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9-05 02:24江燕丽王秀君甘小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预见性胃肠功能胃癌

江燕丽, 王秀君, 甘小莉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 湖北 黄冈, 438000)



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江燕丽, 王秀君, 甘小莉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 湖北 黄冈, 43800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天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关系因子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预见性护理; 胃癌; 肠内营养; 胃肠功能; 生活质量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1],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之一[2]。研究[3]显示,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会受到影响,手术创伤可能进一步加剧患者的营养不良[4],进而降低手术效果,导致生活质量不佳。因此,如何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结合以往先进经验,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对胃癌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提高胃癌患者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 ① 经影像学、胃镜、病理活组织等检查确诊为胃癌,且符合胃癌根治术的适应证; ② 未发现癌细胞转移; ③ 不伴有凝血功能异常; ④ 无甲状腺功能减退; ⑤ 不伴有精神系统、认知功能障碍; ⑥ 无重度营养不良; ⑦ 近期无胃肠功能性疾病; ⑧ 不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7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120例,女15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6岁,平均(59.3±11.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平均(6.7±2.1)年;肿瘤部位发生于胃窦42.86%(15/35),胃体28.57%(10/35),胃底22.86%(8/35),多部位5.71%(2/35)。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7岁,平均(58.8±12.1)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9年,平均(6.5±2.2)年;肿瘤部位发生于胃窦42.86%(15/35),胃体31.43%(11/35),胃底22.86%(8/35),多部位2.86%(1/35)。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全肠外营养。观察组结合以往先进经验,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包括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疼痛干预、功能锻炼和肠内营养支持。

1.2.1心理护理:过往研究经验表明,大约35.9%的胃癌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这与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方法缺乏认知有密切关系。因此,入院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为其详细讲解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向其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和意义,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手术的安全性,尽最大努力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为其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适应性训练:根据临床护理经验可预见患者术后对床上排尿、排便等不适应,因此护理人员充分利用术前阶段对患者开展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排便,教会患者通过深呼吸、按压伤口的方式有效咳嗽咳痰,指导患者在身体状况及手术切口可控的情况下自行翻身,调整舒适的体位。

1.2.3疼痛干预:疼痛是胃癌患者术前术后最常见的主观感受,对患者的睡眠及康复都有一定影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闭目、深呼吸、放松腹肌等动作,通过肌肉的松弛、新鲜空气的传输达到止痛的效果。鼓励患者多聊天、多看书、听音乐,以此转移注意力分散疼痛。严格遵照医嘱给予阿司匹林、可待因等药物进行止痛。

1.2.4功能锻炼:临床研究表明,加强机体的代谢作用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是提高代谢的一项有效措施。从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即鼓励其进行床上的肢体活动,如握拳、伸臂、屈膝、抬腿等动作,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逐渐进行床周活动和床下的全身活动,注意动作轻柔,量力而行。

1.2.5肠内营养支持:为改善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避免肠道细菌易位、减少住院时间,术后及早给予肠内营养已得到学者和临床专家的广泛支持。根据以往经验,输注营养液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则,用输注泵控制速度,浓度由低至高,术后第2天速度可提至40~60 mL/h, 总量为1 000 mL, 第3天提至70~90 mL/h, 总量为1200~1 500 mL,注意保持恒温35~39 ℃, 以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肠黏膜。为防止营养管脱落,使用系带法、脱敏胶布固定。输注过程要着重防止反流和误吸。

1.3观察指标

营养指标:术后采集2组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的水平[4]。胃肠功能恢复: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生活质量:采用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5],由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因子四个方面组成,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6]。

1.4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2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7天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s) h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关系因子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2组焦虑情绪比较

结果表明, 2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焦虑情绪比较±s)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术后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性会相应加强,引起胃肠内血流减少、激素释放、胃肠道正常蠕动削弱,进而影响胃肠功能[7-8]。与此同时,胃癌作为一种消化道疾病,患者术前常常伴有营养不良状态,术后的创伤、疼痛、厌食、胃肠功能欠佳等因素又会进一步加剧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康复[9]。骆永春等[10]对老年胃肠道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进行研究,以分析营养风险、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发现老年胃肠道肿瘤住院患者存在着营养风险,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对有营养风险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可以通过给予营养支持改善临床结局。

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干预手段,该方法有利于保护胃肠黏膜,避免肠道细菌易位,促进胃肠蠕动,还可补充肠外营养吸收的不足,进而改善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水平[11-12]。邓峰等[13]对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结果显示老年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且对老年患者的恢复更加有力,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营养指标水平与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对胃癌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

预见性护理以前瞻性理念为指导,护理人员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临床护理经验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遵循各个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早发现已经存在和潜在隐藏的问题,主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有预见性的防范,进而降低风险,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14-15]。刘春等[16]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能降低胃癌术后颈内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观患者术后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关系因子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焦虑情绪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采用预见性护理实施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陈铁晖, 彭仙娥, 胡志坚, 等. 福清市2007-2009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特征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4(10): 768-772.

[2]F Roviello, S Caruso, A Neri, et 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from gastric cancer by cytoreductive surgery and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Overview and rationale[J].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Surgical Oncology and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3, 39(12): 1309-16.

[3]毛秀玲, 兰金耀, 卓悦. 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 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4): 636-638.

[4]李志红, 皮亚平.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3, 30(8): 1739-1740.

[5]刘志凤. 健康教育对胃癌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3): 618-620.

[6]刘楠, 祝爱敏, 李娜, 等. 心理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16): 2752-2753.

[7]黄奕环. 围术期护理路径对胃癌患者满意度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5): 193-194.

[8]钱迪迪, 孙阅. 早期锻炼活动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影响[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 9(2): 85-86.

[9]吴崇杰, 余雄, 万焱华.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 2011, 51(30): 72-73.

[10]骆永春, 唐大年, 周雪, 等. 老年胃肠道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调查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3(1): 85-87.

[11]张海鸣, 潘瑞蓉, 周科军. 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百普力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21): 107-110.

[12]孙元水, 许晓东, 胡俊峰, 等. 新辅助化疗联合营养支持在胃癌伴幽门梗阻患者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8): 584-586.

[13]邓峰, 茅伟达.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20): 5694-5696.

[14]彭明琦, 郭岚峰. 对危重患儿行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时的预见性护理[J]. 江苏医药, 2015, 41(2): 239-240.

[15]孙敬梅, 吕英慧, 白丽华. 预见性护理在减少肝癌患者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14): 44-45.

[16]刘春. 胃癌术后颈内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0): 66-68.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JIANG Yanli, WANG Xiujun, GAN Xiaoli

(DepartmentofOncology,HuanggangCentralHospital,Huanggang,Hubei, 438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Methods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gastr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and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Nutritional indexes,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The level of total plasma protein, albumin and hemoglobin 7 day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covery time of 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ion and defecation, bowel sound and restoration of eat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social association facto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 of anxiety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score of anxie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Predic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can improve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predictive nursing; gastric cancer; enteral nutriti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2016-01-15

R 473.73

A

1672-2353(2016)10-051-04

10.7619/jcmp.201610017

猜你喜欢
预见性胃肠功能胃癌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