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旅游教育理念的思考

2016-09-02 12:45刘刚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双师校企理念

刘刚

经济发展新形势给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带来了挑战,因此转变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理念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新形势下,高职旅游教育应该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转变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优化师资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对旅游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人才的培养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旅游局《2014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显示,我国共有2500多所院校开设旅游类专业,招收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565所,高职高专等院校1068所,中等职业院校933所,但是旅游类专业办学雷同度很高,面临着市场需求很大但毕业生就业却比较困难的窘境。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形势下高职旅游教育要培养适应新形势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转变高职旅游教育理念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一、传统高职旅游教育理念

旅游职业教育是区别于一般学科教育的服务性高等职业教育,旅游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与旅游市场经济结合的,旅游产业特征决定了人才需求,因而决定了人才标准,也就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式。目前我国高职旅游教育走的是“压缩型本科、中职”的路子,师资力量单薄,缺乏双师型素质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单一,专业定位不明晰,没有科学定位,专业课程开发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采用传统的普通教育模式,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脱离旅游行业需求,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虽然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学生的综合质量却不能得到旅游企业的认可,难以满足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人才需求。

二、国外旅游职业教育理念、模式

(一)澳大利亚 TAFE 模式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成为澳大利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澳大利亚非常重视旅游教育的发展,其教育模式就是著名的TAFE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也翻译为“技术和继续教育”,其核心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学生用在在工作场所学习实践技能与在TAFE进行学历教育学习的时间比是8:2,学生更多的时间用在锻炼实践技能,其特点就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TAFE旅游教育模式下,国家扮演引导支持者角色,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职业技能为导向,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美国旅游教育模式

美国的旅游教育模式是以能力为本位的CBE人才培养模(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也即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结合旅游职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具备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旅游人才,教学内容更侧重技能的训练,其模式核心就是将旅游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经历结合起来,采用旅游教育院校与企业结合的合作模式。

(三)瑞士旅游教育

瑞士旅游教育侧重于旅游职业能力的培训,尤其是酒店管理职业培训,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为例,其教育特点体现在办学目标国际化、“店校合一、以店为校”、注重继续教育,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由以上国外旅游教育模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成功的旅游教育一定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不能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学生技能培养为导向,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

三、新形势给旅游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一种新形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

它是“互联网+其他传统行业”,这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资源优化和配置作用,互联网的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只要旅游业坚持创新思维,大胆拥抱互联网,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济处于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的常态下,但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需要更多专业人才。

(三)一带一路

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是积极深远地。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让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内核,国家鼓励人人创新,在社会形成创新的积极风气。

经济发展新形势给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带来了挑战。对于我们高职旅游教育者,我们面临观念转变的挑战,要有服务产业、服务区域、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意识;我们还面临资源挑战,比如办学硬件资源、学校师资结构、社会资源等;我们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管理能力也将受到挑战;而且高职院校的生源也日益多元化,这也将给我们带来挑战。

四、新形势下高职旅游教育理念的几点思考

我国高职旅游教育经过快速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的发展过于急功近利、高职旅游教育的定位不准确、办学缺乏特色、校企合作共建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双师型的教师、教师队伍不够理想。

国家提出建设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的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面临巨大挑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为什么办学?如何办学?怎样实现发展?

(一)转变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不能再走压缩本科的老路子了,转变观念为市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我们应该更多的结合旅游企业的需求,借鉴国外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点,充分分析旅游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分析我们的学生的学情,设计合理、合适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闭门造车,按照自己学校的标准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却不具备能满足旅游企业要求的能力。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必定是开门开放、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二)专业定位、课程开发符合市场需求

我们高职院校在学校定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都应该以满足需要、服务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学习、实训有机融合,完善课程的衔接体系,实现开门开放、校企深度合作,

(三)强化师资、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

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需要优秀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学科背景、有企业实践经验、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为重要。旅游类教师在提升科研能力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但我们更应该克服这些困难,提升我们的科研能力,做好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开发能力,结合旅游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旅游类教师应该具有一个大心脏,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开阔的思维和眼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技能,只有如此“双师型”,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

(四)新形势、新要求,旅游教师要保持“先进性”

高职院校旅游教师应该也必须时刻关注旅游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新动态,也即要保持“先进性”,增强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行业最新信息并研究分析,了解旅游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融合到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不仅让自己也让我们的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发展趋势,更好地适应行业的需求。

总之,新形势下,我们旅游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开阔思维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优化师资结构,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走开放开门办学、校企合作之路,就一定能够为企业培养优质的专业素质人才,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双师校企理念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