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起搏电极内保留钢丝一例

2016-09-10 01:11吴成斌王有梅
甘肃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头端右心室钢丝

吴成斌 王有梅

心室起搏电极内保留钢丝一例

吴成斌王有梅

对于螺旋电极不能在室间隔固定的患者,可以采用在电极内保留钢丝,增加其支撑力,从而达到固定电极的目的。本研究报道1例扩张型心肌病适应症患者,术中为了固定右室电极,最终将钢丝保留在电极内。

扩张型心肌病;CRT;心室起搏电极;钢丝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CRT)是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为特征,并伴有收缩功能障碍的心肌病,导致房室、室间和/或室内运动不同步[1],心脏再同步治疗是CRT有效的治疗手段。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因反复胸闷、气短、双下肢水肿2年,进行性加重1月,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动过缓住院,入院后查超声心电图示:全心扩大(LV 61mm、LA52mm、RV26mm、RA54mm)、肺动脉增宽、三尖瓣返流(中度)、左室收缩功能减弱(EF 33%、FS 16%)。心肌标志物检查:CK-MB5.97ng/ml(<4.94ng/ml)、TPN-T72.7ng/L(0-14ng/L);PRO-BNP:1028pg/ml(0-227PG/ml)。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持续性心房颤动(见图1),最长RR间期2850ms。

图1 术前心电图

入院后给予药物改善心功能,行双心室同步起搏器植入术。术中透视见患者心脏显著增大,在放置右心室主动电极时,螺旋电极头端无法固定在右心室间隔部。旋出电极头端(X线下可见其头端标记分开),但是回撤电极内导丝过程中,电极头端反复脱位,更换多个部位后仍无法固定右心室电极。因为将右心室电极固定在间隔部对该患者可能获益更大[2]。因此,放置并固定左心室电极后,将右心室电极头端放至中位间隔,将头端旋入室间隔,缓慢回撤导丝约2cm,未见电极移位。测试左右心室电极各项参数良好,固定电极,将右心室电极尾端外露导丝剪断后连接起搏器。其中反复测试电极参数未见异常,反复多体位透视,正位见电极固定于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见图2),左前斜(LAO)45度透视见右心室电极远端指向室间隔(见图3)。在透视下电极内可见保留的钢丝。术后心电图见双心室起搏良好,并使用程控仪测试起搏器各项参数、功能未见异常。

图2 正位透视 

图3 左前斜(LAO)45度透视

2 讨论

双极起搏电极与单极起搏电极相比,不但粗而且硬,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极不断改进,由粗到细、由硬到软,由难固定到易固定,起搏阈值由高到低等方面不断进步,以满足医患双方的需要。螺旋电极不能固定的原因由以下可能:①经验不足,未能到达较好固定的心肌;②心肌收缩异常;③患者心肌组织结构异常,无法固定电极。本研究螺旋电极不能固定是由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结构异常所致,从而选择了保留电极内导丝,增加支撑力,达到固定电极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均有个别保留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导丝行左室起搏的治疗案例[3],但在右心室电极内保留导丝未见报道。至于该方法是否能让患者受益,是否会出现新的并发症,还需长期随访观察。

[1]Ciampi Q,Petruzziello B,Porta M D,et al.Effect of intra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on diastolic function and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Eur J Echocardiogr,2009,10(8):907-913.

[2]盛晓东,周建龙,范韬,等.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经验[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23(5):408-409.

[3]易甫,刘兵,武峰,等.保留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导丝行左室起搏一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24(3):278-278.

B

1004-2725(2016)08-0640-02

733000甘肃 武威,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心内科

吴成斌,E-mail:zlyywucb@qq.com

猜你喜欢
头端右心室钢丝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右心室评价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水下作业工具快速换接装置对接容差性研究与仿真分析∗
一种十七股子午胎钢丝帘线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新生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超声监测辅助心电图引导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定位的价值
一种对废旧轮胎中钢丝与橡胶进行分离和回收的装置
强生新一代豪韵® FOCUS+超声刀
注射器针帽巧在吸痰连接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