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矿山宝矿区某铁矿成矿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6-09-15 07:22肖秋香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矿段石炭系北东

余 玲,肖秋香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江西九江332000)

龙川县矿山宝矿区某铁矿成矿特征及成因分析

余玲*,肖秋香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江西九江332000)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龙川县宝矿区铁矿矿床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论述,分析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总结矿床的成矿类型,明确其开发经济价值。

区域地质;铁矿;成矿特征;成因

矿山宝矿区铁矿位于广东省龙川县城区NE13°方向,直距约57km处的小长沙村附近。矿区位于大长沙盆地的南端,地处南岭纬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武夷山构造带南延部分的交汇处。岩浆活动较为强烈,多期次火山喷发和溢流活动所形成的花岗斑岩为矿体主要赋存。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1 区域地质概况

1.1区域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下古生界、泥盆—石炭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以中生界分布最广。泥盆—石炭系分布于矿段南侧。主要岩性为浅变质砂、页岩,与下伏下古生界呈不整合接触;石炭系黄龙群分布于矿段南西角。主要岩性为白云岩、灰质白云岩,中—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千枚状页岩及板岩;二叠系龙潭组分布于矿段南部,主要岩性为砂、页岩夹劣质煤,与下伏石炭系接触关系不明;侏罗系高基坪群分布于矿段中部及北侧,为一套酸性—中偏碱性—碱性—酸性的火山喷发—沉积建造(见图1)。

1.2构造

1.2.1褶皱构造

由下古生代变质岩系组成,由于强烈的变质作用,无明显的标志层,加里东褶皱构造模糊;海西—印支构造层分布于矿段南侧,由泥盆—石炭系浅变质岩与下古生界变质岩系组成的向斜构造,轴向北东,往北东倾伏,两翼为花岗岩及断层破坏,轴部为变质岩系;燕山构造层主要表现为走向北北东或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局部挠曲成开阔背向斜。

1.2.2断裂构造

本区断裂构造较发育,按其走向分为2组:北北东—北东向组,北西向组。

(1)北北东—北东向组:除一组平行的的构造破碎带外,其余的为近乎平行排列的裂隙,且为中基性—酸性岩脉所充填,大部分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35°~80°。

(2)北西向组:主要为花岗斑岩或石英斑岩所充填,倾向北东,倾角45°~75°。

1.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较为强烈,总的特征为多次侵入和喷发。表现为加里东期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生成各种混合岩及混合岩化花岗岩;燕山期的侵入岩和喷发岩为侵入和喷发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幕次较多,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上侏罗统为大规模多期次火山喷发和溢流活动所形成的酸性—中偏碱性—碱性—酸性熔岩与火山碎屑岩。

2 矿床地质特征

2.1矿区地质概况

2.1.1地层

在探矿许可证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二叠系龙潭组、侏罗系高基坪群,其中石炭系黄龙群(C2Hl)分布于矿段南西角;二叠系龙潭组(P2l)分布于矿段南部;侏罗系高基坪群(J3Gj)大面积分布于矿段范围内,有2个喷发旋回组成:(1)(J3Gjb)粗安质、流纹质、安山质含砾凝灰岩夹火山角砾岩、白云岩、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及杂角砾岩—杂角砾岩中常有细碧岩、玄武质震碎角砾岩、钠长斑岩、粗安斑岩薄层或透镜体,厚度约540m。(2)(J3Gjc)粗安斑岩,粗安质含砾凝灰岩夹火山角砾岩,局部夹凝灰质粗安斑岩、砂、页岩。厚度约317m。

2.1.2构造

(1)褶皱构造:小长沙背斜:自西向东,背斜轴向为近东西向拐至北东向,轴部为石炭系,两翼为二叠系。

(2)断裂构造:区内出露的断裂构造为北东向的硅化断裂带,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0°。断裂面显压扭性特征,呈舒缓波状。

2.1.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显示出多期次的侵入和喷出,按岩浆活动侵入的先后顺序及岩性划分为:白云母花岗岩(γπ52(3))—安山玢岩(δμ)—细晶闪长岩脉(δ)—侵入流纹斑岩(λπ)—石英斑岩脉(λπ)—花岗斑岩脉(γπ)—二长斑岩(ηπ),反映出本区火岩活动与岩浆侵入活动息息相关。

2.2矿体地质特征

2.2.1各矿体特征

矿山宝矿区小长沙矿段已发现7个铁矿体,主要分布在1~4号勘探线之间的呈脉状产出的花岗斑岩(γπ)两侧的矽卡岩中。总体分布在392m×294m×360m空间范围内。具体见表1。

表1 矿区圈定矿体特征一览表

2.2.2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少量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锡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有透辉石、石榴子石、阳起石、角闪石、白云母、方解石、石英、长石等矿物。次生矿物有绿泥石、蛇纹石等。

2.2.3矿石化学成分

根据矿山宝矿区铁矿石分析结果(表2、表3),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组份为磁铁矿,TFe含量8.1%~61.7%,平均值为42.46%,变化系数为27.98%。

表2 原矿铁物相分析结果表

表3 矿区组合样分析结果表

2.2.4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矿石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其次为他形粒状变晶结构、残余自形粒状变晶结构。

矿石构造:矿石主要呈块状,次为条带状构造、浸染状、环带状、细脉构造。

2.2.5矿石类型

(1)铁矿石的自然类型:矿石中mFe与TFe比值为86.79%,为磁性铁矿石。

(2)铁矿石工业类型:铁矿石的平均TFe含量为36.50%,mFe对TFe的占有率为86.79%,矿山宝矿区铁矿石属需选磁性贫铁矿石。

3矿床成因类型

矿山宝矿区铁矿床赋存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内,矿床的顶、底部为大理岩、火山凝灰岩,花岗斑岩呈岩墙状穿插、切割主矿体。矿体均产于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中,近矿围岩为矽卡岩。磁铁矿化在矽卡岩中较普遍。铁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为透辉石、石榴子石、方解石等。矿体总体呈似层状产出,矿体的规模及形态变化较大,其矿石量占全矿的62.99%,其余矿体呈似层状、产于主矿体附近。根据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及矿石的矿物组合特征认为,本矿床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

4 结论

矿山宝矿区铁矿床赋存于花岗斑岩接触带内,花岗斑岩呈岩墙状穿插、切割主矿体,根据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及矿石的矿物组合特征认为,矿床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下部找矿为重点考虑点。

[1]郑明华.矿床地质原理[M].成都:成都科技出版社,1993.

[2]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研究报告(广东省部分)[R].

[3]李景光,钟长林,张晓兰,等.吉林白山五道羊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吉林地质,2012.

P61

A

1004-5716(2016)05-0109-04

2015-05-11

2015-05-15

余玲(1988-),女(汉族),浙江衢州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质勘查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矿段石炭系北东
大同石炭系煤高灰半焦浮选脱灰研究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北厂-架崖山矿段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安徽省铜陵市金口岭铜矿宝山矿段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征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解剖石炭系内幕构造
同煤集团石炭系原煤浮选可行性探讨
马坑铁矿中矿段的生产勘探
Flashback phenomenon and residu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the use of "bath salt" 3, 4-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