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秘密也是呵护儿童心灵

2016-09-10 07:22章桂梅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内心世界秘密空间

章桂梅

每个人都有秘密,因为有了秘密,生活才更加有趣,也让人生更具挑战性。在儿童的生活中,秘密有多种形式,美好的秘密、可怕的秘密、尴尬的秘密、被人信任的秘密、被人出卖的秘密、藏身的秘密、难以理解的幻觉秘密、与重要他人共同拥有的秘密……秘密让儿童逐渐走向成熟。因此,尊重儿童私密空间,呵护儿童秘密,是关爱儿童、引导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 拥有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的标志

小学一二年级的儿童非常坦率,内心世界比较开放,教师的任务是去“揣摩”儿童的内心世界。因为其语言能力有限,无法清楚表达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因而成为教师眼中的“秘密”。到了三四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却开始对内心的自我暗暗保护,不愿让他人闯入或看到内心世界,有意识地封闭自己的内心,从而成为成年人无法理解甚至有时儿童自己都无法理解的真正秘密。

儿童对自己情感的隐藏其实是一种成长的标志,也是他们走向独立的标志。当儿童不愿意将某些感觉或事物告诉别人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体会到秘密的神奇力量。在体验秘密的过程中,儿童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例如:内在的灵性、隐私及内心世界其他看不见的东西。

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儿童发现自己有了秘密,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的诞生。很多人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开始有秘密了,或者说,儿童有秘密了,就说明他们长大了,这是基于心理发育角度,秘密与人的成长成熟的关联。其实人关于秘密的体验从幼童时期就开始了,如幼儿玩的很多游戏——捉迷藏、躲猫猫、寻宝藏等,都是基于与秘密有关的现象。

没有秘密的人就像没有秘密的生活一样,很难让人产生兴趣。秘密是生活中有意义的关系的条件,与秘密有关的教育学首先要处理的是儿童生活中拥有的秘密所具有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这些秘密的尊重,然后就是如何为儿童提供和创造体验秘密的机会,从而使儿童的人际关系更有意义,生活更有情感。

二、 儿童秘密具有的特征

儿童的秘密源于对一件事情给予不同解释的行为,其主要特征如下。

1.秘密是人际关系的中介

儿童不会与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彼此分享秘密,也用不着隐藏秘密。所以,通过秘密能探查儿童之间的界限,发现儿童的隐私空间,能判断儿童与他人关系的某些特点。人际关系会因为秘密的存在而出现变化,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会被秘密所破坏或玷污。

2.秘密具有相对性

儿童的秘密具有显著的相对性。例如:逃课去网吧的儿童,当老师调查其逃课原因时,这名儿童一般不会告诉老师他是因为去网吧而逃课,但他会把这个事情告诉与他要好的同伴,而他的同伴一般也不会将这一真相告诉老师。也就是说,对逃课儿童而言,“逃课去网吧”这一事件对老师是秘密,而对跟他要好的伙伴就不是秘密。

3.秘密具有不可侵犯性

很多10岁左右的儿童不仅有写日记的习惯,而且喜欢用带锁的笔记本写日记。每天晚上临睡前在“秘密日记”上写点什么,然后把笔记本锁好、收好,甚至还要把日记本锁在自己的抽屉里。家长、老师都对其充满好奇,却不能去偷看,因为那是儿童的私密空间,里面可能有他们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秘密的不可侵犯性。

4.秘密具有道德意义

从儿童人际关系层面而言,秘密具有道德意义。例如:一个小女生把她的秘密(美好的秘密、可怕的秘密、尴尬的秘密等)告诉她的闺蜜,闺蜜所要做的就是与对方分享或分担这个秘密,但不能将其说出去。保守秘密、尊重个人隐私是秘密的道德意义。

5.秘密具有启智性

儿童在保护、体验秘密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如:内在的灵性、隐私及内心世界里看不见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他们成长及走向独立的标志。生活中,有些秘密能够启迪儿童智慧,甚至触动儿童的整个生命。

6.秘密具有教育意义

为了有意义地生活而必须拥有秘密,其中存在着教育性,其中的教育学问题是:如何体验秘密?如何尊重个人隐私?如何尊重私人物品和私人空间?如何通过体验和享受秘密而使儿童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有意义?通过开展与秘密有关的教育,使得秘密能创造出自我的多个层次和内外空间,有助于个人性格的形成。

三、 尊重儿童秘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教师要研究秘密与儿童成长的关系

当发现儿童不再那么无所顾忌地表达自我,与他人相处时自我意识开始萌发的时候,儿童心里就开始有秘密了。儿童的秘密较为简单。例如:若某位儿童在某一任课老师面前表现得非常积极,这位儿童心里一定会有对这位老师的秘密感受,或非常喜欢,或害怕等。当发现某位儿童经常迟到,他很可能在做一件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的事情。当发现某位儿童经常将目光投向某一异性儿童时,这位儿童很可能对对方产生了神秘感。儿童心中的秘密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由于儿童有了秘密,教师会感觉此时的儿童不那么“坦率”了,变得难以琢磨。教师此时不要大惊小怪,要认识到没有秘密的儿童是长不大的,有了秘密,说明儿童在走向成熟。教师要研究秘密与儿童成长的关系,更好地了解儿童。

2.要为儿童创造享受秘密的私人空间

当儿童到了三四年级逐渐开始有秘密时,教师要多与家长联系,家校共同努力,为儿童创造保护和享受秘密的私人空间。学校层面,座位是儿童重要的私人空间,要教育儿童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未经允许,不要坐他人的座位,不要触动他人物品。家庭层面,根据住房条件,给儿童一间属于他们自己的房间,允许儿童在自己的房间做自己的事情。给儿童一个带锁的抽屉,家长不论多么好奇,都不要去触碰这个抽屉。不偷看儿童日记,不偷看儿童在社交网站上与小朋友的聊天记录,让儿童在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里体验秘密、享受秘密、思考秘密。

3.要为儿童提供体验秘密的时间空间

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心中有秘密,二者相互作用,促进儿童走向成熟。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来保障儿童探索好奇、体验秘密。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和家长都不要用各种学习和训练把儿童的时间填满,给儿童留下足够的体验秘密的时间空间。学校层面,勿把儿童的课程表填满,也不要从早到晚都有老师全程跟班,给儿童留下足够的课间时间、自由活动时间,让儿童自由支配。儿童只有有了时间空间的保障,才能处理好需要解决的小秘密。

4.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儿童的秘密

几乎每一个教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知道一些学生的秘密,无论你所知道的这个秘密是美好的秘密还是负面的秘密,教师要做的首先是替学生守住这个秘密,然后针对秘密的类型,以一种未知者的身份,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帮助。如果某个学生出于对老师的信任,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把秘密告诉你可能是想与你一起分享秘密的快乐,也可能是想让你疏导他的苦闷。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秘密,尊重儿童的秘密,根据需要,为儿童提供有价值的人生指导。

5.重视对儿童进行与秘密有关的教育

权利、惩罚、害羞、犯错、关心、爱恋、憎恨等种种感觉都与秘密有关。与秘密有关的教育首先要处理的是儿童生活中拥有秘密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对秘密的尊重,秘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秘密是人类共有的经验,是儿童成长的一个显著特征。秘密有助于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形成和亲密人际关系的形成。与秘密相关的教育不是刻意的教育,可通过主题班会、文化沙龙、阅读等活动,让儿童认识到秘密与人生的关系,让儿童知道什么是该隐藏的,学会处理秘密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关系,为儿童内心的强大奠定基础。

6.引导儿童发现与探索大自然中的秘密

在儿童意识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属于自我的秘密,也有对外部世界各种现象带给自己的神秘与好奇,这是儿童探索世界奥秘的基础。教师在进行与秘密相关的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儿童发现和探索大自然中的秘密、生活中的秘密,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为培养其创造力奠定基础。

尊重儿童秘密,呵护儿童心灵,重视与秘密相关的教育,是走进儿童内心的基础。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内心世界秘密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微趣图
愿望树的秘密(二)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