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云赋予政务以智慧

2016-09-04 00:59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21期
关键词:计算中心集约化宁波市

“十二五”期间,宁波以政务云为智慧城市“核心大脑”,初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各种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和应用。

“云”上政府:构建智慧城市“核心大脑”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不断推进,面向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智慧应用系统建设需求不断涌现,如何从全局的视角统筹规划,建设“智能、集约、节能、绿色”的智慧城市;如何整合离散的数据以支撑城市运行和管理决策,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个性化、一站式服务需求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宁波政务云立足于从顶层设计上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定位为全市政务资源管理、应用支撑、数据共享、服务保障的总枢纽,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大脑”。全新的云服务模式区别于自给自足的传统信息技术运用模式,好比“电厂集中供电”模式转向了“全网智能按需输配电”模式。通过有效的运营机制,各政府部门可以在“政务云”这一平台上,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取所需的软件、硬件、数据和应用服务。云服务模式给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子政务转型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

据测算,按目前宁波城市政务云的支撑规模,已直接节约市财政建设资金约5000万元,后期运行维护经费每年节约1000万元,随着“入驻”系统的不断增加,集约化建设的节省效果越发明显,最重要的是带来了全市政务数据的“沉淀”和交换体系的建立。

“云”筹帷幄:全面构建政务云服务能力

宁波政务云以基础设施支撑服务为基础,初步形成了电子政务一体化布局、系统化设计、集约化建设的发展格局;初步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数据架构体系,提升了数据融合与共享的能力。

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是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基础设施保障基地,可提供基础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库管理资源、视频软件服务以及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等服务资源,为各应用部门提供响应及时、安全可靠的运行保障服务。截止到2015年底,市政务云已入驻单位30个,其中市级部门19个,县(市)区政府11个;布置了530多台虚拟服务器,云资源使用率已超过85%,已使用和测试系统超过85个。

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不仅是各部门应用系统的“容器”,更是各应用系统共享数据的“超市”和“加工厂”。目前,已采集了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宁波市公安局、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8个部门的数据,梳理目录信息包括法人基本信息、常住人口信息、流动人口信息、房屋信息、育龄妇女信息、党员信息等33类数据资源,当前数据记录总量约3251万。

政务数据共享服务体系

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已基本完成了统一数据架构平台、政务网站集约化平台、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短信平台的统筹建设。目前,通过统一数据架构平台,已经开始集中为宁波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宁波市国家税务局、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宁波市统计局等10个部门提供共享服务。政务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已有市卫生计生委、司法局、民政局、审管办、金融办、发改委、海洋渔业局、林业局、审计局等单位正利用政务网站集约化平台进行网站建设。各县(市)区、管委会政府门户网站也逐步部署到政务网站集约化平台上。

机制创新:“拎包”入驻一站式服务模式

宁波政务云的发展以技术和机制“双重”驱动,突破体制性障碍,化解结构性矛盾,着力从全局上提升整体效益。通过机制的建立,保障全新的云服务模式有效运营,从而推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大”协同。

宁波陆续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市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波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切实保障了政务云计算中心的安全高效运营和政务资源的统筹建设。通过这些机制的创新,依托政务云计算中心提供的基础设施支撑服务、数据共享服务以及公共平台支撑服务,切实地为各个部门提供了“拎包”入驻的一站式服务,使各个应用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从此“轻装上阵”。

“拎包”入驻一站式服务保障模式也对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的运维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加强建设:一方面,加强政务云计算中心内部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保障政务云运维和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加强政务云计算中心服务能力的自助化。

猜你喜欢
计算中心集约化宁波市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发布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面向反应堆设计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及应用
腾讯云首个5G边缘计算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探析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西部最大规模云计算中心启动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