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钠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研究*

2016-09-05 05:27卢惠琼甘秀华
关键词:透明质宫腔酸钠

薛 安 卢惠琼 甘秀华

(博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惠州 516100)



透明质酸钠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研究*

薛安卢惠琼甘秀华

(博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惠州516100)

目的探讨分析透明质酸钠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透明质酸钠组与对照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IUA分离术治疗,置入宫内节育器(IUD)与抗生素预防感染,透明质酸钠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手术创面上整体均匀涂抹透明质酸钠凝胶2~3 mm,对照组不做此项处理,均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透明质酸钠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28%),月经基本恢复正常率(62.07%)明显高于对照组(34.48%),宫腔再次粘连率(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41.38%),治疗满意率(86.2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粘连患者分离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降低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风险、提高治疗的满意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透明质酸钠;宫腔粘连;再次粘连;满意率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场所是孕育下一代生命的子宫,不及时治疗将给女性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引发不孕的风险[1]。凡是破坏子宫内膜的因素均能导致子宫腔粘连,尤其多见于自然流产、人工流产、产后出血、刮宫术后,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目前,临床上常采用IUA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进行手术治疗,但术后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较高是IUA治疗的难点问题[3-4]。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就透明质酸钠的应用效果做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符合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中相关宫腔粘连的诊断标准与分离手术适应症[5],并经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其中年龄21~44岁,平均(30.2±2.7)岁;病程5~32个月,平均(12.8±3.5)个月;均有宫腔手术史:人流术32例,清宫16例,产后刮宫7例,取环术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为透明质酸钠组与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宫腔手术史等情况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先进行生殖道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阴道炎等常规治疗,治愈后于末次月经干净后3~7天内,即子宫内膜增生早期,予以宫旁阻滞麻醉后,在B超的监视下,实施常规IUA分离术治疗,术后皆置入宫内节育器(IUD)于宫腔内,予抗生素预防感染3~5天。透明质酸钠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手术创面上整体均匀涂抹透明质酸钠凝胶2~3 ml,对照组不做此项处理。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一次月经干净后3~7天内,实施宫腔镜复查,并对再次粘连患者实施二次手术,且均随访3个月。

1.3评价指标随访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月经恢复及再次粘连情况、治疗满意度等指标之间的差异。治疗疗效判断:①治愈:宫腔形态与月经完全恢复正常;②有效:宫腔形态基本正常,部分可见粘连,月经量有所增多,但仍未达正常标准;③无效:宫腔形态与月经情况均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治疗总有效=治愈+有效[6]。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χ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透明质酸钠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注:两组比较,χ2=4.687,P=0.0304。

2.2两组患者月经恢复及再次粘连情况比较透明质酸钠组患者月经基本恢复正常率(62.07%)明显高于对照组(34.48%),宫腔再次粘连率(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月经恢复及再次粘连情况比较[n(%)]

2.3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比较透明质酸钠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86.21%(25/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07%(1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解放,人们性生活的年龄明显提前,人工流产率也因此显著增长,近年来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7]。在实施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常规予以置入宫内节育器(IUD),以防止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但IUD面积有限,且异物可引发炎症,不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效果并不十分理想[8-9]。透明质酸钠是一种高分子纤维网络结构的多糖,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并不会引起机体的排异反应,作为机械保护剂置于创面组织表面,可以有效的抑制血小板沉积与白细胞迁移、吞噬,从而发挥其抗炎与促修复的作用[10]。在本研究中,我们在宫腔粘连患者分离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透明质酸钠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我们认为,在宫腔粘连患者分离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可以更有效的发挥其抗炎与促修复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子宫内膜与宫腔形态的修复,从而有利于月经情况的恢复,提高了其临床治疗的疗效。同时,透明质酸钠组患者月经基本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宫腔再次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我们,透明质酸钠的应用更有利于宫腔粘连患者分离术后生理功能的恢复,且大幅的降低了再次粘连的发生风险,也有利于规避患者的二次伤害,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节约,这二者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下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透明质酸钠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增加实施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疗效更佳,更加符合患者的治疗与健康需求,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1]曲军英,王丽华,庄丽娟,等.宫腔粘连的宫腔镜评价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69-1272.

[2] 吕冉冉,李巧云.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88-3390.

[3] 吴琼蔚,谢晖亮,马成斌,等.宫腔粘连767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5):354-357.

[4] 王娟,覃爱平,林秀,等.3种预防官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方法的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4):62-63.

[5]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8.

[6] 张彭英,赵双英,马仁光,等.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18(18):2811-2813.

[7] 高琳,杨志海,唐冬梅,等.医用凝胶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70-71.

[8] 施晓,杜玲,陈红球,等.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5):44-47.

[9] 王丹凤,戴金娣,冯元玲,等.人流术后重度宫腔粘连松解术中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应用及疗效[J].中国内镜杂志,2013,19(10):1087-1089.

[10]潘洪玲,陈秋霞,梁金梅,等.人工流产后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0(35):3947-3948.

薛安(1981—),女,湖南益阳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

R713.4

B

1004-7115(2016)05-0543-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6.05.025

2016-01-19)

猜你喜欢
透明质宫腔酸钠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下1/3皮肤衰老
肉毒素和透明质酸联合治疗眉间纹疗效分析
油酸钠改性锌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对聚丙烯的增强作用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