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先行 标新竞异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

2016-09-18 03:19
新闻采编 2016年4期
关键词:卫视电视节目虚拟现实

◇ 陈 宏

创意先行 标新竞异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

◇ 陈 宏

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社会共识和时代潮流。在传统媒体中,电视媒体更应该在推动电视技术创新的同时,始终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意识,才能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 本土化 品牌 栏目

弘扬文化、地域特色、关注民生、深度解读、传递爱心……纵观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人说山西好风光》《伶人王中王》等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电视节目,它们都有以上独特的“个性”,在坚持正确导向、弘扬山西精神、承载百姓情怀、内容积极健康等共性之外,每一个节目创新、争优的特质是其成为全国名牌节目的最根本原因。

如今,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社会共识和时代潮流。在传统媒体中,电视媒体更应该在推动电视技术创新的同时,始终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意识,才能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技术创新:虚拟现实技术有可能带来变革

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用视频还原事件现场,让受众看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每一个电视记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早在5年前,曾担任过New sweek记者的Nonny de la Pela试图把当时不太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的现场还原中。

当时,她正在准备一部关于饥饿问题的报道作品。在洛杉矶的街头,食物赈济处排着很多等待食物救济的人,长长的队伍中一位患有糖尿病的人因未能及时得到食物,血糖下降严重,从而晕倒在地。新闻报道不可能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饥饿,电视媒体是否能通过某种方式使人们在心理上、情绪上感受到饥饿?虚拟现实技术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报道相结合,邀请观众进入新闻事件当中,亲历新闻事件,也就是说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观众置身于事件现场当中去。观众佩戴着拥有虚拟现实技术的护目镜,这种“眼镜”可以跟踪佩戴者的视野,可以调动全身感知功能,让观众感觉自己就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观众可以体验到3D环绕图像、声音,甚至是情感,这种身临其境是与其它任何媒体都不相同的、电视媒体能够拥有的技术创新。“饥饿洛杉矶”这部作品最终出现在了2012年圣丹斯电影节上,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步虚拟现实影片。

今年3月份,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VR(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淘宝推出全新购买功能BUY+。BUY+主要利用VR技术,百分百的还原购物场景,消费者可通过动作捕捉系统,直接与虚拟世界的人和物进行交互。TMC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当然也可以用于新闻传播这个非娱乐方面,让它成为一种真正的、严肃的新闻形式。获得“2015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的北京广播电视台《档案》制片人吕军赞同此举,他认为VR被视为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能够帮助电视节目取得成功。当然,运用虚拟技术去制作新闻作品,同样应秉承正直诚实的态度,十分严格的审查,遵循新闻工作者的惯例。

二、内容创新:陌生化效果与本土化相结合

据统计,2015年晚间时段,全国各级电视频道共推出新节目约4000余档。其中,省级上星频道推出的创新类节目栏目接近200档。2016年,主要上星频道推出新节目的数量:湖南卫视16档、浙江卫视13档、四川卫视10档、江苏卫视9档、天津卫视9档、安徽卫视8档、东方卫视7档。惊人的数量,从侧面反映出电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反映出电视媒体在内容创新上的尝试和争取。

据统计,2015年上星频道在71座城市晚间平均收视最高的100档常态新节目中,以明星作为主体的真人秀占近一半的比重。综艺节目、明星成为电视节目创新最集中的领域,也成为电视节目创新中的最显眼的标签。高昂的明星出场费、烧钱的制作、单部节目投入过亿对于湖南、浙江、江苏、东方等几家强势卫视来说难度不大,但是,对于一些省级频道甚至地面频道来说,“学习”这些收视较高的综艺节目根本就是力所不能及的。且这些综艺节目早已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端倪。

今年5月27日,山西卫视推出全国首档城市旅游品牌推介竞演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其新颖的内容创意和运行模式在业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全省11个地市的书记或市长相继上台竞演,推介本地的旅游资源,这是山西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大举措,是政府治理的创新,是官民互动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是宣传方式的创新。

官员们的真人秀,使这档电视节目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笔者看来,一方面是因地制宜地将这档节目本土化,另一方面,将节目的陌生化效果与日常化效果相结合。

旅游资源本就是山西省的本土资源,各地市的书记或市长的推介以及竞演节目更是原汁原味的本土特色。例如阳泉市副市长任衍钢用山西口音秀了一把中式英语“Our Yangquan is a town of heros”,让人忍俊不禁。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穿着“天下大同”的文化衫,亲和力十足。本土化才更真实、更风趣、更接地气。

长期以来,我们的电视“舞台”忽略了为官员提供展示的平台,而《人说山西好风光》改变了已有的惯性认识,给观众创造了新的收视体验和经验,与观众心理预知形成落差,露出不为人知的新质,这种新鲜、震撼、意外、惊诧之感是电视节目带给观众的陌生化效果。随着节目的播出,陌生化逐渐去除,本土化、日常化拉近了老百姓与父母官之间的距离,更让当地群众深切地了解了家乡的文化与施政理念。

三、模式创新:借助粉丝力量实行全媒合作

现在,新媒体呈爆发式、裂变式增长,新媒体对于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的冲击体现在:第一,新媒体的随时随地性与多元的传播渠道稀释了观众的注意力;第二,新媒体节目自制水准快速发展,优质节目资源开始向强势网络视频平台集中;第三,新媒体制造话题的能力和对舆论的影响力相较于电视媒体优势明显。

发展自身的新媒体成为一些电视台的创新之举。山西广播电视台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全力推进全台1.5亿元技术设备整体改造工作。强化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平台建设,注重微信、微博等客户端的开发利用,通过多屏互动、线上线下联动等手段,推进视听节目资源全媒体传播,构建符合现代传播体系的新闻舆论引导新格局,把山西广播电视台打造成我省全媒体发展的旗舰媒体。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优势主要还是因为其全新的传播模式。从香农—韦弗模式到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皆体现出社会传播过程的联结性和交互性,在传播模式中,反馈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新媒体的大众传播就把反馈体现在了传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受众的反馈不受任何限制,新媒体接受反馈实时,甚至能够形成点对点的人际传播。

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合作方面,电视媒体可以适时把IP运作加入到传播模式的创新中来。IP,即Intell ectual Property,直译是知识产权,但放在传播的语境中,更多的是指适合二次或多次改编开发的影视文学、游戏动漫等,IP背后站着成千上万的狂热粉丝和他们不容小觑的消费能力。IP模式本质还是在对目标用户的优质服务。

山西广播电视台利用山西省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抓住创作优秀作品这个中心环节,加强精品生产创作,创造属于自己的IP群体。通过不断推出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栏目和名牌节目,极大提升了在全国的影响力。原创的三档全国名牌栏目《歌从黄河来》《走进大戏台》《伶人王中王》已经有了自己的IP群体——喜欢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戏剧。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走进大戏台》开办16年,始终以传播中华戏曲艺术,弘扬推广戏曲文化为宗旨,以服务广大电视观众需求为目标,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己任,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成为无数戏迷观众每个周末的忠实守候。《伶人王中王》汇聚了全国戏曲名家,被誉为“戏曲界的《我是歌手》”。《歌从黄河来》作为全国唯一的民歌风情音乐节目,从2012年2月开播至今,民歌选手资源累计1500余人,改编和整理民歌曲目3900多首,已形成了以《歌从黄河来》为核心发力点,《黄河歌王》《南北争霸》《中国民歌夜》《民歌春晚》五大品牌合力出击的民歌战略联盟,逐渐成为中国民歌第一播出平台,中国电视文艺第一民歌品牌。

四、意识创新: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的根本

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差异化创新方向,研发制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流价值、品质精良、形态鲜活的优秀节目,实现创新创优。创新创优是广播电视应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重要举措,是广播电视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更是广播电视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赢得主动的关键一招。

电视媒体以创新创优为目的制作电视节目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1.坚持正确导向和价值观。在创新过程中,坚持正确导向,遵守宣传纪律、遵守职业准则、坚守主流媒体的职能和定位,这些决不能动摇。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是电视节目的底线,对待节目的内容是采取欣赏、美化的态度还是采取批判的态度去表现,媒体作为隐形的观点表达者,应该用正确的价值观予以判断,决不能混淆是非,迎合、讨好一小部分观众的低级需求。

社会效益为先。节目创新,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应以社会效益为先,这是主流媒体的责任。近年来,山西广播电视台坚持“百姓情怀、文化品格、山西底蕴、创新精神”的办台理念,坚持一切节目创新遵循人民性、艺术性、地域性、时代性的融合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坚持不浮躁、不流俗、不夸张,深挖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山西卫视晚间黄金时段成功推出了“915”自办文化节目带,形成了浓郁独特的文化气质。今年推出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可以说是节目创新中较为成功的案例。

2.不低俗、不跟风。电视节目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放弃主流媒体的定位、品格和格局。近几年,引进境外节目模式成为一股热潮,每年引进二三十种国外节目,现象级节目几乎全是引进的模式,这种跟风让中国的电视过度依赖和迷信国外节目模式,造成原创力下降,特色缺失。

只有时刻保持创新的意识,电视节目才能在技术上、内容上、模式上实现创新;才能应对同行业的竞争;才能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最终,创新才能成为电视媒体永恒的话题。□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卫视电视节目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