韵

雷诺阿的《少女画像》

郑敏

追寻你的人,都从那半垂的眼睛走入你的深处,

它们虽然睁开,却没有把光投射给外面世界。

而像是灵魂的海洋的入口,从那里你的一切

思维又流返冷静的形体,像被地心吸回的海潮。

现在我看见你的嘴唇,这样冷酷地紧闭。

使我想起岩岸封锁了一个深沉的自己。

虽然丰稔的青春已经从你发光的长发泛出,

但是你这样苍白,仍像一个暗淡的早春。

呵,你不是吐出光芒的星辰,也不是

散着芬芬的玫瑰,或是泛滥着成熟的果实,

却是吐放前的紧闭,成熟前的苦涩。

瞧,一个是灵魂先怎样紧紧地把自己闭锁,

而后才向世界展示。她苦苦地默思和聚炼自己,

为了就将向一片充满了取予的爱的天地走去。

题画诗讲究画与诗的相互烘托,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而郑敏这首诗歌追求的是绘画所不能表现的诗意,就像是一幅静态写生,在如雕像的意象中凝结着美学审视与哲理思考,呈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

在《雷诺阿的〈少女画像〉》中诗人采用了展开式的结构。诗人由她所面对的这幅画像出发展开想象和联想,语言、意象、修辞等逐渐展开,结尾有启人心智的效果。

诗歌的第一节:“追寻你的人,都从那半垂的眼睛走入你的深处,它们虽然睁开,却没有把光投射给外面世界。而像是灵魂的海洋的入口,从那里你的一切思维又流返冷静的形体,像被地心吸回的海潮。”总写这位少女由外而内给人的整体印象。第二节:“现在我看见你的嘴唇,这样冷酷地紧闭。使我想起岩岸封锁了一个深沉的自己。虽然丰稔的青春已经从你发光的长发泛出,但是你这样苍白,仍像一个暗淡的早春。”通过少女紧闭的嘴唇想到“岩岸封锁了一个深沉的自己”,虽然少女“发光的长发”暗示着丰稔的青春,可是苍白的脸色让诗人想象到 “暗淡的早春”。第三节:“呵,你不是吐出光芒的星辰,也不是散着芬芳的玫瑰,或是泛滥着成熟的果实,却是吐放前的紧闭,成熟前的苦涩。”诗人采用星辰、玫瑰、果实这三个层层递进的意象并对其予以否定,在最后形象地总结出少女阶段的特点“吐放前的紧闭,成熟前的苦涩”。最后一节:“瞧,一个是灵魂先怎样紧紧地把自己闭锁,而后才向世界展示。她苦苦地默思和聚炼自己,为了就将向一片充满了取予的爱的天地走去。”诗人将想象上升为哲理的思考,突然的转折揭露出诗歌的思想,前面三节对少女“闭锁”的描述都成为了最后一节的铺垫,目的是为了将“爱”投射到少女身上,展现出少女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最后一节诗句是深刻的概括,表达了诗人对少女理性的沉思,使得平面的画像瞬间有了生命的张力,将诗歌提升到新的高度。

诗人欣赏雷诺阿的《少女画像》的时候,所震惊的不是源于对美的表达,而是其中所传达出来的少女独特的内心世界。画作中这位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优越的少女,她的面容及眼神中所传达出的不仅仅有甜美纯真、美丽优雅,更有着不易察觉的甜蜜忧愁。这种忧愁可以说是一丝忧郁,也可以说是细微的惶恐,甚至是淡淡的羞怯,可它却是少女所独有的生命体验。这是一种渗透着甜蜜忧愁的美,这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悄悄萌动的美,一种为了怒放而紧闭、为了展开而沉默的美。诗人以饱含激情与思辨的诗歌语言定格了这种美。

少女情怀就像诗,年少的时光总是这样流淌着甜蜜的忧愁,等到我们几十年后抚摸着染上风霜的白发细细回想,那些有着莫名其妙心绪的青涩少女岁月也许是一生中最缅怀的日子。

整首诗歌用连绵的意象、舒缓的语调来承载流动的情绪,表现了一种融合了复杂文化特征及理性节制的哲理沉思。这样一种如雕塑式的沉思默想的艺术风格,使诗歌具备了无限的张力,从而走向读者的内心,使读者在掩卷深思之时回味悠长。

心灵的激荡朦胧的诗意

渴望:一只雄狮

郑敏

在我的身体里有一张张得大大的嘴

它像一只在吼叫的雄狮

它冲到大江的桥头

看着桥下的湍流

那静静滑过桥洞的轮船

它听见时代在吼叫

好像森林里象在吼叫

它回头看着我

又走回我身体的笼子里

那狮子的金毛像日光

那象的吼声像鼓鸣

开花样的活力回到我的体内

狮子带我去桥头

那里,我去赴一个约会

这首诗是郑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叙写内心深处产生的欲望长久受到压抑而无法宣泄的感受。

据诗人自己说:“来自那无意识的心灵‘黑洞’,化成一头渴望解放的狮子,走入我的意识,又进入我的诗歌。”诗人内心长期受到压抑,无法表达和表现她的欲求,因而便产生了一种超乎现实可能的幻想,于是便有了在她的“身体里有一张张得大大的嘴”的幻觉。这只似乎在“吼叫的雄狮”把她带到了 “大江的桥头”“听见时代在吼叫”。然后,“它回头看着我/又走回我身体的笼子里”。

这首诗在表达和表现诗人内心长期受压抑而得不到宣泄的心境时,写得颇具特色。那“张得大大的嘴”和“好像森林里象在吼叫”的声音,非常形象且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内心急切寻求宣泄和解放的渴望。至于在“桥头”“看着桥下的湍流/那静静滑过桥洞的轮船”以及“那狮子的金毛像日光/那象的吼声像鼓鸣”,表面上看来好像只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情景描述,其实都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含蓄笔墨。

再来看诗的结尾:“开花样的活力回到我的体内/狮子带我去桥头/那里,我去赴一个约会。”作为诗人内心欲求的表达和表现过程,它似乎已经有了一个结局。诗人的内心已经有了 “开花样的活力”的感受,但是,它又似乎只是另一个起点。“狮子带我去桥头”“那里,我去赴一个约会”,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想法。这是什么样的 “桥头”,“那里”是一个什么地方,去赴什么样的“约会”?这都是诗人所没有写出来的,是需要读者去细心品读和寻味的。也许这就是读一首具有丰富内涵的诗的乐趣所在吧!

那扇神秘的门

郑敏

这扇门不存在于人世

只存在于有些人的命运中

那要走进来的

被那要走出去的

挡住了

十年可以留不下一丝痕迹

一眼却可能意味着永恒

没有一声“对不起”

说得比这更为惆怅

那扇门仍在那儿

但它不再存在

只有当人们

扭过头来回顾

才能看明白

那是一扇通向神曲的门

它存在于虚无中

那可能是任何一个地方

“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它是通道又是障碍。它可开可关,可进可出。一门而分内外,开闭即见亲疏,隔而不隔,通而难通。它意味着选择,意味着机遇,意味着冲决,也意味着权力。它既是个诱惑,同时又是个拒绝。

这首诗中的“门”不是任何一道实体的门。它既存在又不存在,它不复存在,但人们回顾时却能看见,说它存在于虚无之中也就可能随处皆在。当人们做“静夜思”时或许会想起生命中的某个瞬间,某个猝然相遇的时刻,某一道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门”。在那里,“那要走进来的/被那要走出去的/挡住了”。“门”既是必经之道,又总是过于狭窄,进出之间难免迎面相向,礼貌地说一声“对不起”,然后闪身相让而过,这本是日常生活中多见的场景。诗人把它抽象化,撇去那一进一出的具体内容,却把它置于一个非同小可的瞬间——一个在人们的命运中带有关键性的时刻,这么挡了一下,可能就有什么消失了,有什么凭空诞生了,有什么改变了,有什么无可挽回的毁灭了……这就是个人命运中的不均衡性,并非每一个瞬间都对生命个体存在同等重要。如果这时候的“一眼却可能意味着永恒”,那么这一声“对不起”真可以算是千古难以消弭的惆怅了。

机遇稍纵即逝。那到底是一道什么样的“门”呢?“那是一扇通向神曲的门”。《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的著名长篇诗作。即使我们并未读过这部名著,对但丁一无所知,也不会妨碍我们理解这扇并不存在的门的重要性,也不会妨碍我们体会诗中某种通向灵魂的升华,通向永恒的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或许不复存在,但亦或许无所不在。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郑敏桥头画像
威猛的画像
高速公路桥头沉降沥青路面铣刨重铺维修技术探讨
落日晚照,为谁温柔(短篇小说)
“00后”画像
画像
桥头跳车研究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
九叶派最后的诗人郑敏
潜行与画像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