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高铁挡风板开裂试验

2016-09-08 03:34惠兵
甘肃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共享制度指标

惠兵

张靖庚,刘晓荣△

兰新高铁挡风板开裂试验

惠兵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5)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挡风板在不同等级风速下的破坏情况,在现场用混凝土浇筑1:1挡风板模型,并在挡风板受拉侧和受压侧的混凝土和钢筋中布置应变计。将实际风荷载等效为静力荷载并借助现场的沙袋、钢模板和预制混凝土块对挡风板进行分级加载试验,直至挡风板开裂破坏为止。采用应变计测试出挡风板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受拉侧和受压侧的混凝土应变值和钢筋应变值,并用裂缝观测仪观测出挡风板受拉侧和受压侧的裂缝宽度。试验结果表明:当挡风板的长度和高度一定,且无企口的情况下,随着板厚的增加,挡风板越容易遭受风荷载的破坏;当挡风板的长度和高度一定,且有企口的情况下,随着板厚的增加,挡风板越不容易遭受风荷载的破坏。

挡风板;现场试验;静力加载;应力值;裂缝

1 概述

兰新铁路新疆线路段(简称兰新线)多修建于沙漠戈壁,在该区域由于常年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大风频繁并且风速大,破坏力强[1]。对兰新线影响较强的风区主要有:兰新线西段百里风区(雅子泉至红旗坎站间),南疆线前百公里风区,吐鲁番至鱼儿沟站间。根据历史资料,南疆线前百公里最大瞬时风速达64m/s,百里风区最大瞬时风速达60m/s。唐士晟[2]对该地段大风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具有风速大、风期长、季节性强、风起动速度快等规律。我国兰新线风区铁路长达525 km,占全线总长的54%。该线自1960-1993年,据统计大风吹翻列车13起,共计翻车79辆[3]。大风给铁路运输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在风区修建挡风墙的防风措施,实践证明挡风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防风措施[4-9]。常见的挡风墙的类型主要有土堤式、加筋土式、混凝土插板式、直插混凝土枕和钢板式(桥上使用)等几种[10-11]。

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对挡风墙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和优化:董汉雄[12]在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挡风墙设计中确定了挡风墙的合理高度、验算了挡风墙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采用挡风墙防治风害的措施。李燕飞[13]在高速铁路开孔式挡风墙外形优化研究中借助三维、非定常N-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发现阵列式和交错式2种排列方式挡风墙挡风效果相差不大。郑继平[14]在南疆铁路大风区桥梁挡风结构研究与设计中采用CF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和风洞实验,对南疆线采用的通桥(2005)2101简支T梁的挡风结构进行了计算与设计。虽然针对挡风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实际使用效果研究较多,但对高速铁路在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恶劣环境下挡风板受风力性能却研究较少,特别是在瞬时风速达64m/s时,挡风板所受内力和变形研究较少。

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挡风板进行现场1:1模型结构加载试验。分析出不同类型的挡风板在不同等级风速作用下其受力及破坏情况,提出一种对实际工程受力合理的挡风板。

2 试验概况

2.1原料

试验中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水胶比为0.39,水泥为天山PO42.5低碱硅酸盐水泥,氯离子含量为0.011%,碱含量为0.53%,比表面积328m2/kg。F类Ⅰ级粉煤灰,烧失量1.32%,需水量比84%,SO3含量1.41%,细度7.1%。S95粒化高炉矿粉,烧失量0.09%,碱含量 0.54%,SO3含量 1.99%。钢筋为HRB335,直径Φ为25mm,截面面积S为490.9mm2,抗拉强度539Mpa,伸长率29%。

2.2方法

本实验是对挡风板进行静力加载实验,挡风板主要承受风荷载,由于模拟实际风荷载加载比较困难,故采用等效静力面荷载进行试验,等效荷载的计算根据挡风结构所在风区按照《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中的风压计算方法计算。根据预先计算得出的风压和受风面积,计算出挡风板所受的风荷载,并将此风荷载等效为面荷载施加在挡风板上,由于挡风板是拼装而成的,对挡风板单独进行加载,试验时取一个挡风单元的两块挡风板进行静载试验。然后将等效静荷载施加在挡风板上。考虑竖向加载难以实现,故将预制好的两个立柱和挡风板拼接好水平悬置后施加均布荷载加载方式如图1所示。挡风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前在挡风板钢筋中绑扎实验测点及测试元件。浇筑完挡风板后,在挡风板的受拉侧和受压侧布置相应的应变片如图2所示,待挡风板达到试验龄期后进行加载。考虑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钢模板和预制混凝土块加载比较方便。当水平放置时要考虑挡风板的自重,加载总重减去挡风板和立柱的自重即为加载所需加载的总重量。最后根据计算确定分级加载的重量。

图1 挡风板加载示意图

图2 挡风板测点布置图

3 结果与讨论

3.1挡风板类型

本试验共给出4种类型的挡风板,挡风板I和挡风板II的主要差别是厚度不同,且都无企口,挡风板IV和挡风板V的主要差别是板长不同,且都有企口,具体尺寸见表1。

表1 挡风板类型

3.2试验结果

本试验对4中类型的挡风板进行了开裂试验,测试出各挡风板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跨中位移,跨中混凝土应变和钢筋应变。

3.2.1挡风板I试验结果

对挡风板进行静力分级加载,并用裂缝观测仪观测出挡风板受拉侧和受压侧的裂缝宽度,见表2。

表2 开裂试验结果

注:表中荷载单位为kN/m2,加载重量单位为kg,裂缝宽度为mm,自重为板的实际重量,其值为3.75kN/m2,“—”表示未测试,Pcr代表开裂荷载。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绘制出挡风板的试验荷载-混凝土应力关系曲线、试验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试验荷载-混凝土拉应力关系曲线

从图3可见,随着试验荷载的增加,测点1、测点2、测点3的应力值在增加,当试验荷载为6.08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0.57MPa,测点2的应力值为0.72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1.26倍,测点3的应力值为0.69,是测点1应力值的1.21倍,因此当试验荷载在0~6.08kN/m2时,测点2和测点3的应力值均大于测点1的应力值;当试验荷载为8.11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1.89MPa,测点2的应力值为1.80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0.95倍,测点3的应力值为1.98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1.05倍,因此当试验荷载在6.08-8.11kN/m2时,测点3的应力值均大于测点1和测点2的应力值;当试验荷载为 10.13kN/m2时,测点 1的应力值为2.27MPa,测点2的应力值为2.11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0.93倍,测点3的应力值为2.17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0.96倍,试验荷载在8.11-10.13kN/m2时,测点1和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因此当试验荷载在10.13kN/m2时,测点1和测点2的应力值大于测点3的应力值。

图4 试验荷载-挠度曲线

从图4可见,当试验荷载为0.0kN/m2时,由于自重作用,测点1、测点2、测点3均有挠度,又因为测点布置的位置不同,故各个测点的挠度值不同,测点2的挠度值为4.4mm,测点1的挠度值为7.7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75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8.9mm,是测点2挠度值的2.02。当试验荷载在0-6.08kN/m2时,测点1、测点2、测点3的挠度值都在增大,但测点3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测点1和测点2挠度值的增加幅度,且测点1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2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当试验荷载为6.08kN/m2时,测点2的挠度值为6.13mm,测点1的挠度值为8.14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33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9.81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60倍。当试验荷载在6.08-8.11kN/m2时,测点1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测点2和测点3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当试验荷载为8.11kN/m2时,测点2的挠度值为6.78mm,测点1的挠度值为9.63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42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10.38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53倍。当试验荷载在8.11-10.13kN/m2时,测点2的挠度值急剧增加,而测点1、测点3的挠度值增加较平缓,试验荷载在10.13kN/m2时,测点2的挠度值为10.66mm,测点1的挠度值为10.03mm,是测点2挠度值的0.94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10.86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02倍。

3.2.2挡风板II试验结果

对挡风板进行静力分级加载,并用裂缝观测仪观测出挡风板受拉侧和受压侧的裂缝宽度,如表3。

表3 开裂试验结果

注:表中荷载单位为kN/m2,加载重量单位为kg,裂缝宽度为mm,自重为板的实际重量,其值为4.00kN/m2,Pcr代表开裂荷载。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绘制出挡风板II的试验荷载-混凝土应力关系曲线、试验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如图5和图6。

图3.3 试验荷载-混凝土拉应力曲线

从图5可见,当试验荷载在0-6.08kN/m2时,测点1、测点2、测点3的应力值都在增加,但测点1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2和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且测点2和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几乎相同,试验荷载在6.08kN/m2时,测点3的应力值为0.79MPa,测点2的应力值为0.82MPa,是测点3应力值的1.04倍,测点1的应力值为1.48MPa,是测点3应力值的 1.87倍。当试验荷载在 6.08-8.11kN/m2时,测点2、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1应力值的增加幅度,且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8.11kN/m2时,测点3的应力值为1.80MPa,测点2的应力值为2.17MPa,是测点3应力值的1.21倍,测点1的应力值为1.76MPa,是测点3应力值的0.98倍。当试验荷载在8.11-10.13kN/m2时,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测点1、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且测点1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10.13kN/m2时,,测点 3的应力值为 2.33MPa,测点 2的应力值为2.43MPa,是测点3应力值的1.04倍,测点1的应力值为2.17MPa,是测点3应力值的0.93倍。

图6 试验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从图6可见,当试验荷载为0.0kN/m2时,由于自重作用,测点1、测点2、测点3均有挠度,又因为测点布置的位置不同,故各个测点的挠度值不同,测点1的挠度值为4.0mm,测点2的挠度值为6.5mm,是测点1挠度值的1.625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7.9mm,是测点1挠度值的1.975倍。当试验荷载在0-6.08kN/m2时,测点1、测点2、测点3的挠度值都在增大,当试验荷载为6.08kN/m2时,测点1的挠度值为4.9mm,测点2的挠度值为7.6mm,是测点1挠度值的1.56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8.8mm,约为测点1挠度值的1.8倍。当试验荷载在6.08-8.11kN/m2时,测点1、测点3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测点1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当试验荷载为8.11 kN/m2时,测点1的挠度值为5.5mm,测点2的挠度值为9.7mm,是测点1挠度值的1.76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9.9mm,约为测点1挠度值的1.8倍。当试验荷载在8.11-10.13kN/m2时,测点3的挠度值在减小,而测点1、测点2的挠度值仍在增加,试验荷载在10.13kN/m2时,测点1的挠度值为7.3mm,测点2的挠度值为10.9mm,是测点1挠度值的1.5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10.2mm,是测点1挠度值的1.4倍。

3.3挡风板Ⅲ试验结果

对挡风板进行静力分级加载,并用裂缝观测仪观测出挡风板受拉侧和受压侧的裂缝宽度,见表4。

表4 开裂试验结果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绘制出挡风板II的试验荷载-混凝土应力关系曲线、试验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如图7和图8所示。

图7 试验荷载-混凝土拉应力曲线

从图7可见,当试验荷载在0-7.5kN/m2时,测点1、测点2、测点3的应力值都在增加,但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1和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7.5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0.09MPa,测点3的应力值为0.16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1.78倍,测点2的应力值为0.22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2.4倍。当试验荷载在7.5-9.9kN/ m2时,测点1、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且测点1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9.9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0.28MPa,测点3的应力值为0.31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1.21倍,测点2的应力值为0.31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0.98倍。当试验荷载在9.9-12.4kN/m2时,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测点1、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12.4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1.26MPa,测点3的应力值为1.38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1.09倍,测点2的应力值为1.73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1.37倍。当试验荷载在12.4-14.9kN/m2时,测点2应力值在减小,而测点1、测点3应力值仍在增加,且测点1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14.9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2.48MPa,测点3的应力值为2.26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0.9倍,测点2的应力值为1.36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0.55倍。

图8 试验荷载-挠度曲线

从图8可见,当试验荷载为0.0kN/m2时,由于自重作用,测点1、测点2、测点3均有挠度,又因为测点布置的位置不同,故各个测点的挠度值不同,测点2的挠度值为2.12mm,测点1的挠度值为6.6mm,是测点2挠度值的3.1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6.5mm,约为测点2挠度值的3.1倍。当试验荷载在0-7.5kN/m2时,测点1、测点2、测点3的挠度值都在增大,当试验荷载为7.5kN/m2时,测点2的挠度值为3.1mm,测点1和测点3的挠度值为8.0mm,是测点2挠度值的2.6倍。当试验荷载在7.5-9.9kN/m2时,测点2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测点1、测点3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当试验荷载为9.9kN/ m2时,测点2的挠度值为4.2mm,测点1的挠度值为8.0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9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8.1mm,约为测点1挠度值的1.93倍。当试验荷载在9.9-12.4kN/m2时,测点3的挠度值增加幅度均大于测点1、测点2挠度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12.4kN/m2时,测点2的挠度值为5.1mm,测点1的挠度值为8.6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68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8.9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75倍。当试验荷载在12.4-14.9kN/m2时,测点1、测点2的挠度值增加幅度均大于测点3挠度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14.9kN/m2时,测点2的挠度值为5.6mm,测点1的挠度值为9.1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625倍,测点3的挠度值为9.3mm,是测点2挠度值的1.66倍。

3.4挡风板Ⅳ试验结果

对挡风板进行静力分级加载,并用裂缝观测仪观测出挡风板受拉侧和受压侧的裂缝宽度,如表5。

表5 开裂试验结果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绘制出挡风板的试验荷载-混凝土应力关系曲线、试验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如图9和图10所示。

图9 试验荷载-混凝土拉应力曲线

从图9可见,当试验荷载在0-8.9kN/m2时,测点1、测点2、测点3的应力值都在增加,但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1和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8.9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0.22MPa,测点2的应力值为0.20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0.9倍,测点3的应力值为0.88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4倍。当试验荷载在8.9-11.8kN/m2时,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1、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且测点1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11.8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0.82MPa,测点2的应力值为1.1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1.34倍,测点3的应力值为1.64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2.0倍。当试验荷载在11.8-14.8kN/m2时,测点1、测点2应力值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测点3应力值的增加幅度,试验荷载在14.8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2.24MPa,测点2的应力值为2.48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1.1倍,测点3的应力值为2.42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1.08倍。当试验荷载在14.8-17.8kN/m2时,测点1、测点2、测点3应力值都在减小,但测点2、测点3应力值得减小幅度大于测点1应力值的减小幅度,试验荷载在17.8kN/m2时,测点1的应力值为2.17MPa,测点2的应力值为1.17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0.54倍,测点3的应力值为1.17MPa,是测点1应力值的0.54倍。

图10 试验荷载-挠度曲线

从图10可见,当试验荷载为0.0kN/m2时,由于自重作用,测点1、测点2、测点3均有挠度,又因为测点布置的位置不同,故各个测点的挠度值不同,测点3的挠度值为5.4mm,测点1的挠度值为8.7mm,是测点3挠度值的1.6倍,测点2的挠度值为7.0mm,约为测点3挠度值的1.3倍。当试验荷载在0-8.9kN/m2时,测点1、测点2、测点3的挠度值都在增大,但测点1、测点2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大于测点3挠度值的增加幅度,当试验荷载为8.9kN/m2时,测点3的挠度值为5.6mm,测点2的挠度值为7.7mm,是测点3挠度值的1.4倍,测点1的挠度值为9.3mm,约为测点3挠度值的1.67倍。当试验荷载为11.8kN/m2时,测点3的挠度值为5.8mm,测点2的挠度值为8.0mm,是测点3挠度值的1.4倍,测点1的挠度值为9.6mm,约为测点3挠度值的1.65倍。当试验荷载为14.8kN/m2时,测点3的挠度值为6.5mm,测点2的挠度值为8.9mm,是测点3挠度值的1.36倍,测点1的挠度值为10.2mm,约为测点3挠度值的1.57倍。当试验荷载为17.8kN/m2时,测点3的挠度值为7.2mm,测点2的挠度值为9.8mm,是测点3挠度值的1.36倍,测点1的挠度值为10.9mm,约为测点3挠度值的1.5倍。当试验荷载为20.7kN/m2时,测点3的挠度值为8.7mm,测点2的挠度值为10.7mm,是测点3挠度值的1.2倍,测点1的挠度值为11.9mm,约为测点3挠度值的1.37倍。

4 结论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挡风板进行静力分级加载试验,并分析了试验荷载与混凝土应力和试验荷载与挡风板的挠度,得到如下结论:

1)当挡风板的长度和高度一定,且无企口的情况下,随着板厚的增加,挡风板越容易遭受风荷载的破坏。挡风板Ⅰ在试验荷载为1.2Pcr时受拉侧裂缝宽度为0.43mm,而挡风板Ⅱ的受拉侧裂缝宽度却为0.60mm,故挡风板2更容易破坏。

2)当挡风板的长度和高度一定,且有企口的情况下,随着板厚的增加,挡风板越不容易遭受风荷载的破坏。挡风板Ⅲ在试验荷载为1.2Pcr时受拉侧裂缝宽度为0.30mm,而挡风板Ⅳ的受拉侧裂缝宽度却为0.16mm,故挡风板Ⅲ更容易破坏。

[1] 孙庆伟,王涛,韩致文,等.北疆铁路沿线风沙危害的研究[J].中国沙漠,2004,24(3):182-186.

[2] 唐士晟,史永革,张小勇.新疆铁路百里风区大风特征统计分析[J].铁道技术监督,2011,39(1):36-40.

[3] 尹永顺,王厚雄.兰新复线防风安全工程研究报告[R].乌鲁木齐:乌鲁木齐铁路局,1993.

[4]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挡风墙经受12级大风考验[J].中国铁路,2004(6):62.

[5] 葛盛昌,蒋富强.兰新铁路强风地区风沙成因及挡风墙防风效果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9(5):1-4.

[6] 贾国裕.兰新铁路大风灾害及其对策[J].路基工程,2008 (2):195-197.

[7]Zhai Z,Fu S.Improving cooling efficiency of dry-cooling towers under cross-wind conditions by using wind-break methods[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6,26(10):1008-1017.

[8]du Preez A F,Kroger D G.Effect of the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and wind-break walls on the performance of naturaldraftdry-coolingtowerssubjectedtocross-wind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5,58(3):293-303.

[9] FordSE,RiskowskiGL.Effectofwindbreakwalllocationon ventilation fan performance[J].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2003,19(3):343-346.

[10]贾国裕.兰新铁路大风灾害及其对策[J].路基工程,2008 (2):195-197.

[11]曾广勇.兰新线大风地区挡风墙的勘测与设计[J].路基工程,1998(6):24-59.

[12]董汉雄.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挡风墙设计[J].路基工程,2009(2):95-96.

[13]李燕飞,田红旗,刘辉.高速铁路开孔式挡风墙外形优化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1(42):3207-3212.

[14]郑继平.南疆铁路大风区桥梁挡风结构研究与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8(11):27-29.

我国科技信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靖庚,刘晓荣△

(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通过总结我国目前国内科技信用现状的近况,研究中发现我国科技信用信息在共享的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主要反应在科技信用缺失,科技信用指标体系构建,基础建设落后,科技信用制度的不健全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科技信用;共享;指标;制度

中图分类号:D523.34

科技信用作为整个社会信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技失信现象严重搅乱了社会次序,在科技活动过程中屡屡出现。科技失信主要反应在项目立项,科技计划,科研项目成果转换等。为此剖析科技信用缺失现象,制定科技信用体系,规范科技信用制度有利于全面治理社会信用缺失。

1 科研信用的基本概况

1)本质信用。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信用等同于诚信,是对已经约定的事情给予遵守和履行。从经济层面来讲,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是对关系、管理、制度、体制的一个总称。信用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家信用,小到与银行之间的银行信用。无论是个人信用还是国家乃至国际信用,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利于人类社会有序的发展。

2)科技信用。“科技信用”即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包括很广泛如自然科学、医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应用密切相关的科技活动。

3)科技信用管理。科学信用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科学信用活动的目的,是正常的信用关系的运行良好,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防范和减少信用风险,制定相关的信用政策,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配置,继而进行信用的控制等管理活动。在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完善的评级体系,强有力的执行能力,还要运用现代新型技术成果,如网络计算机、概率论、统计等。信用活动的发生必然伴随着信用风险的存在,而且信用活动一般都是承诺在先,履约兑现在后的。

2 国内科技信用现状分析

我国科技信用体系建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制度建设,第二是机制建设。

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科技信用制度建设是建立健全科技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开展科技信用管理提供法制保障。围绕科技信用管理,国家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涉及立项、预算、验收、评估评审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为科技信用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见表1。

科技信用机制建设。我国在2007年首次建立了科研诚信联席会议制度,在科技界全面开展诚信建设工作,针对科研诚信问题进行政策引导和政策建设。目前,联席会议由12家成员单位组成,其中包括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新闻广电出版总署、解放军总装备部等。在2011年,12家成员单位中由教育部带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5家单位联合成立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针对高校研究生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2个方向进行宣讲教育。科技部建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和委员会。12家组织机构一起打造了我国的科技信用体系的运行系统。

3 科技信用存在的问题

3.1基础信息瓶颈

科技信用把信息内容划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信息,第二部分是科研履历,第三部分是科研活动中的表现。前二者比较容易获取,而第三部分涉及到统一标准上,信用评价很难表现,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有关部门共同采用科技政策办公室,简称(OSTP)。“科研不端行为”一词被此部门统一定义。“科研不端行为”主要是指申请立项、研究评审、科研成果报告等中有抄袭、伪造、篡改行为。在我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尺度一直没有被统一,如通过对“复制比”来确定是否抄袭,比率从0%~35%不等,没有准确量化标准。

表1 2003-2012年政策法规管理制度

3.2共享意识薄弱

在我国负责管理财政资金项目的部门有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其他相关部门。上述部门可以提出各自每年的科技计划,致使项目就呈现出不同特点,如行业分割特点,部门分割特点,条块分割的特点。之间缺少了交流与合作,沟通和协调上也比较麻烦,很容易出现项目的类似性或相同性,如在“不端行为黑名单”内的负责人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将自己的项目申报到其他部门。共享意识薄弱,信息不共享导致漏洞的出现。

3.3科技项目的划分

1)科技项目立项中的的信用缺失。申报人为了获取项目的立项,经常会夸大科研成果和自己的科研能力,申报项目中对成果的真是情况,应用能力,产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进行谎报。在完成项目是运用他人数据来填补自己调研数据,还有部分申报人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

2)科技项目立项后科技活动中的信用缺失。项目立项后,部分负责人没有按照申报书上的规定进行工作,而是利用申请下来的项目资金进行与项目无关的活动。在监管力度上也没有全面跟上。

3)科技项目结束后的审评。(1)部分项目负责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会对评审进行贿赂等;(2)或研究的大部分成果都是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3)个人将集体利益占位己有。

4 科技信用信息共享对策建议

4.1建立共享机制

目前,科技信用信息资源绝大部分都掌握在我们政府手中,而这些资源基本处于对外封闭状态,面对部门之间利益博弈的阻力,为消除科技管理各部门间科技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差异,避免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遏制科研失信者在部门之间的投机取巧现象,应从工作机制建设人手,建立科技信用信息共享联盟。

4.2建立信息标准化体系

信息标准化是建立科技信用信息体系的基础,是进行科技信用信息有效共享的前提。我国在建立信息标准化体系上还不完善,在建立共享机制的前提下,将科技主管部门的信用信息系统统一标准,让信息失真和信息滞后的问题彻底杜绝。

4.3完善法制保障机制

完善科技信用的法制建设,需解决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通过立法使科技信用标准合法化。同时,要建立科技信用信息采集、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制度规章,对可以共享的科技信用信息作清晰的界定,明确规定共享的范围及方式。除此之外,涉及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措施也要有明文规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Z].北京:国务院,2007.

[2]科学技术部.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Z].2004.

[3] 刘志辉,唐五湘.信息不对称与科技信用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3(4):201-206.

[4] 吴勇,来卫东.基金项目负责人科研失信行为的制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5.12-25.

[5] 刘燕妮.科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4.

U216.413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编号:1308RJYA090。

刘晓荣,32283363@qq.com。

猜你喜欢
共享制度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