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坝井田f3断层探采对比

2016-09-18 05:54巫显钧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7期
关键词:产状大巷石门

巫显钧,唐 聪,刘 毅

(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1445)

梨园坝井田f3断层探采对比

巫显钧*,唐聪,刘毅

(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1445)

梨园坝煤矿建井时新发现一条水平地层断距119.4m的隐伏大断层,为弄清该断层的产状、规模、切割煤层的位置,通过井下钻探、石门编录、全面收集分析断层信息、绘制M1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绘制断层面等高线图,确定了f3断层走向53°~60°、倾向323°~330°、倾角62°~77°,证实f3断层切割煤层标高305~581m、断煤交线的方位角为51°~62°,370m大巷控制段f3断层水平地层断距78.1~119.4m;依据水平地层断距沿断层走向和倾向的衰减率,预测f3断层走向延伸长度达4km、发育标高200~600m。f3断层切割煤层位置的确定,对开采水平的合理划分及采面的合理布置具有重要意义。

f3断层;产状;发育空间;断煤交线;探采对比

梨园坝煤矿建井过程中,掘进370大巷时,发现一条水平地层断距119m的隐伏大断层。地勘2-3#钻孔在井深406.88m处揭露f3断层,但因研究与控制程度不足,精查地质报告〔1〕误判为“对煤层无切割破坏”!经井下揭露证实,370大巷揭露的隐伏大断层与2-3#钻孔揭露的f3断层系同一断层,该断层对各煤层的切割破坏较严重,最大水平地层断距达119.4m。重新控制和分析f3断层的产状、规模和切割煤层位置,指导开采水平划分与矿井生产。

1 概况

1.1地质简况

在建梨园坝煤矿设计开采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中的煤层,地层走向40°~85°、倾向北西、倾角30°~55°,为单斜层状构造。f3断层区域由北东到南西煤岩层倾向320°~328°、煤岩层倾角40°~29°。见图1。

与矿井开采相关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龙潭组、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玉龙山组(T1y),地层厚度依次为140~160m、89.48~65.13m、48.10m、136.74m。370大巷等开拓巷道布置在茅口组石灰岩中。

龙潭组煤系地层由灰—黑灰色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细—中粒砂岩、薄层泥灰岩及煤层组成。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编号由老到新依次为M12、M8、M7、M6,可采区域平均煤厚依次为0.96m、3.37m、 1.06m、0.99m。M8煤层全区可采,下距M12煤层20.9m、上距M7煤层10.4m;M12和M7煤层大部分可采、M6煤层局部可采,M7与M6煤层层间距8.9m。

煤系中标志层5层,由老到新编号为B1-B5,标志层之间平均层间距依次为6.2m、2.5m、3.5m、20.1m。B1标志层位于煤系底部、岩性为灰白色铝土泥岩,其下与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B2与B3位于M11与M8煤层之间,岩性为中厚层状泥质石灰岩;B4即为M8煤层,B5为M6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中厚层状泥质石灰岩。

1.2梨园坝井田构造

梨园坝井田位于娄山褶皱带的西北部边缘、处于桑木场背斜北东端之北西翼。精查地质报告〔1〕总结:发现断层61条,其中地表出露断层30条、钻孔发现隐伏断层31条、80%为逆断层;按断层落差分:大于50m 3条、50~30m 2条、30~20m 2条、20~10m 13条、小于10m 41条,切割破坏煤层的断层共29条。断裂总体发育方向以NW-SE向为主、辅以NEE-SWW向,倾向以NW为多,倾角50°~75°。7-4#勘探线之间(f3断层区域)地质勘探时未发现切割煤层的断层。

矿井建设中新发现大中型断层2条,一条为f3断层,另一条是800四石门揭露的落差为20m的逆断层(产状为330°∠30°)。

2 井田地质勘探工作

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地质七队1957年在本区进行了1∶5万地质填图;四川煤田地质公司地测队1966年在本区进行了1∶5000地质填图,提交了《梨园坝及温水井田地质普查简要说明》;1966年10月169地质队提交《四川省南桐煤田松藻矿区张狮坝、梨园坝井田精查地质报告》,1975年1月经四川省煤炭局审查,将该报告降为详查地质报告;四川煤田地质局一三六地质队1987年9月提交了《四川省松藻矿区梨园坝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四川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下达审批决议书。

图1 f3断层平面位置图

3 精查地质报告f3断层信息

精查地质报告出现f3断层信息共3处:

①2-3#钻孔柱状图中,井深406.88~408.19m岩性描述为:“动力破碎角砾岩,为灰色含生物碎屑泥质灰岩破碎而成,岩石被破碎呈大小不等的角砾岩,方解石脉穿插分割”。

②2#勘探线剖面图中,2-3#钻孔标高500m左右长兴组地层中绘制有f3逆断层,图上倾向NW、倾角62°。

③文字报告第97页《断层一览表》〔1〕中,断层编号f3、性质逆断层、起止地点2线2-3#孔、倾向NE(与2#勘探线剖面图不一致)、倾角60°、落差8m、隐伏式、对煤层无切割破坏、P3c重复真厚6.91m、断层角砾岩、方解石脉发育。

4 f3断层井下揭露情况

4.1370运输大巷对f3断层的控制

370运输大巷由北东往南西顺层掘进到转2点+984.4m处,施工层位控制钻孔时,发现巷道两侧都有M12煤层、中间是茅口组石灰岩;随后执行先探后掘继续往南西方向掘进,分别在转2+1048.7m、1111.8m、1173.6m、1235.6m、1299m、1362.2m、1423.1m、1460m8处钻孔查明了类似的地层重复,证实了断层的存在。每一处钻孔的布置方式类似,1#和2#钻孔向掘进前方、3#~6#钻孔布置在倾向剖面上向巷道两帮及顶上钻进;3#钻孔控制上盘M12煤层后终孔,4#钻孔控制下盘M12煤层后终孔;多数位置4#和6#钻孔穿过或进入了f3断层带。见图2。见煤点见下盘M12煤层,见煤点见上盘M12煤层。见图1。

图2 370运输大巷转2+1173.6m处剖面图

370运输大巷掘进到转3点附近时,施工密集钻孔控制了周围的煤层、断层带和巷道掘进方向,随后巷道向底板转向揭露f3断层带(见图3)往转4点掘进。转3和转4点都在茅口组石灰岩中。

图3 370大巷穿层过断层带素描图

4.2370主石门完整揭露了f3断层带

370主石门先由顶板石3点往底板方向掘进,超前钻孔及瓦斯抽采钻孔均发现煤层层位对比困难、层序混乱;在一采区集中运煤上山下部车场施工钻孔控制M12煤层(见图1⑱#~见煤点)后,发现煤系地层水平厚度增加了80m!又证实f3断层从主石门通过。主石门贯通后实测剖面见图4。

图4 370主石门实测f3断层带

5 f3断层特征

f3断层为高角度隐伏式走向逆断层。切割M8煤层附近断层破碎带较宽,370主石门断层破碎带宽度为39.2m;破碎带中较明显的构造面2~3个,构造面起伏明显;两处实测破碎带中常见杂乱无序的构造煤。f3断层两盘煤岩层倾角上盘较下盘大,上盘煤岩层产状较稳定,倾角39°~41°,下盘煤岩层倾角变化明显40°~29°。

5.1f3断层断距

两处实测剖面及370大巷8处钻孔控制的水平地层断距(地层真倾向剖面上的真水平地层断距)、换算相应位置的铅直地层断距和落差(断层真倾向剖面上的真落差)见表1。

表1 f3逆断层断距统计表

5.2f3断层产状

实测f3断层主构造面产状370主石门为329°∠67°、370大巷揭露为323°∠68°,两处断层均从松软的下盘M8煤层附近切过。370主石门、370大巷、2-3#钻孔3个揭露点利用空间解析法[2]计算断层面的产状为329.66° ∠77.08°,3个揭露点控制的范围较大,基本能够代表f3断层面的总体产状。f3断层倾向323°~330°、倾角62°~77°,走向与地层走向接近。

5.3f3断层发育空间

根据水平地层断距沿断层走向和倾向的衰减率,预测f3断层走向发育长度约4km(370主石门北东2250m、南西1750m)、发育标高200~600m。最大水平地层断距119.41m(对应位置在370大巷转3点至北东165m段)。切割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地层。

5.4f3断层切割煤层位置

图5 2#勘探线剖面与实测对比图

f3断层切割煤层位置在370主石门北东2250m至南西1750m段,切割煤层标高305~581m。

采用局部煤层产状及断层产状计算的上盘断煤交线方位角为51°~55°、下盘断煤交线方位角为59°~62°[3],断煤交线的总体方位角为57°~60°,也与煤层走向接近。

6 f3断层探采对比

从370运输大巷转2点南西984.4m起到370主石门,f3断层实际揭露段长度已达1360m。精查地质报告分析判定“对煤层无切割破坏”,实际切割煤层长度达4km、且水平地层断距达119.41m!

6.12#勘探线探采对比

2#勘探线位于一采区中部,垂直于地层走向布置,共施工2-1#、2-2#、2-3#地勘钻孔3个。370主石门位于2#勘探线南西74m处,也垂直于地层走向布置;梨园坝煤矿副立井位于2#勘探线北东43m处,见图1。将370主石门和副立井按走向投影到2#勘探线上,见图5。

2-3#钻孔与副立井的地层分组界线修改后见图5中蓝色线,修改后副立井以上的地层倾角与浅部一致;370主石门实际编录的M12煤层上下盘位置以及图切M12煤层底界线(图1中所有M12煤层见煤点绘制的底板等高线图上图切)修改后见图5中蓝色线,370主石门附近M12煤层位置与精查地质报告差距较大。为方便对比,其他地层界线及煤层位置未做修绘。

6.28#勘探线探采对比

8#勘探线位于一采区北东部,垂直于地层走向布置,由浅到深共施工549、550、Ⅷ-2、548#地勘钻孔4个,控制煤层最低标高到±0以下。从370运输大巷转2点南西1203m处通过。见图6。

南西段3#和4#勘探线深部无地勘钻孔,因而未控制到f3断层;5#勘探线与8#勘探线类似,高角度f3断层从2个钻孔中间通过(图幅受限,4#和5#勘探线未绘制到图1中)。

6.3地勘2-3#钻孔见M12煤层位置探采对比

地勘2-3#钻孔见M12煤层的位置及标高(401.90)与井下钻孔(见图1⑱#~钻孔见煤点)及370主石门实际编录的M12煤层上下盘位置[见图1(标高374.16)、(标高373.68)见煤点]出入较大,导致的原因除了孔斜误差外,断层破碎带构造煤及多个构造面影响,2-3#钻孔未施工到深部下盘的M12煤层。

图6 8#勘探线剖面与实测对比图

7 结论

f3断层不是“对煤层无切割破坏”,其切割煤层标高305~581m,切割煤层走向长度4km。

f3断层为高角度隐伏式走向逆断层,其倾向323°~330°、倾角62°~77°,发育标高200~600m,切割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地层。断层破碎带宽度为39.2m,最大水平地层断距119.41m。

分析研究f3断层产状、重新绘制了煤层底板等高线、修编了2#和8#勘探线剖面图,确定了断煤交线的空间位置,为开采水平划分、采面布置及隔离煤柱留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370主石门南西段目前无f3断层控制点,待今后生产过程中逐步控制查明。

[1]四川煤田地质局一三六地质队.四川省松藻矿区梨园坝井田精查地质报告[R].1987:88-97.

[2]巫显钧.层面产状与岩柱厚度的严密计算[J].西部探矿工程,2013,25(4):131-132.

[3]巫显钧.确定断煤交线位置的几种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0):161.

P53

A

1004-5716(2016)07-0175-05

2016-03-16

2016-03-18

巫显钧(1966-),男(汉族),四川泸州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资源储量及矿权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产状大巷石门
石门二十四景
工作面跨大巷连续开采大巷层位优化技术研究
舟泊石门忆事有作·其一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汉中石门十三品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矿井大巷布置方式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坑石墨矿中的应用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