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1例

2016-09-08 01:34郭贺贺刘艳娟孙志强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血液科贵州贵阳55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贵州贵阳550004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大腿肿物

郭贺贺,刘艳娟,李 广,孙志强(.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贵州贵阳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血液科,贵州贵阳55004;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贵州贵阳550004)

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1例

郭贺贺1,刘艳娟1,李广1,孙志强2,3△(1.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贵州贵阳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血液科,贵州贵阳550014;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贵州贵阳550004)

淋巴瘤,B细胞;皮肤肿瘤;下肢;病例报告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所有淋巴瘤的80%~9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NHL中最常见的亚型,占所有NHL的30%~40%,亚洲国家一般大于4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DLBCL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器官,超过50%的患者诊断时已有结外病变侵犯,最常见的结外病变部位是胃肠道和骨髓。而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LBCL)很罕见,腿型仅占PCLBCL 的10%~20%[1],此型相关报道较少。作者近期收治1例PCLBCL-腿型(PCLBCL-LT)患者,现将诊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史患者,男,75岁。因“发现右下肢多发肿物20+天”于2014年6月30日入院。患者20+天前右大腿下段内侧无明显诱因生长一肿物,稍感压痛,皮温稍高,数日后患者发现肿物周围、右大腿上段前侧、右小腿中段前外侧有肿物生长,右上腿下段内侧有数枚肿物,颜色发红,表面少许痂壳生成。患者无发热、消瘦、盗汗等临床表现,既往有“阑尾炎”、“胃溃疡”病史,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无血液病史。

1.2体格检查体温36.5℃,心率6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68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正常,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肝脾未触及。右大腿上段前侧见一直径约1.5 cm肿物,颜色较红,质地稍硬,无波动感;右大腿下段内侧见3枚肿物,直径约3 cm,颜色暗红,表面稍许痂壳附着,皮温稍高,质地硬,压痛明显;右小腿中段外侧见一直经约2 cm肿物,颜色暗红,压痛明显。右下肢肢端血运、感觉、活动可。

1.3实验室辅助检查C反应蛋白4 mg/mL;肌酸激酶同工酶11.77 U/L;乳酸脱氢酶169.22 U/L;β2微球蛋白3.00 mg/L。颈部CT显示:(1)颈部增强CT未见异常密度影;(2)所见骨密度增高,氟骨症可能性大,其他骨病待排;(3)颈段椎管狭窄。胸部和全腹增强CT显示:(1)右腹股沟区软组织占位;(2)右肺上叶舌段结节影,性质待排;(3)考虑双肺下叶坠积性肺炎,右肺少许炎性渗出可能;(4)双侧少量胸腔积液;(5)肝右叶钙化斑。全身浅表淋巴结B超未见肿大。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1.4诊治经过患者于7月3日行细针穿刺活检:右大腿中段肿瘤及右膝关节上方肿瘤,倾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结外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为进一步评估,7月9日行骨髓穿刺,结果未见异常。7月11日行淋巴结活检术,取出右侧大腿区一枚肿块,大小约2.0cm×1 cm×0.6 cm,质地硬;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异形性明显,核仁明显,染色质浓集,病理性核分裂象较多(图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支持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呈:Vim(+)、CD20(+)、CD79a(+)、CD19(+)、PAX-5(+)、Ki-67 80%(+)、BcL-6(+)、MUM-1 (+)、BcL-2(+)、CD4(-)、CD3(-)、CD5(-)、CD8(-)、CD7 (-)、CD10(-)、CD56(-)、GrB(-)、CD2(-)、TIA-1(-)、CK (-)(图2)。综合上述检查结果确诊为PCLBCL腿型(TNM分期T2C)。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600 mg、多柔比星40mg、长春新碱1 mg、地塞米松10 mg)化疗。经化疗5个疗程后,患者右侧大腿肿物面积较前明显缩小,提示治疗有效,患者病情平稳,目前随访中。

图1 患者下肢皮损组织HE染色结果(400×)

图2 患者下肢皮损组织SP染色结果(100×)

2 讨 论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DCBCL为弥漫增生的大B细胞恶性肿瘤,肿瘤细胞核超过正常淋巴细胞的2倍或大于或等于正常吞噬细胞核[2]。PCLBCL在中国的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国内少有相关报道。PCLBCL临床进展迅速,常表现为皮肤多发肿块,多累及下肢,表现为B细胞标志物CD20、CD79a、MUM-1、Bcl-6阳性,大部分Bcl-2强阳性,CD10常阴性,这些表型同时也显示出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根据2008年WHOEORTC(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分型,PCLBCL主要分为3个类型:原发性滤泡中心皮肤淋巴瘤(PCFCL)、原发性皮肤边缘带淋巴瘤(PCMZL)和PCLBCL-LT[3]。肿瘤表达Bcl-2时,属于PCLBCL-LT,不表达时,归属为其他类型。腿型肿瘤细胞主要由大的、圆形的细胞构成,细胞形态典型,Bcl-2、MUM-1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PCLBCL-LT症状表现为独特的红色或紫红色,快速增长的结节或斑块,经常溃烂,部位多位于下肢,单个或多发,与其他类型的皮肤淋巴瘤的区别为频繁的复发和预后差,其预后取决于患者的病理特征,如年龄、皮肤损伤部位、数量和疾病持续时间,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Bcl-2阳性者5年生存率约41%,阴性约89%。王婷婷等[4]对7例PCLBCL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免疫组化检查,发现7例患者CD20均阳性,CD10、CD30、CD3e、CD45RO均阴性,并且发现年龄越小,预后越好。本例患者肿物发生于下肢,根据肿瘤病理结果和免疫组化结果MUM-1、BcL-2均阳性,故符合PCLBCL-LT,诊断明确。

根据2015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治疗标准,R-CHOP(R表示利妥昔单抗)化疗或联合局部放疗为PCLBCL-LT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本例患者确诊后,接受CHOP方案化疗5次,随访至今未复发。但是综合近年来的多项临床研究发现,以CHOP或RCHOP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化疗PCLBCL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66%,进一步说明PLBCL侵袭性强,预后差[5]。此外,Fabbri等[6]研究发现,利妥昔单抗联合脂质体阿霉素(R-PLD)方案有更好的耐受性,对各种PCLBCL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适用于不适合放疗、手术或CHOP方案的患者,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PCLBCL的一线治疗方案。

本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病理组织活检和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PCLBCL-LT。由于此型较少见,并且预后不良,及时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诊断和及时行早期治疗。

[1]Sokol L,Naghashpour M,Glass LF.Primary cutaneous B-cell lymphomas:recent advances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Cancer Control,2012,19(3):236-244.

[2]Campo E,Swerdlow SH,Harris NL,et al.The 2008 WHO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id neoplasms and beyond:evolving concept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J].Blood,2011,117(19):5019-5032.

[3] Wilcox RA.Cutaneous B-cell lymphomas:2015 update on diagnosis,riskstratification,and management[J].Am J Hematol,2015,90(1):73-76.

[4]王婷婷,贾玲,廖文俊,等.原发性皮肤腿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七例临床病理学及基因重排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44(2):100-105.

[5]Teichert M,Stumpf C,Booken N,et al.Aggressive primary cutaneous B-cell lymphomas show increased Angiopoietin-2-induced angiogenesis[J]. Exp Dermatol,2015,24(6):424-429.

[6] Fabbri A,Cencini E,Alterini R,et al.Rituximab plus liposomal pegylated doxorubici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cutaneous B-cell lymphomas[J]. Eur J Haematol,2014,93(2):129-136.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志谢

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份,将未曾参与工作的,也未阅读过该论文的知名专家写在志谢中。被志谢者包括:(1)对研究提供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合作单位;(2)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和个人;(3)协助诊断和提出重要建议的人;(4)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5)作出贡献又不能成为作者的人,如提供技术帮助和给予财力、物力支持的人,此时应阐明其支援的性质;(6)其他需志谢者。

本刊编辑部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1.067

B

1009-5519(2016)01-0159-02

△,E-mail:zhqsun69@163.com。

(2015-08-15)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大腿肿物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医科大学总医院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我的朋友
吃肉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