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农民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以苏南地区为例

2016-09-08 08:01刘轩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215009
地方财政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学历经营

刘轩(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215009)

双创背景下农民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以苏南地区为例

刘轩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215009)

内容提要:为了考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农民的创业特征以及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本文对江苏苏南地区265名创业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创业绩效与学历、创业动机、风险意识、经营模式等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农民创业培训效果不尽人意,未能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

农民创业绩效创业特征影响因素苏南地区

农民是新常态、新阶段背景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体。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准确把握农民创业的特征和主要瓶颈,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创业,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苏南作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达地区和示范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走在了江苏乃至全国的前列,因此把握江苏苏南地区农民创业特征及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对于推进农民创业,提高农民创业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他地区农民创业指导和推进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文献回顾

农民创业是指农民以个人、家庭、由血缘关系形成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为载体,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本,依托农村资源,通过扩大原有生产规模或者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开展一项新的事业,以实现财富增加并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郭红东、丁高洁,2013)。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创业问题的关注近年来比较多的集中在农民的创业现状和创业问题(例如汪浩,2011;黄敬宝等,2012),以及创业意愿和创业机会识别等方面(例如朱红根等,2010;钟王黎等,2010;戚迪明等,2012;蒋剑勇等,2014),也有不少学者对农民的创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朱红根等(2012)和刘影等(2014)考察了创业的外部环境以及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罗军、张叶平(2012)以创业利润率、就业带动、自我满意度、创业影响力4个维度作为创业绩效的测量指标,考察了创业培训、创业选择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周菁华(2013)的研究发现:家庭与场镇的距离、家庭男性劳动力人数、家庭成员最高文化程度、家庭拥有定居城市的亲友、家庭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坚韧能力对农民创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成员担任村镇干部、家庭成员打工对农民创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罗明忠等(2014)则从人格特质(大五人格)、创业学习等角度考察了其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也有学者探讨了关系网络和机会创新性方面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郭红东、丁高洁,2013)。综观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创业环境、家庭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创业培训(学习)、人格特质等因素考察对于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而对于农民的创业动机、风险意识、经营模式等因素缺乏必要的考量,因此本研究以苏南地区265名创业农民为研究对象,考察人力资本(学历)、创业动机、风险意识、经营模式、创业培训等因素对于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民创业绩效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假设与变量说明

现有大部分文献都是用财务绩效或主观绩效来测量创业效率(例如,周菁华,2013;丁高洁等,2013),本研究则采用农民每年的创业收益作为个体创业绩效的测量指标,进一步探讨学历水平、创业动机、风险意识、经营模式、创业培训等因素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影响农民创业绩效的主要因素,为农民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提供参考。创业绩效分为创业年收益在10万以下,10-20万,以及20万以上三个类别。

本研究所使用的影响变量主要包括学历、创业动机、风险意识、经营模式和创业培训等,根据已有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我们对这些影响变量进行简单说明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1.学历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学历越高,则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也越高,而创业活动往往对个体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的假设是学历水平与创业绩效有一定的联系,学历越高,创业绩效可能也会越高。

2.创业动机和创业绩效的关系。创业动机是个体创业行为的直接动力,决定着个体创业的主动性和坚持性的程度,继而会对创业绩效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提出的假设是不同的创业动机类型在创业绩效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创业主观意愿越强,则创业绩效越高。

3.风险意识和创业绩效的关系。风险意识反映的是个体能否利用一定的渠道搜集市场信息、较好地去预判和应对市场的变化。良好的风险意识有利于个体应对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经营管理方面的调整,获得较好地创业收益。因此我们提出的假设是个体的风险意识越强,则创业绩效会越高。

4.经营模式和创业绩效的关系。经营模式反映的农民创业所采用的经营主体的类型,包括家庭独立经营,与亲戚朋友合伙经营,合作社经营以及企业化经营模式等,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在人力和财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因此我们提出家庭独立经营模式相对于其他经营模式而言,创业绩效可能最差。

5.创业培训和创业绩效。创业培训能够帮助创业者学习和掌握创业方面的相关知识、创业的一般流程,有助于农民较好地应对创业中可能出现的一般问题,因此我们提出的假设是接受过创业培训的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创业绩效。

三、样本来源与特征

在当地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协助下,本次在苏州市区、张家港市、太仓市、常熟市等地区共调查创业农民265人,其中男性有167人,女性98人,平均年龄为39.94岁,所调查的创业农民中66.5%是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具体情况见表1。采用软件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调查采用自编的农民创业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水平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题型,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当地创业氛围、经营管理模式、创业行业、创业动机及风险意识、创业培训及创业绩效等有关农民创业方面的问题。

四、结果分析

(一)基于R-Q模型的苏南农民创业特征因素分析

表1 样本农民的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揭示苏南地区农民创业的基本特征,应用R-Q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R-Q模型也称为多重对应分析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能将多维度、多层分类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因子旋转(Factor Rotation)和降维处理方法(Dimension Reduction),形象直观地投射在二维四象限对应图上,研究者可以通过以圆点为中心,比较不同分类变量的象限分布以及距离远近,从而揭示彼此紧密关系程度。从SPSS所构建的多重对应分析图(见图1)可以看出,所有不同的变量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因素间的距离越近,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越为紧密。

图1 苏南地区农民创业特征多重对应分析图

第一和第四象限(垂直线右侧)所集聚的主要因素为:创业收益在10万元以上;高中、以及专科以上学历;年龄在21-40岁之间;风险意识比较强;从事非农产业;依托自己掌握的资源和技术特长或者采用政府引荐的项目创业。而第二和第三象限(垂直线左侧)集聚的主要因素包括:创业收益在10万以下;初中及以下学历;年龄要么在20岁以下,要么在40岁以上;风险意识弱;主要依托当地的产业创业;从事农业生产。

因此整个多重对应分析图可以反映出苏南地区农民创业各特征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农民创业与个体的学历、年龄、创业模式、风险意识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创业收益高的农民具有学历高,年富力强,风险意识良好等特点,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进行创业。

(二)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学历水平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来检验不同学历水平的农民在创业绩效上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X2=34.546,df=8,P<0.001,不同学历水平的农民在创业绩效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学历越高的农民创业绩效也相对越好,见表2。

2.创业动机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X2=36.581,df=6,P<0.001,不同创业动机的农民在创业绩效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其中“发现商机”(创业机会识别)和“自己想做老板”的农民在创业绩效上要显著好于那些“被迫创业”的农民,这里也反映出创业机会识别对于创业绩效的重要影响作用。创业绩效较低(低于10万)的农民当中,因迫于生计而创业的人的比例最高,见表3。

表2 学历水平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3.风险意识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风险意识与农民的创业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X2=56.47,df=4,P<0.001,创业风险意识弱的人,高创业绩效的人数比例最少,而风险意识强的人,高创业绩效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多,见表4。

表3 创业动机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表4 风险意识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4.经营模式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统计结果发现农业和非农业产业创业者在创业绩效上是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X2=1.47,df=2,P>0.05),但是我们发现经营模式与农民的创业绩效存在密切的联系,X2=16.21,df=6,P<0.05,农村合作社和企业化经营模式在创业绩效上要明显要好于家庭单独经营的模式,见表5。

表5 经营模式和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5.创业培训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为了考察创业培训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X2=0.889,df=2,P>0.05,参加过培训和没参加过创业培训的人在最后的创业绩效上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详细结果见表6,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创业培训对于创业的实践效果并没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创业培训的后期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发现农民的学历水平、创业动机、风险意识以及创业经营模式等因素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创业培训对农民创业绩效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创业培训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创新创业培训模式,提高农民业培训的实践效果是有关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表6 创业培训与农民创业绩效的关系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农民创业绩效与学历、风险意识、创业动机、经营模式等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学历越高、创业风险意识越强的农民创业绩效也相对越好;发现商机创业和自己想做老板的农民在创业绩效上要显著好于那些被迫创业的农民;农村合作社和企业化经营模式在创业绩效上要明显要好于家庭单独经营的模式;参加过创业培训和没参加过创业培训的人在创业绩效上并没有达到显著性的差异。

(二)对策建议

1.做好农民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工作。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是提高农民创业力,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证。调查结果显示创业绩效在创业培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只能说明创业培训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改进创业培训的模式,改变传统的理论为讲授主的教学范式,建立起培训+参观+模拟实践的农民创业培训新体系,提高个体的风险意识和创业意愿;其次,创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次培训就能解决的,需要提高培训的分段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农民创业的跟踪指导,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服务,帮助创业农民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农民“扶上马”,更需要“送一程”。

2.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催生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能够使组织内部经济利益更加紧密,经营管理更加严密,投资收益也更加明显。因此应当大力发展以土地、资金和技术为纽带的专业合作组织,引导一些创业企业建立创业合作社,通过鼓励农民参加合作社的形式鼓励农民创业。提高农民创业的组织化水平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成员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实体型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创业绩效。

〔1〕郭红东,丁高洁.关系网络、机会创新性与农民创业绩效[J].中国农村经济,2013,8:78-87.

〔2〕汪浩,吴连翠.农民创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安徽省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11,5:121-124.

〔3〕黄敬宝,杨同梅,刘玉凤,郭学进.农民创业问题研究——基于106位农民创业者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 2012,1:36-39.

〔4〕朱红根,江慧珍,康兰媛.创业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 2015,3:112-118.

〔5〕钟王黎,郭红东.农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27.

〔6〕戚迪明,张广胜,杨肖丽,等.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沈阳市119户农民的微观数据[J].农业经济,2012,1:72-74.

〔7〕蒋剑勇,钱文荣,郭红东.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968份问卷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58.

〔8〕刘影,魏凤.微观环境与农民创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陕西省223名农民创业者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9:167-171.

〔9〕罗军,张叶平.农民创业培训、创业选择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12:197-201.

〔10〕周菁华.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66个创业农民的调查数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77-84.

〔11〕罗明忠,陈明.人格特质、创业学习与农民创业绩效[J].中国农村经济,2014,10:62-75.

〔12〕丁高洁,郭红东.社会资本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0-57.

【责任编辑连家明】

F812

A

1672-9544(2016)05-0042-05

2016-03-30

刘轩,人文社科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2015年度苏州市软科学指令性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R201560),2015年江苏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2685012Y)。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学历经营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全面提高灾害防控和安全生产水平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