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

2016-09-15 06:43白召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京津冀河北省城镇化

白召红

(燕山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

白召红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城市圈发展短板,协同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其现代化进程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从新型城镇化涵义出发,结合河北省城镇化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问题,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提出促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河北

新型城镇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产物,是以全面提升城市质量为主要内容,融入了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的是生态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不再是单纯的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而是更加侧重于城乡统筹,城乡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从而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健康型的绿色新型城镇.

1 河北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势

1.1经济稳步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广阔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05年河北省的人均GDP为14782元人民币,截止到2014年河北省人均GDP达到39984元人民币,十年的时间增长了2.7倍之多,纵观十年间的数据,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处于稳步上升发展的趋势.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也由2005年的37.69%提高到2014年的49.32%,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必然会越来越广阔.

1.2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发展机遇

河北作为京津冀城市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京津相比差距却很大.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化发展步伐,三地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河北省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而且随着京津冀协同化发展的深入,三地间经济、社会交往更是会日益频繁,进而带动河北省自身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转型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能力,为其新发展带来希望.

1.3相关政策的支持

一直以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都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紧随其后,11月底《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正式发布.2014年4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河北省将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方向,走出一条符合河北实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

2.1.1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京津地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2014年统计数据,2005年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仅为37.69%,到2014年底达到49.33%,十年来增长了将近12个百分点,但是与京津地区相比差距甚大,2014年天津为82.27%,北京则高达86.34%.可见,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发展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查阅中国统计局数据整理可知,2014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九位,但是它的城镇化率排名第21位,仅为49.33%,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新型城镇化并没有跟上步伐.

2.1.2河北省各市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5]

依据2014年河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可知,唐山市、石家庄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张家口市的城镇化率均在50%以上,处于全省较高水平,但是,邯郸仅为49.13%,沧州46.21%,邢台45.43%,承德44.5%,保定44.11%,衡水44.14%,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只有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廊坊、张家口略高,其余各市都低于全省.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且城镇化水平低的城市占据多数,严重影响了河北省整体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2.2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薄弱

2.2.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城镇居民需求

由于受资金状况的影响,省内某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给排水、供气、供热、通信和交通等缺乏完善的建设.另外,像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医疗卫生、娱乐设施、便民设施和文化教育等发展明显不足,表现为覆盖率低,即使设施较齐全的地方,服务标准也很欠缺.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不断扩张,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愈发凸显.

2.2.2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恶化日趋严重

河北省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工业的自身特点及外部环境等因素,使工业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正常发展.近期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工业发展迅速造成环境破坏的一个外在表现,根据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总体来看河北省区域内环境质量均较差,除去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三个城市外,剩余地区的空气质量都有中度到重度污染现象的出现,尤其是石家庄、邯郸、邢台等地尤为严重,甚至由于环境污染带来了极高的发病率.[1]

2.3结构体系存在不合理现象

2.3.1产业结构不合理

对比2014年河北与京津两地产业结构不难看出(见表1),北京已经是较稳定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格局.天津市的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基本差不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略高,第一产业比重也很少.河北仍以工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比重高达51.03%,第二产业次之,相对于京津地区来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高.河北形成“二三一”产业结构格局,一些传统工业如钢铁、建材等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现代服务业、新型产业等却发展较为薄弱,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有很大差距[2].

表1 京津冀2014年产业结构构成情况

2.3.2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世界城市群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大中小城市构成一个非常完整的等级序列,形成典型的“核心——外围”结构明显的空间格局.[3]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要数唐山和石家庄两大城市,但是他们不论是常住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上,都不能达到特大城市的标准,也算不上是核心城市.大城市没有,中小城市之间又彼此封闭,城市间经济互动性非常少,开放对接性偏弱,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城市群.这样的城市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3 河北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国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京津冀看作一个整体,整体推动协调发展,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根据河北省各个区域的特点,分地区有特色的进行合理规划:针对承德、张家口、廊坊和保定地区要提升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能力,利用北京的经济带动优势,发展相关的零部件产品加工业,打造环首都城市群;针对唐山、秦岛和沧州地区要充分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发展临港产业,打造环渤海城市带;针对石家庄、邯郸、衡水和邢台,要充分发挥石家庄的省会优势和邯郸的资源优势,带动衡水和邪台的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极.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区位的优势与劣势、未来城市的承载能力、城市发展前景等,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当地城镇发展的具有特色的经济战略,以促进大中小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

3.2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3.2.1城市融资渠道多元化,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4]

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对融资模式创新,包括对融资对象和融资渠道的创新.在具体的融资进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允许企业和个人作为融资主体,并通过招标的形式参与建设工程.另一方面,设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其好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无需集中偿还本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河北省政府可以联合政策性金融机构、市场化投资公司等,成立城市发展基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融入城市建设范畴,增加资金渠道的来源,为政府投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2.2发展经济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如果建筑空间的设计比例不够合理,那么其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规律,同时还会在无形之中加重人们的生活负担,让其生活中的各类不适宜性更加的明显。换句话来说,如果建筑空间的设计比例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们的生活习惯,那么人在建筑空间内就会产生极强的舒适感。所以建筑空间设计实践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合理的使用空间比例,降低其在人们行为心理层面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效用,提升其所设计出的空间效果。就人体工程学标准内容进行分析,依照其内容中标准设计空间,划分好总体建筑空间的比例数值,帮助人们构建出一个更为舒适且亲切的生活空间。

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原则,推崇生态、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大力度整顿城市环境,提高绿色植被的覆盖率,为日益增多的城镇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如向一些有污染性质的企业征收环境治理费等;由重视城市高楼大厦的建设到重视城市文化、建设生态城镇、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转变.

3.3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调整结构体系

3.3.1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提高产业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重要手段.河北省应当继续发展工业,以工业化为基础带动城镇化发展,让城镇化发过来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形成集规模、生态、科技、集约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在继续稳步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城市的内在经济实力,进而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城市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京津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加快产业的“承接”与“升级”,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布局和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

3.3.2城镇规划要体现科学合理性,改善城市布局形态

〔1〕国内染最重城市扎堆河北十大污染城市占七个[N].人民日报,2013-6-17.

〔2〕王国平.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五个问题[J].中国市场,2013(15):29-32.

〔3〕郭宏.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5.5.

〔4〕郭照庄,孙月芳,张丽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与路径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05):37-39.

〔5〕王飞,李霞,赵芳.河北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3):12-16.

F299.27

A

1673-260X(2016)08-0101-02

2016-03-22

猜你喜欢
京津冀河北省城镇化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家乡的城镇化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