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语文课堂过度喧闹误区的思考

2016-09-10 07:22汪仁洁
文学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动静结合语文课堂

内容摘要: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师和学生究竟应该怎样“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课堂,语文教师要协调好课堂的“动”“静”关系,做到动静取舍有度,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关键词:语文课堂 过度喧闹 动静结合

儒家提倡“中庸”的人生哲学,“叩其两端”以取“中”,戒“过”而勉“不及”。中小学语文课堂在动静的取舍中也要坚持“中庸”的原则。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静静听的语文课堂是一种“不及”,而现在语文教育实际普遍存在的“热闹非凡”的语文课堂则是一种“过”,可谓喧闹过度。“语文课堂是在语文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指向多元目标的学生自己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1],为此,语文教师必须真正把握好课堂的几十分钟,在“静”和“动”之间学会取舍,当静则静,应动须动,做到动静结合,取舍有度。

一.语文课堂过度喧闹误区的表现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一直是语文教师唱“独角戏”,学生默默听记。伴随着新课标的推进,课堂上“满堂静”的状态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堂动”[2]即出现了所谓的过度“喧闹”的局面—课堂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学生说、议、答、读,甚至于笑声、歌声、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学生几乎丧失了安静默读、思考,专心听课的时间。过度“喧闹”的语文课堂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选择的猎奇

曾经有学者对语文教师“你的教学目标是怎么来的”的问题回答进行问卷调查,回答主要集中有以下几种:1.直接从教学参考书上抄来的;2.从同行(主要通过网络搜索)的教案中看来的;3.从自己以往的教案中转述过来的;4.教案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教学检查,对上课而言可有可无的[3]。

调查表明,不少语文教师存在教学目标不明或不设教学目标的情况。教学目标忽略导致教师随意选择教学内容,不清楚哪些内容该教,哪些内容不需教。教师仅仅从吸引学生眼球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选取组织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猎奇心理,但内容无实在价值。猎奇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兴趣,课堂笑声,叫声轮番出现,表面异常热闹,但是热闹背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堂需要在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基础上兼顾人文性。语文内容选择不能仅应付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忽视语文课堂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点。

(二)教学方法选用的单一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当下,对素质教育本质的理解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往往把课堂中学生的“动”——嘴动、手动、腿动、脑动理解为就是践行素质教育。这种对素质教育片面理解,造成个别教师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课堂提问中,这就是所谓的“满堂问”。教学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往往以“回答不错”“差不多接近正确答案了”“再考虑考虑”这类含糊的概括性较强的话语进行一语带过式的评价,这造成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理解所学内容内在的真正含义,所以这类课堂提问,只是流于形式,毫无意义可言,只是浪费时间罢了。似乎每个问题都解答了,但是每个问题都没有深入,造成整个教学内容理解的片面。

(三)多媒体的滥用

信息化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需与时俱进,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日常语文教学。但实际操作上,有些教师存在多媒体滥用的倾向,主要表现为:课件数量和用时过多;课件主宰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件的图片,声音,视频轮番上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4]对于多媒体的不当使用有个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有位教师使用多媒体教《海底世界》一文时,课件中过多使用动漫,视频等手段将海底的各色植物和鱼形象展示出来,学生上课注意点完全不在教学内容上,课堂上学生两三一起讨论海底植物和鱼的名字,讨论声此起彼伏,老师控制不了课堂节奏,最后草草结束。

(四)课堂掌控的缺失

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由于缺少教学实践,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导致发起互动后课堂就一直安静不下来,学生总是流连于上一个话题,讨论说笑没完没了,这种课堂的喧闹与实际学习内容毫不相关。语文课堂教师让学生两三互相讨论,或分组讨论出发点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会合作学习。但讨论探究,如果教师未能很好引导,课堂可能会乱作一锅粥。生生讨论会变相沦为学生乘机聊天的好时机,学生很可能撇开老师的话题任务,开始漫无边际地聊天。还有语文教师完全偏离教学内容,为了幽默而幽默,师生说笑停不下来,这也就是语文课堂肤浅的喧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找到调节课堂气氛的幽默点,围绕教学内容适当幽默,这更是课堂驾驭能力强的表现。

二.克服语文课堂过度喧闹误区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大学》提到“知止而后定”即知道了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在操作中才能有定向。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出合适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关键。[5]明确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考虑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如:语文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现状,语文教材内容等。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教师随意而为的活动,好的语文课首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原则,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易于教师落实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胡乱摘抄,教师自己都不清楚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整个教学过程毫无章法可循,不可能构建引人入胜的语文课堂。长久下去,会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漠视,形成“语文课堂听与不听一个样,听多听少一个样”的偏激观点。语文教师教学目标设计需认真,慎重。在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二)精心设计问题,掌握追问艺术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没有提问就没有课堂。[6]教学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问题的多寡并不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问题的质量才是我们的关注点。部分老师问题多,杂,乱,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可能还会影响学生自己正确的理解思路,这种问题表面会带来课堂热闹,繁华的气象,实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反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在问题设置方面下功夫,掌握提问的艺术,让学生在追问中层层推进,加深理解。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学生对文本内容迷茫,不知如何找到关键点解析时,教师的问题具有引导作用,可帮助学生找到打开思路的线索,相当于庖丁解牛时摸清牛的筋脉,帮助学生进入下个环节即深思。

(三)合理使用教具,切实辅助教学

教具选择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具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易于学生接受,在整个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现代信息化潮流中,教师要学会合理恰当使用多媒体,实现它辅助教学功能。朱晓民指出多媒体的使用我们必须掌握四个原则:适量性,适时性,相关性和审美性。[4]多媒体是为教师所用,但语文教师绝不能沦为多媒体的奴隶。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明确恰当使用多媒体是教学锦上添花的工具,而不是雪中送炭的必需品。使用多媒体教学,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不要做无用过量的延伸,控制好课件数量和使用时间。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教学个环节更好的展开,不要让多媒体牵制了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制作还要考虑到审美性,优化课件设计和制作,在无形中体现其美育的价值。

(四)调控课堂秩序,做到“闹”中取静

《大学》指出了安静—思考—收获的相关关系,“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语文课堂需要迸发活力的讨论探究,课堂也需要安安静静的思考。

讨论探索是师生同伴之间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博采众长的过程,增加我们掌握知识的广度,更多是合作学习。静思是自我的对话,自己的体验冥想的过程,增加掌握知识的深度,更多的是自主学习。语文教师必须学会根据教学内容掌控课堂“冷”“热”的节奏。讨论探究前语文教师要在话题设置上下功夫,学生乐意讨论,积极参与到讨论队伍中,更要使得讨论点能深化所学。静思时需要语文老师能够使用有效策略让全班保持安静,让每个学生能安静沉醉在自己冥想的问题中,做到思有所获。教师在冷热的切换中必须一针见血,掌握好切换点,让学生能够讨论得尽心,思考的深入。教师在热闹的语文课堂中,有时候要创设“冷场”,留有空白,对于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显得更为重要,给予足够时间自我咀嚼学习内容,思考后遇不懂问题再讨论,这种学习模式可能更为有效。

于漪老师对当今语文课堂表示担忧“学生学到了什么?好像学了,又好像没有学,花里胡哨一阵,没在脑子里留下多少痕迹。”[7]语文课堂止于浅层次喧闹是对语文教育的亵渎。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的过程,但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拨开语文课堂教学繁华的迷雾,语文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真淳的魅力。“真淳”是教师真正教有定规,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变。

参考文献

[1]庄学培.语文课堂要回归人性[J]. 师道,2011,(10A):19-21

[2]戴贤泽.让“静”成为课堂永不消失的风景[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2,(3)

[3]胡根林.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四大趋势[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2,(4)

[4]罗先慧,李云龙,孙建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J].2013,(7)

[5]何更生.新课程语文怎么教[M]. 安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2-25

[6]潘先军.告别喧嚣让语文课堂安静下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8:46.

[7]陈广团.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原因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1,(11):24-26

(作者介绍:汪仁洁,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动静结合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Herbert钉结合“动静结合”锻炼治疗单纯桡骨小头骨折疗效分析
动静结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研究
例谈“动静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动静适时转换的运用
让课堂张弛有度,奏响语文课堂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