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探究作业本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9-10 07:22程立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作业本新课程生命

程立红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探究作业本的学习形式能够有意识地分步骤实施教学任务,分步骤地实现教学目的,有利于教师更加自觉地考虑中下层次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我们利用学习探究作业本的学习形式展开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课前预习探究:发散思维的必经之路

探究作业的安排,应有效地做好课前与课中的衔接,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课前探究学习作业提出:“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就做到了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教材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如“为什么台湾青年要舍弃亲人,救助陌生人”“为什么李博士前面步履匆匆,后面却沉着应对”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文章的核心——生命桥指的是什么而衍生出的小问题。学生首先从自身体悟提出质疑,课上会更投入地学习,进而依据提问进一步寻求文章主旨,在求解的过程中完整地经历探究历程。

此外,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对于中年级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探究作业在给出一个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不仅顺利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由此总结出其他叙述形式的主要内容,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作探究:梳理思维的绝佳途径

在解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核心问题“生命桥指什么”及其衍生的一系列小问题时,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班内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呈现,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升。鉴于合作学习容易因分工、责任分散而让学生产生依赖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所以,在小组合作中,我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其次,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目标中的角色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自己在组内分工的任务;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达成。

评价及时:拓展思维的绝妙时机

评价作为一种促使学生转变和发展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积极的评价总会给学生愉悦感,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不断向上的动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实现向新课程提倡的评价观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我有几处评价对学生起到了引领作用。例如,在反馈课前探究作业时,一些同学对主要内容有突破性的概括,有自己的叙述表达方式,我给予了表扬。又如,某个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李博士前面步履匆匆,后面却在地震中沉着应对呢?”我评价:“会结合文章内容对笔者提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提问题要深入课文。”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直飞上海,而要转机台湾?”此问题直奔文章核心,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延展的历史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利用此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搜集相关历史,让学生由不求甚解到知无不解。

猜你喜欢
作业本新课程生命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作业本里的故事
换作业本
搞笑作业本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