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的心态和行为迎接G20峰会

2016-09-13 02:13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杭州 2016年8期
关键词:国民素质市民公民

吴伟强|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以正确的心态和行为迎接G20峰会

吴伟强|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G20峰会将在杭州召开,需要市民共同参与。正确的参与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指国民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当全世界的眼光聚焦于杭州的时候,每个市民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国家形象的折射,因此,市民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行为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是国家形象和国民素质的共同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所以应该培育市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这个问题上,要解决好“动”与“静”的关系问题。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在杭州举行,每个市民都有内心的“激动”,也不排除多数市民想“做”点什么。但须知,内心的激动并不一定需要过大的动作,有时候平静也是一种行为,甚至是一种更好的行为。

市民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行为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是国家形象和国民素质的共同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中华文明,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基于博大精深的文化呈现出来的泱泱大气,这种大气就是宠辱不惊。平静以待、举止优雅,是市民参与G20的最好方式,应抑制任何过分的、非常规的、过于不自然的、唯恐别人不知而总想急于表现的骚动的心态和行为。

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了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在G20的背景下,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表现得更为直接,并增加了个人与外国以及外国人的关系,而且处理管理的方式,直接处于全球媒体的注目之下,具有“放大效应”。市民应以良好的个人素养、行为方式体现责任意识、公德意识。

在这个问题上,要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问题。由于一直以来国民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与知识教育并不完全匹配,市民在认知水平上参次不齐,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在“个人中心主义”意识的趋势下,很多人不注意“自我行为边界”。因此,应该教育市民对自己的行为边界有良好的认知,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明确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就是“不给他人添麻烦”,在社会生活中更多“以他人的评价为自我评价”,强化“外在约束力”并将其内化为“内在约束力”。这样,排队上车、不抢座位、礼让斑马线、不大声说话等,就会成为“自我追求”,并可从中得到愉悦。

展现高品质的市民意识

市民意识是指社会中的个人对自己独立价值追求的自觉意识,还应该懂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市民共同体中,要成为其中一员来保护环境。“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种“自由”来自个人的独立性和对恶的行为的排他性。但是检查一下我们在许多方面的意识,不少是相当原始和混乱的,与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并不相符。比如说,一些市民认为自己与城市事务关系不大,权利不多,因而不愿多承担义务,市民对“善、恶、美、丑”的认知也未必完全一致,等等。

在这个问题上,要坚决以“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关键点在于抑制各种“低俗”表现。这种低俗是“认知缺陷和自约束意识缺失”与“城市的喧嚣和繁杂”的综合体。例如,视觉污染。唯恐他人无视自己的信息,竞相争夺眼球。动辄彩旗招展,口号式大幅标语满天飞,广告造型怪异、体量庞大,还有各种LED动态提示和警示,城市建筑格局、色彩和元素杂乱无序。再如,听觉污染。唯恐他人无视自己的作为,时刻引人关注。动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高音喇叭、招摇过市、喧嚣无度。压迫式的关怀无处不在。这是太想表现、太想获取、太想给予的潜意识的外化,是自我中心主义和缺乏自信的矛盾综合体,也是对他人的低估和蔑视。须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约是一种品质,而且是一种高品质。

猜你喜欢
国民素质市民公民
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强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群众文化对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与意义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