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09-05 07:17刘光宏
运动 2016年11期
关键词:辽宁省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刘光宏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实验与调查

阳光体育运动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光宏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本文以辽宁省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研究及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系统地调查与分析,深入探讨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改革及发展的具体思路,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读辽宁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优化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改革及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阳光体育;运动价值;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辽宁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资料和学术期刊论文40余篇,结合高校目前阳光体育开展情况进行资料整理并找出问题所在,为确定研究思路提供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所调查高校部分专家、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阳光体育运动具体实施情况。

1.2.3 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辽宁省7所普通高校共计98名体育教师、校领导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回收92份,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100%,问卷经过专家的效度检验。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3对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价值

2.1.1 引起全社会关注现代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学生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尤其重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很多家长改变了以往只重学习成绩,唯有爱学习及学习成绩高才能有发展的评价观,他们已经在用自身实际行动来支持孩子尽快投身到体育锻炼中。例如,好多家长主动给孩子购买运动健身装备、健身器材,并利用课余时间主动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体育特长班,如参加舞蹈或各种球类运动,让孩子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节假日还能与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加入阳光体育锻炼。

2.1.2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与积极性过去有些学校,由于受场地限制、运动项目比较少、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对阳光体育开展意识不强,所以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不多,更难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也在不断增强,从“学校要求锻炼”已经转变为“我要求主动锻炼”。学生们主动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自觉动起来、跳起来,每天锻炼1h早已在学校蔚然成风。广大师生为了让学生可以参加更多的运动项目,便想方设法开展体育项目,让体育运动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不少学校就把过去孩子们喜爱的跳皮筋、踢键子、打口袋等项目引进校园;有条件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开拓视野,将一些时尚体育运动,如跆拳道、跳绳、攀岩等项目介绍给学生,让他们真正享受运动的乐趣和运动带来的时尚魅力。

2.1.3 真正落实学生每天锻炼1h 为确保每个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真正落实与实施,目前全国大部分学校已将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h真正列入了总课时表和作息时间表中。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修改现有的学校规章制度,将学生的课内外体育活动课以立法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课次及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上需有明确要求,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正常体育课时间。如果当天没有体育课的情况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每天上午或下午合适的时间段各安排1h左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时间,真正落实学生每天锻炼1h。

2.1.4 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专家访谈时发现,随着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内容吸引着更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实践证明,同学们在各项活动中积极配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体育意识,培养了团队精神,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每个班级冬季患流感的学生明显减少,学生身高和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连戴眼镜的学生也逐渐变少。

2.2 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因素

由表1可知, 场地器材不足、缺乏监督机制直接影响了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随着连年的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高校原有的场地器材早已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需切实改善并提高硬件基础。调查显示,辽宁省高校体育设施只能基本满足正常体育课堂教学,学生普遍喜爱的足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场地严重缺乏,女生非常喜欢且有利于塑造形体的瑜伽、健美等体育项目设施场地不足而无法开课,间接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参与情况。大学生的余暇时间相对比较充足,业余生活比较丰富,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非常高涨,但由于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深,场地器材有限,影响了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效果。现代大学生考上大学后面临各科结业考试,平时参与运动项目很少,仅靠每周几次体育课难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即使上体育课,同学们也不能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所以学生们没有真正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未能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相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激励监督,强有力的监管机制是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保证,由于地方阳光体育领导小组缺乏定期或不定期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力度,使得部分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一些问题,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形式主义,实效性、持续性更是令人深思。

表1 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因素 n=92

2.3 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对策

2.3.1 国家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 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一项长期、持续、不间断性的工作,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h落到实处。首先,各级领导小组应实事求是地制订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修改现有的学校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将学生的课内外体育活动课以立法或成文的规章制度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课次及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上需有明确要求,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正常体育课时间。其次,学校应将对学生规定必修的体育课成绩、各项身体素质提高程度、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及学习态度按一定的比例列人升学考试或毕业成绩的一部分,硬性的规定迫使学校、家长及全社会高度重视。

2.3.2 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和谐教育观念 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组织优势,开展并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内、外体育锻炼项目,积极探索并完善“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观念,以每个小家庭为单位、社区提供服务平台、学校起带头作用,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教育整体观念及教育内容上相互帮助并互相补充,在教育渠道上互相衔接、互贯有无,形成“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观念,共同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2.3.3 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监管体系 阳光体育运动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由国家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政策法规。为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效果和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主管部门须建立有效、完善、可操作的监管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严格监督、科学管理,奖惩分明的监督制度,形成“主抓分管”管理模式,主要领导负责抓总体工作,分管领导主管具体工作、具体人员、具体分工操作,对本校的阳光体育运动进行监管。(图1)

3 结论与建议

3.1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价值方面主要表现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引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与积极性、促进学生每天1h锻炼的落实、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图1 辽宁省“阳光体育运动”监管体系

3.2 制约辽宁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场地器材不足、体育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监督、检查及激励机制等。

3.3 辽宁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观念;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监管体系。

[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国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动的通知[ Z ].教体艺,2006.

[ 2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J ].中国学校体育,2006(10):6-8.

[ 3 ]唐克己.山东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7):94-96.

[ 4 ]张美玲.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 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5):182-183.

[ 5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 Z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4):14-16.

G807.4

A

1674-151X(2016)06-04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1.025

投稿日期:2016-04-16

刘光宏(1973—),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辽宁省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呆呆和朵朵(13)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