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肩袖功能改善的观察

2016-09-05 02:24常晓琳李晓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类风湿肩关节关节炎

常晓琳, 李晓飞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著名专家门诊; 2. 急诊科, 辽宁 沈阳, 110001)



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肩袖功能改善的观察

常晓琳1, 李晓飞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著名专家门诊; 2. 急诊科, 辽宁 沈阳, 11000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肩关节受累患者84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比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抑郁倾向等指标。结果试验组UCLA评分在治疗3个月、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arthel指数在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DS评分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 综合康复护理; 肩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小关节受累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双手、双足等四肢小关节,肩关节受累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其对上肢功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状态[1-2]。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病变表现为组织慢性炎症反应,关节周围肌肉水肿,关节滑膜增厚,进一步发展使关节间隙缩小,关节面破坏,甚至出现关节毁损及骨性融合。治疗时,在以药物控制全身症状、减轻免疫反应的同时,针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也极为重要[3-5]。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及控制关节强直及肌肉挛缩,维持肩袖的生理功能,减轻病理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客观评价了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康复科住院的类风湿肩关节受累患者84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2例,进行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84例中,男39例,女45例,平均年龄(61.00±22.71)岁,平均病程(16.00±9.32)个月。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伦理学争议。纳入标准:以美国风湿病学会2010年修订的类风湿诊断标准确诊;无严重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非肿瘤及血液病患者;肩关节无原发性疾病,未经其他针对肩关节的针对性治疗方法。排除标准:伴有神经系统及精神系统等疾病,不能配合完成护理任务的患者;肩关节损毁融合患者;皮肤潮红,皮温上升,有外伤感染因素及心肺、肝肾等器官合并症,凝血障碍或精神障碍,肿瘤晚期等患者。

1.2观察指标

依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6-8]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活动范围及肌力恢复情况,35分为满分,34~35 分为优,29~33分为良,<29 分为差。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进行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抑郁症状评分采用SDS自评抑郁量表[9],总分<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61~70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疼痛分级标准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为无疼痛或稍感不适,Ⅰ级(轻度疼痛)为轻微可忍受的疼痛,Ⅱ级(中度疼痛)为可忍受的明显疼痛,Ⅲ级(重度疼痛)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可伴有喊叫。评测时间点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UCLA评分、Barthel指数及SDS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护理方案

1.3.1试验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包括运动再学习、姿势矫正建立、恢复功能活动、精细动作练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建立及恢复等,结合手法按摩及理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治疗量及治疗方式。① 功能锻炼:患者确诊后即进行三段式肩肘关节锻炼法,从以肩部作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曲展运动过渡到患肢上举的摸高运动,最后为肘关节为轴的前臂环转运动,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0次,每一步做30个动作。② 手法按摩:对肩部肌肉进行手法按摩,包括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及肩袖周围肌肉。患者双手交叉置于脑后,护士立于患者背后同时进行双侧肘关节向后方按压,使肩关节作被动背曲运动。护士立于患者后方高处,患者手部举高,护士握持患者腕部向上持续牵拉。以上动作每步10 min,共30 min。③ 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知程度,并鼓励其克服疼痛配合肩关节功能训练,建立起肩关节功能改善及恢复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并注意Barthel指数及SDS评分。④ 饮食调整:嘱患者进食高钙、低盐饮食,避免进食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的食物及药物。

1.3.2对照组:依据风湿免疫科的常规护理规范,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书面健康教育、语言宣教,并针对多个关节功能锻炼进行一般性指导及鼓励,护士教导患者自行进行功能锻炼。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UCLA评分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arthel指数在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DS评分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UCLA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Barthel指数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SDS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疼痛、肿胀及僵直为主要表现,病情发展严重会对关节功能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包括骨质疏松或近关节处骨破坏。肩关节是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的滑膜关节之一,有65%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肩关节症状,以往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控制以药物治疗为主,而对关节的康复护理并没有针对性措施,患者对关节的运动恐惧感可日益深化而加重心理负担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最终进展为抑郁状态[10-11]。本研究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功能进行护理干预,旨在达到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抑郁倾向的目的。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以往护理常以单纯宣教方式强调患者自行进行关节的运动练习,而没有具体的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案,故效果往往不够满意。本研究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针对患者肩关节情况建立学习计划,内容包括运动再学习、姿势矫正建立、恢复功能活动、精细动作练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建立等,结合中医针灸、推拿及理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治疗量及治疗方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三段式肩关节运动,并结合手法按摩及理疗等方案,能够减轻关节周围组织水肿,松弛肩袖肌肉,解除肩关节痉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等,但护理人员在实施前一定要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可承受的进一步活动范围进行充分评估,避免加重关节损伤。肩关节功能不良会直接影响肘关节及腕关节功能,同时也会由于被动体位造成患者腰背部疼痛及不良姿势,进一步加重关节损伤[12-15], 结果表明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后,有利于不良姿势的矫正,对上肢功能改善也有积极作用。由于关节疼痛、畸形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抑郁倾向,本研究显示,综合康复护理实施后患者抑郁状态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肢的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纠正患者抑郁倾向[16]。

[1]宁媛. 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抑郁心理的影响[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20(34): 265-266.

[2]姜志宇. 认知行为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负面情绪的干预效果[J].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22): 96-99.

[3]汤磊雯, 叶志弘, 胡贝贝, 等. 应用ACE Star模式实施循证护理培训的效果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8): 123-127.

[4]龚存勇, 徐芬, 李雨昕, 等.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29): 82-83.

[5]曾小峰, 朱松林, 谭爱春, 等.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研究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3): 300-307.

[6]张卓莉. 类风湿关节炎新的分类标准诞生[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0, 21(3): 12-15.

[7]邹映东, 王玉明.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4): 516-518.

[8]黄玲玲, 徐建华, 肖会. 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50(12): 1831-1834.

[9]Sherbourne C D, Asch S M, Shugarman L R, et al.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co-occurring pain, depression and anxiety[J]. J Gen Intern Med, 2009, 24(5): 620-625.

[10]宋秀珍, 公慧萍, 王平, 等. 综合干预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10): 1005-1008.

[11]许祥华. 循证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1): 2481-2482.

[12]柳林林, 门雪东, 潘丽丽. 实施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 11(7): 642-643.

[13]张芝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5): 234-235.

[14]陈义瑛. 优质护理服务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6, 29(1): 189-192.

[15]王琦, 卢耀甲, 熊传芝, 等. 肩关节镜肩袖修复的术后护理与功能康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2): 157-159.

[16]龚桂兰, 李节, 毛靖, 等. 中老年关节炎疼痛患者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3): 244-246.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improvement of rotator cuff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CHANG Xiaolin1, LI Xiaofei2

(1.FamousExpertOutpatient; 2.EmergencyDepartment,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ChinaMedical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001)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rotator cuff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way, 84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42) and control group (n=42). Function of shoulder joint,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on tenden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3 and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UCLA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1, 3 and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Barthel index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3 and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score of SD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rheumatoid arthriti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houlder joint

2015-12-21

R 473.6

A

1672-2353(2016)10-068-03

10.7619/jcmp.201610022

猜你喜欢
类风湿肩关节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