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需,父母之爱

2016-09-10 07:22韩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接纳亲子沟通鼓励

韩秀

〔关键词〕亲子沟通;内心需求;接纳;鼓励;尊重

在微信推送上看到这样一道选择题:有几个孩子,他们各有特长,如果让你以喜欢的程度排列,你会怎么排?

A男生,生于普通工人家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赛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在省级重点高中一直担任班长,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借此题目,我在部分家长群体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除了第三位男生让家长比较头疼,其他几位都很受欢迎,甚至觉得自家孩子能这么优秀该多好。

来认识一下这五个孩子吧。第一位是卢刚,留美博士。因为博士论文最高奖学金被同窗好友获得,卢刚开枪射杀了与此相关的3位教授和副校长以及同窗,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当场开枪自尽。强烈而压抑的情绪,不堪重压,无法平衡,最终采取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和他人。第二位是马加爵,大学期间由于打牌发生口角,杀害同寝室的同学。第三位是韩寒,日后在文学和赛车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第四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是全校教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乖孩子,但最后选择跳楼自杀。

除了韩寒,其他三个孩子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好孩子,可还是发生了各种悲剧。当然这几个只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成绩优秀的孩子都这样,也并不是所有有问题的家庭教育都会出现如此极端的结果,但这样的个案在生活中不少。判断一个孩子优秀与否,有很多维度,但现实中更多的家长更喜欢以成绩论英雄。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对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一味地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孩子,忙着给孩子补习功课,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来完成。甚至常常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比较,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最终导致毁灭性的结果。

经常有家长咨询:“我的孩子不想上学了,我该怎么说服他?”“我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或者小说,我要怎么纠正他?”“我的孩子已经跟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了,我要如何阻止他?”……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只是表象,强制去让孩子改变不如试着去了解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读懂孩子内心的需要,修复亲子关系,保持畅通渠道,进而改变孩子。如何了解孩子的心理?最有效的方法是家长的思维模式从对与错的评判性思维向探求性思维转变:孩子背后的需求什么?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我要如何应对?评判性思维向探求性思维转变,是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与接纳、肯定与鼓励、尊重与信任、无条件的爱。下面我们来逐一进行解读。

一、被理解与接纳的需求

理解与接纳,心理学上叫共情、同理心,也就是将心比心。我见过这样一个场景:孩子在放学路上看到一只在晒太阳的小猫咪,禁不住对妈妈说:“妈妈,这个猫咪好可爱啊!”妈妈却马上回应孩子:“今天作业这么多,还不赶紧回家写作业!”妈妈的这种反应就不是同理心,没有接纳和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和想法,而是命令和指责。孩子会感觉很焦虑,甚至反感。长此以往,性格会变得冷漠、孤僻,不喜欢交际,喜欢将事情埋在心里。

心理学中有个“南风效应”,说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非常用力地吹,企图把衣服吹跑,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觉得暖和了,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就是“南风效应”。家庭教育同样需要关注和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接纳?孩子跟你分享他看到了可爱的猫咪的时候,妈妈只需要简单地回应:“妈妈也看到了,真可爱呀!”重复了孩子话语中的跟情感有关的词“可爱”,孩子会因为被妈妈了解和认可而感到温暖和幸福。

二、被肯定与鼓励的需求

我在心理咨询室接触过很多来访的家长,他们只关注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优点。家长对问题和消极面关注过多使得孩子可能朝着问题的方向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进行过一个实验。从学校选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然后将一份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告诉教师,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一年后,教授又来到这所小学,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已成为班上的佼佼者。事实上名单中的学生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心理暗示”在发挥作用。这个实验衍生出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期望效应:当你赋予自己或他人期望时,这个人的行为往往就会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从孩子两三岁开始,每天晚上入睡前我都把他当天表现得比较好的地方说出来,如自己穿衣服、帮大人做家务、整理玩具、与小伙伴分享等,称之为“好行为日记”,并将此作为一项睡前功课坚持了下来。这种成本很低的教育方式无需耳提面命,只需用心关注一下孩子每天的言行,孩子就会朝着你所肯定的、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肯定和鼓励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喜爱与欣赏,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反之,则易产生自卑、厌学等心理。

三、被尊重与信任的需求

在心理学中还有一个“超限效应”,源于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一大笔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孩子犯错时父母会再三批评,使孩子从内疚到不耐烦乃至反感,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尊重孩子,对孩子的错误不能揪住不放。家长过多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会让孩子更加沮丧。因此,家长应该尊重、接纳孩子,被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才能建立自尊并尊重别人;感觉不到尊重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四、获得无条件的爱的需求

我之前看过一个调查,在满分10分的情况下,妈妈和孩子相互打分。基本上所有孩子都不假思索地给妈妈打了满分,而妈妈们则打出了5~8分不等的分数。在父母的眼中,没有完美的孩子,但在孩子的眼中,每一对父母都是完美的。

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因为他是父母的宝贝,不是因为他是钢琴神童或是数学天才或者成绩优秀。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如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孩子心里会怀疑、压抑。父母的高标准,会使孩子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能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孩子各有特点,会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每个孩子都在不断地成长,而哪对父母又是生来就会当父母的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这对父母来说是挑战,也是乐趣。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第二中学,衢州,324000)

编辑/于 洪 终校/王抒文

猜你喜欢
接纳亲子沟通鼓励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和学生一起成长
让阳光照进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