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表达水平与胃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6-09-10 01:11王雨村刘宏斌何欣杜小正
甘肃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气滞证型血瘀

王雨村 刘宏斌 何欣 杜小正

·临床研究·

Rb表达水平与胃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王雨村刘宏斌何欣杜小正

目的:检测Rb基因在胃癌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水平及变化,探讨Rb基因与胃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 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入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62例,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正常胃组织标本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标本中Rb表达情况,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组织细胞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类型的中医证型中,Rb蛋白表达由弱到强依次为:气血亏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凝结型<肝气犯胃型<脾胃虚寒型<胃热伤阴型,且Rb阳性表达与中医证型之间呈负相关(r=-0.228,P<0.01),并与胃癌的分级、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Rb基因的表达在不同胃癌中医证型中存在演变趋势。

胃癌;中医证型;Rb;免疫组化;相关性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球每年大概有一百万新发胃癌病例,约有70万人死于胃癌及其并发症,在恶性肿瘤死因中位列第二位[1-3]。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万人被检出患有胃癌,病死率男性(40.8/10万)和女性(18.6/10万),分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2~7.9倍和3.8~8.0倍[4,5]。研究表明,Rb基因与胃癌的侵袭及转移有关,并且,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细胞因子在气滞血瘀证和邪热内蕴证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由此推测出中医证型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可能存在关联[6]。本研究对胃癌6个中医证型与Rb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胃癌中“证”的实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癌、预测其转归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甘肃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病理确诊并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62例,其中女性64例,男性98例,平均年龄(53.1±7.4)岁。根据胃癌分级系统,其中Ⅰ级41例,Ⅱ级82例,Ⅲ级39例;根据胃癌TNM分期,其中Ⅰ期28例(ⅠA期10例、ⅠB期18例),Ⅱ期49例(ⅡA期22例、ⅡB期27例),Ⅲ期46例(ⅢA期19例、ⅢB期14例、ⅢC期13例),Ⅳ期39例。根据胃癌中医分型(中医证型参照《中医胃癌诊疗指南(草案)》[7]),其中胃热伤阴28例,脾胃虚寒39例,痰湿凝结17例,肝气犯胃36例,气血亏虚19例,气滞血瘀23例。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正常胃组织标本为对照组。胃癌组织标本蜡块由甘肃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提供。

1.2主要仪器与试剂CH-212型显微镜购自奥林巴斯集团公司,AO-82型石蜡切片机由广州晟龙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鼠抗人C-erbB-2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试剂盒、3,3-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显色试剂盒、柠檬酸抗原修复液、多聚赖氨酸防脱片剂、EDTA抗原修复液均购自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组织标本的处理。 将组织蜡块切成约5μm厚的切片,平铺在载玻片上(实验前预先用多聚赖氨酸处理)室温下干燥。干燥后置于恒温烤箱内60℃过夜备用。每次染色前,均需将标本切片再次置于恒温烤箱内,60℃烘烤50-60分钟后才可使用。

1.3.2免疫组化。石蜡切片二甲苯脱蜡、乙醇脱水后,抗原修复;将抗原修复好的切片SP法免疫组化染色,DAB显色,苏木素染色,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最后镜检。

2.3阳性标准切片在40×10倍视野下,计数50个肿瘤细胞,每张切片至少计数5个视野范围。阳性标准[8]:阳性细胞百分数≤10%计为无阳性表达;11%-30%为(+);31%-70%为(++);>70%为(+++)。

2.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胃癌的各项观察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中医证候各组间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胃癌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水平胃癌组织中Rb的阳性率为53.7%,与正常组织及慢性胃炎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3级肿瘤分级中,R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56.1%、38.5%,与正常胃及慢性胃炎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胃癌TNM肿瘤分期中,Rb蛋白在肿瘤的4个分期中阳性率分别为64.3%、61.2%、54.3%、35.9%,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Rb蛋白的表达水平(例)

表2 Rb在不同胃癌分级中的表达水平(例)

表3 Rb在不同胃癌分期中的表达水平(例)

2.2中医证型在不同胃癌分级中的表达情况Ⅰ级胃癌患者中以脾胃虚寒型最多,共12例,占29.3%,气滞血瘀型最少,共3例,占7.3%;Ⅱ级胃癌患者中肝气犯胃型最多,共21例,占25.6%,胃热伤阴型最少,共7例,占8.5%;Ⅲ级胃癌患者中胃热伤阴型最多,共17例,占43.6%,痰湿凝结型最少,共2例,占5.1%。见表4。

表4 中医证型在不同胃癌分级中的表达情况[例(%)]

2.3中医证型在不同胃癌分期中的表达情况将胃癌标本按TNM体统分期,Ⅰ期患者中以胃热伤阴型最多,共11例,占39.3%,痰湿凝结型最少,共1例,占3.6%;Ⅱ期患者中以肝气犯胃型最多,共15例,占30.6%,气滞血瘀型最少,共3例,占6.1%;Ⅲ期患者以脾胃虚寒型最多,共17例,占37.0%,气血亏虚型最少,共2例,占4.3%;Ⅳ期以气滞血瘀型最多,共10例,占25.6%,痰湿凝结型最少,共3例,占7.7%。见表5。

表5 中医证型在不同胃癌分期中的表达情况[例(%)]

2.4胃癌不同中医证型中Rb的表达情况不同中医证型胃癌组织中Rb阳性表达不同,=11.3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b阳性表达与中医证型之间呈负相关,r=-0.228,P<0.01。Rb蛋白阳性表达率由弱到强依次为:气血亏虚型(15.8%)<气滞血瘀型(21.7%)<痰湿凝结型(29.4%)<肝气犯胃型(41.7%)<脾胃虚寒型(46.2%)<胃热伤阴型(53.6%)。见表6。

表6 不同中医证型中Rb表达情况

3 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反映细胞的增殖状态,临床上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指标。Rb基因为机体内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基因,是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9]。有研究[10]表明,在所有人类肿瘤细胞中,均存在Rb基因表达异常(包括调控异常或基因突变)。张宇龙的研究[11]显示,在进展期胃癌原发灶中,Rb蛋白高表达,且Rb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胃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有研究[12]提示,中药胃复春联合维A酸可上调抑癌基因Rb表达,并下调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治疗胃癌前病变,但该研究病例数不多,观察随访时间不长。Rb蛋白参与胃癌的发生,且其与组织学类型、淋巴转移率及浸润深度有显著相关性[13]。说明Rb蛋白表达缺失的胃癌更具侵袭、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越到晚期,Rb蛋白越易发生缺失。

本研究中,Rb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为53.7%,在正常胃组织和慢性胃炎组织中低表达(P<0.05),说明Rb的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中医证型在胃癌分级与分期中的分布不同,且中医证型与胃癌分期正相关,提示随着胃癌病情的进展,肿瘤分期越来越晚,中医证型也由实转虚,呈现单纯虚症或者虚实夹杂。Rb蛋白阳性表达水平由弱到强分别为:气血亏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凝结型<肝气犯胃型<脾胃虚寒型<胃热伤阴型。结果提示:Rb基因在不同胃癌中医证型中存在演变趋势。

胃癌的4个TNM分期中:Ⅰ期患者中以胃热伤阴型最多,痰湿凝结型最少;Ⅱ期患者中以肝气犯胃型最多,气滞血瘀型最少;Ⅲ期患者以脾胃虚寒型最多,气血亏虚型最少;Ⅳ期以气滞血瘀型最多,痰湿凝结型最少。胃癌肿瘤Ⅰ期为本病的初级阶段,癌肿对于胃上皮浸润程度尚浅,病变程度较轻,本期患者正气尚强,病情不明显,常常未能引起患者的重视,此期以胃热伤阴最多见;Ⅱ期患者由于癌肿已形成实体,处于邪正相争的阶段;Ⅲ期患者中以脾胃虚寒最多见,此期患者癌肿侵犯继续加重,中医辨证认为该期患者症状表现属于虚实证;Ⅳ期患者中以气滞血瘀者最多,此期患者多为肿瘤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正气消退,形体衰败,正不胜邪。

西医依据肿瘤的异型性将肿瘤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分化程度越高表明癌细胞结构及功能越接近正常组织,其恶性程度越低。本次研究发现:肿瘤分级Ⅰ级胃癌患者中以脾胃虚寒型最多,气滞血瘀型最少;Ⅱ级胃癌患者中肝气犯胃型最多,胃热伤阴型最少;Ⅲ级胃癌患者中胃热伤阴型最多,痰湿凝结型最少。

综上所述,胃癌组织中Rb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及慢性胃炎组织,提示Rb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着重要作用。疾病的证型不同,则Rb蛋白的表达情况亦不同。

[1]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Ma H,Weng D,Chen Y,et al.Extensive analysis of D7S486 in primary gastric cancer supports TESTIN as a candidate tumor suppressor gene[J]. Mol Cancer,2010,9(1):190.

[3]Wang C,Zhang J,Cai M,et al.DBGC:A Database of Human Gastric Cancer[J].PLoS One,2015,10(11):e0142591.

[4]陈宗营.胃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4):56-58.

[5]张延龄.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任玲,徐力.胃癌中医证型与基因相关性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4,46(7):79-81.

[7]中医胃癌诊疗指南(草案)[A].2007国际中医药肿瘤大会会刊[C].重庆:华中医药学会,2007.

[8]李国元,赵久达,王成,等.HIF-1α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癌症杂志,2010,20(8):602-606.

[9]Higgins MJ,Hansen MF,Cavenee WK,et al.Molecular detection of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s that disrupt the putative retinoblastoma susceptibility locus[J].Mol Cell Biol,9(1),1-5.

[10]Yamasaki L.Role of the RB tumor suppressor in cancer[J].Cancer Treat Res,2003,115:209-239.

[11]张宇龙,张国栓,崔专义,等.NF-κB及Rb蛋白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E-cadherin/catenin复合物在转移淋巴结中再表达的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1):1381-1385.

[12]李小雷,王晓琦,屈海鸥.胃复春和维A酸对胃癌前病变患者基因Rb和C-erbB-2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6):493-496.

[13]汪泳,程云生,刘志宁,等.R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4):471-473.

A

1004-2725(2016)08-0580-04

730050甘肃 兰州,甘肃省肿瘤医院妇瘤科(王雨村),病理科(何欣);730000甘肃 兰州,甘肃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王雨村、杜小正);730050甘肃 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刘宏斌)

刘宏斌,E-mail:liuhb2012@126.com

猜你喜欢
气滞证型血瘀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话说血瘀证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