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

2016-09-06 07:19李晓峰
山东医药 2016年26期
关键词:稳定型髓内螺钉

李晓峰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

李晓峰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济南250033)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采用PFNA、DHS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感染、压疮、髋内翻、内固定松动、股骨头切割)发生情况。术后第6个月按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两组髋关节功能。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均低于DHS组,P均<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NA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DHS组(P<0.05)。术后第6个月PFN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21例、良10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1.2%;DHS组优17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4%。PFNA组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PFNA组术后发生压疮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DHS组术后发生感染1例、压疮2例、髋内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P<0.05。结论 PFNA和DHS均可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但相比DHS,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好更安全。

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老年粗隆间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45%,其中不稳定型骨折占35%~40%[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其发病率逐年上升[2]。传统的保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卧床,但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3]。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如无明显手术禁忌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尤其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手术可使患者早期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可以避免卧床并发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都可以用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2011年7月~2014年12月,我们用分别PFNA、DHS行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34例。现比较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收治的68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60~86(71.5±7.8)岁。致伤原因为跌倒摔伤40例,交通事故19例,其他9例。Evans分型[4]Ⅰ3型42例,Ⅰ4型24例,Ⅱ型2例。患者均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可以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难治性高血压、心脏病、脑出血、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者;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者;有肝肾功能障碍者;因精神疾病难以配合治疗者;合并严重糖尿病,影响刀口愈合者;合并同侧肢体畸形、本身肢体活动障碍等而影响术后功能锻炼者;既往有患侧手术史,影响本次内固定物正常放置者;患者本人或家属拒绝参加本次研究等。随机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34例。

1.2手术方法均采用全身麻醉。PFNA组患者麻醉满意后,于骨科牵引床上取仰卧位,患侧垫高,使其向对侧倾斜10°~15°,牵引床牵引复位并维持复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充分暴露大粗隆和进针部位。于股骨大粗隆顶点近端约3 cm处,沿纵轴向近端做5 cm左右的外侧直切口,逐层切开直至显露大粗隆顶点,然后以大粗隆顶点偏前内侧缘为进针点,在C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下钻入导针,确保将导针插入髓腔。将股骨近端扩髓后插入合适长度的PFNA主钉,C臂X线机透视查看置入效果,并调整主钉插入的深度(主钉进入的深度标准是近端钉尾平齐大粗隆顶点,远端拉力螺钉孔槽中点延长线通过股骨颈下 1/3 纵轴),同时调整瞄准器前倾角约为15°。连接侧方导向器,将导针在瞄准器引导下置入股骨颈中轴偏下位置,透视侧位片应显示导针位于头颈之间,同时保持尖顶距<25 mm,沿导针方向钻开股骨外侧皮质,顺着套筒置入螺旋刀片,捶击至限深处,再顺时针旋转插入器,使螺旋刀片进一步压缩骨折间隙,锁定螺旋刀片防止旋转。适当放松下肢牵引,以免骨折断端分离移位,借助远端瞄准器拧入远端锁定螺钉,最后卸下瞄准器并拧入主钉尾帽,再次拧紧螺旋刀片,透视无误后,彻底冲洗、止血,逐层缝合切口,置引流条1枚,无菌敷料包扎。

DHS组患者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患侧臀部稍垫高,常规消毒铺巾,C臂X线机透视下尽可能以闭合牵引和手法复位的方法纠正旋转畸形,同时恢复患肢长度、颈干角及前倾角。将患髋内收、内旋,取股骨大转子下2~3 cm处股外侧纵行切口长约12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分离肌层,充分显露股骨大粗隆外侧、股骨干上段, C臂X线机透视复位良好后(如复位不理想,可再次给予牵引复位,直至复位良好)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断端。定位器定位下于大转子下方以合适的颈干角和前倾角钉入导针,注意导针最好位于股骨头、颈中心,测量导针长度,根据导针长度,置入合适大小的DHS主钉,套入套筒钢板,再将套筒钢板用数枚螺钉固定于股骨干外侧。也可于主钉上方增加入1枚股骨头颈方向的加压螺钉起到防旋转用。C臂X线机透视下显示内固定满意后,彻底冲洗、止血,逐层缝合切口,置引流条1条,无菌敷料包扎。

1.3效果评价方法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感染、压疮、髋内翻、内固定松动、股骨头切割)发生情况。临床愈合标准为局部无反常活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 min,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术后第6个月按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5]评定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失血量比较见表1。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均低于DHS组,P均<0.05。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失血量比较±s)

注:与DHS组相比,*P<0.05。

2.2两组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PFNA组、DHS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4.26±1.0)、(14.32±1.0)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NA组、DHS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90.7±3.0)、(97.3±6.0)d,PFNA组短于DHS组,P<0.05。

2.3两组术后第6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术后第6个月PFN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21例、良10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1.2%;DHS组优17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4%。PFNA组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

2.4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PFNA组术后发生压疮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DHS组术后发生感染1例、压疮2例、髋内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较为多见,而老年人大多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抵抗能力较弱,机体整体功能下降,再加上老年人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的强度和承受能力下降,所以老年人股骨粗隆部位骨折多为粉碎性不稳定型骨折,治疗难度较大。如前所述,对于无明显手术禁忌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当前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多种多样。DHS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疗效值得肯定,通过侧方套筒钢板和螺纹钉使股骨干和股骨颈段紧密固定为一体,提供了一个可靠稳定支架[6],套筒内加压拉力螺钉可沿外下方向滑动,使骨折断端更易贴近对合,从而促进骨折断端的愈合固定[7]。这一物理过程适合人体的生物力学结构和功能要求,但是其内固定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抗股骨头旋转移位能力差[8],尤其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能够引起骨折的力学破坏[9],股骨距失去支撑, 钢板承受应力加大, 易造成股骨头切割或钢板折断等并发症[10],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有研究表明,对于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固定失效率可达4.4~13.0%[11]。

相比之下,PFNA内固定手术切口相对较小,软组织剥离较少,创伤较小,对股骨头颈区血供和骨质的破坏较少,也不强求骨折的解剖复位,还提倡不显露骨折端的闭合复位和功能重建[10],所以适用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PFNA是一种非扩髓型髓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12],产生的应激反应少,适用于伴有心肺等基础疾病,对手术耐受力较差的老年患者。PFNA的设计符合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结构和功能要求,可负担大部分经过股骨近端特别是内侧的负荷,股骨距区压力减少至几乎为零,并且力臂内移,明显降低钉棒结合处的张力和压力,应力遮挡小,有助于骨折愈合,降低了内固定物断裂的可能性。PFNA可直接打入近端螺旋刀片,省去钻孔环节,有效减少骨质丢失。对于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PFNA通过宽阔的螺旋刀片及在进入骨质过程中产生的自旋作用,对周围松质骨进行挤压,可以在保留骨量的同时提高周围松质骨密度[13],实现了最佳的抗旋转、抗拔出及稳定支撑作用,保证了骨折断端有效锚合和嵌压,从而降低了术后髋内翻的发生率。PFNA髓内钉相对柔韧的尖端及可屈性凹槽设计,避免了局部应力集中,减少了髓钉远端应力性骨折的发生。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14]结果表明,315例老年(平均年龄80.2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年,177例(56%)患者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活动水平。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DHS相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且能使患者早期负重行功能锻炼,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故笔者认为,对于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比DHS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好。

[1] Cummings SR, Melton LJ.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J]. Lancet, 2002,359(9319):1761-1767.

[2] Bonnaire F, Zenker H, Lill C, et al.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 in osteoporotic patients [J]. Osteoporos Int, 2005,16(2):93-102.

[3] 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708-719.

[4] Evans EM. The treatment of 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femur [J]. J Bone Joint Surg (Br), 1949,31(2):190-203.

[5] Harris WH. 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 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 [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69,51(4):737-755.

[6] 张玉忠,贺强.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 山东医药,2014,54(37):40-41.

[7] 鲁迪,巴克利,莫兰,等. 骨折治疗的AO原则[M]. 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60-561.

[8] 裴国献.成人骨折[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31.

[9] 张超,王鹏建,阮狄克,等.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分析[J].中国骨伤, 2009,22(8):624-626.

[10] 唐佩福, 姚琦, 黄鹏, 等.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7,7(5):622.

[11] Sadowski C, Lübbeke A, et al. Treatment of reverse oblique and transvers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use of an intramedullary nail or a 95° screw-plate[J]. J Bone Joint Surg, 2002,84(3):372-381.

[12] 黄俊,纪方,曹磊,等.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61-1263.

[13] 孙道喜, 周林东, 王庚启, 等. 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J]. 山东医药,2014,54(9):92.

[14] Simmermacher RKJ, Ljungqvist J, Bail H, et al. The new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 in daily practice:results of a multicentre clinical study[J]. Injury, 2008,39(8):932-939.

10.3969/j.issn.1002-266X.2016.26.030

R687.32

B

1002-266X(2016)26-0083-03

2016-03-11)

猜你喜欢
稳定型髓内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