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求疑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6-09-10 07:22王绍军
文学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情理疑点轮椅

王绍军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对质疑训练少,一些学生求疑、质疑能力差,有些学生对质疑甚至茫然无着手处。我尝试践行分析法求疑;比较法求疑;推测法、联想法、逆众法求疑。让学生有渔夫一样的眼睛,一读课文便知何处有疑。锻炼学生紧扣课题直接质疑,根据内容深入质疑,抓住难点探究质疑,真正掌握求疑、质疑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自我思辩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何处求疑 求疑方法

徐州教育局率先提出“学讲”教学模式,其中重要一点是质疑。质疑是学讲课堂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当课进行到这个环节时,有些学生要么是无话可说,无问题可问,要么是提问的问题是肤浅的,已知的,重复的,啼笑皆非价值不大的。对此,好多教师感到无可奈何,所以自主学习后的质疑环节仍然由教师提问,学生质疑仍然是形式上的环节。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鱼鹰一样的慧眼,一眼就能找到文章存疑之处呢?掌握一些常用的寻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运用分析法和比较法在文章标题处求疑

课文就内容分:有些是写人的,有些是记事的,有些是抒情的……当然,大凡是写人的文章,差不多都通过记事,使其卓尔不凡。一般说过于肯定某件事、夸张某个动作,或用比喻、或象征等做题目,这样的标题就是存疑的地方。以小学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这篇课文为例,让学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说说“负荆请罪”这个词的内涵(意思背负荆条赔罪,请求用荆条责罚自己的罪过),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负荆请罪》是否有疑点,什么疑点?这时学生通过分析就可能提出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么样?

又比如学习《最后的姿势》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最后的姿势》进行分析,作者为什要用“最后”?让大家一起探讨“最后”是否是存疑之处,自然会引出课题的含义是什么?有些题目需要比较才能确定是否是存疑点。如《小草与大树》,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就引导学生比较小草和大树有什么关系?这棵小草是如何成为参天大树呢?小草和大树是否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呢?又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把男孩和女孩进行比较,自然会找到女孩能不能读。这样就找到了疑点。《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把人类和自然进行比较,人类有文字,顺理成章就找到大自然真的能留下文字。

二.运用情理推测法在课文困惑处或重复处求疑

课文困惑处可能是作者要表达暗线,又或是文章隐含的内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是不易明白的地方,是课文难点。要引导学生运用情理推测法进行推理、揣摩就能够找到疑点处。像《姥姥的剪纸》就有难理解处:“孰能生巧,总剪,手都有了准头了。”“总剪”“孰能生巧”,按照情理推测,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手怎么会有准头?这句话的想表达什么含义?这里就是存疑之处。

除此之外,课文的重复之处也多是课文的重点,也应提醒学生运用情理推测法找到疑点处。《轮椅山的霍金》一文中,四次提到轮椅:文章开头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在第三自然段“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的逐页阅读。多次出现的轮椅就是重复,也就是存疑之处。顺着课文脉络,让学生分析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就简单多了。

三.运用联想和假设在课文结论处或结尾处求疑

课文的结尾处,多是对文章进行总结、画龙点睛之笔,也有可能是文章的升华。有的结尾语言含蓄,意蕴深刻,话虽尽而意无穷;有的结尾是对文章开头的照应。这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或角色假设法,找到疑点处。词句优美句要多品读、体味、感悟;意境深远的要多想像联想、感情丰富的多研磨、多体验。像《爱之链》文章结尾,可以让学生设想下这里的疑点,再让学生讨论用假设法质疑。假设乔依醒来,他的妻子会对他说什么?假设老妇人得知是乔依失业,会帮助他吗?又如《哈尔威船长》的结尾,也可以让学生在结尾处进行假设。假设在这样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吗?为什么他要和船一起沉入大海?这样学生多动脑,多假设,多联想,就一定能找到疑点。

多年来,我潜心对“培养学生求疑、质疑能力”进行研究,在教学中处处留心,总结经验,并长期的实践,获益匪浅。我深知只有把学生练就渔夫一样的身手,出没风波里,才能获得鲈鱼归。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邹庄镇西沙小学)

猜你喜欢
情理疑点轮椅
情理之外
现场的疑点
致新敏队长
轮椅上的梦
爱的轮椅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爱的轮椅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
疑点
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