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乙瑛碑》(二)

2016-09-19 06:13滕西奇
老年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藏锋笔锋行笔

□ 滕西奇

怎样写《乙瑛碑》(二)

□ 滕西奇

第二章 《乙瑛碑》的用笔

图1-1

图1-2

用笔,又称运笔,系指使用一定技法写出各种笔画的过程。汉字是由各种笔画构成的,提笔写字,手中的笔管或提或按,或前后左右运转,笔锋在运转过程中写出千变万化的笔画。因此,用笔既是书写汉字时笔锋运转的过程,也是用毛笔进行笔画造型的方法。用笔和执笔,都包括在笔法的范畴之中。

元代书法家赵子昂在《兰亭跋》中说:“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如果毛笔能够运行自如地写出各种形态的笔画,便是掌握了用笔的基本方法。在行笔过程中,使笔锋始终处在良好的状态,保持最佳笔势,写出理想的笔画,是写好字的最基本的条件,道理是永恒的,这就是赵子昂“用笔千古不易”的含义。而由此引发的是,到底是“用笔第一,结体第二”,还是“结体第一,用笔第二”之争,这里且不涉及。

书法,包括篆、隶、楷、行、草诸体。不管哪种书体,只要下笔书写,都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又包括起笔和收笔、提笔和按笔、方笔和圆笔、中锋和侧锋、疾笔和涩笔等方面的内容。《乙瑛碑》是汉碑中的精品,用笔精到,变化丰富,各种用笔方法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一、起笔和收笔

1.起笔和收笔的含义

起笔和收笔,是指笔画的起止。

行书和草书笔画连绵,而隶书笔画不连绵,点画、平画、波画、捺画、撇画、钩画、竖画、折画、提画等基本笔画,每一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每一种笔画都有明显的起笔和收笔。

起笔和收笔,是重要的用笔方法,它能够决定笔画的形态,如藏锋还是露锋、圆笔还是方笔、垂露还是悬针等等,无一不受起笔和收笔所左右。有位书友常讲:两端是法,中间是质。这话很有道理。这个书体那个书体,写得像不像,好不好,先看笔画的两端。汉碑一碑一体,没有相同者。《张迁碑》和《鲜于璜碑》以方笔著称,《曹全碑》和《石门颂》以圆笔著称,这些笔画形态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起笔和收笔所决定的。至于魏碑和唐楷的不同,楷书中欧、柳、颜、赵诸体的不同,概莫能外。“中间是质”,是说笔画的质量主要表现在笔画的中段,这是另外的话题了,这里不作进一步论及。

2.隶书起笔的基本方法

隶书起笔的基本方法,是藏锋逆入。

写横画时,欲右先左。入笔处不在横画的顶端,而是在顶端的稍微靠右处,由右向左逆行,逆行中笔毫逐渐铺开。当笔毫行至顶端时折锋(虎口右翻)向右行笔,行进中将入笔处的笔锋覆盖住,这叫做藏锋,整个过程叫做藏锋逆入。

写竖画时,欲下先上。入笔处在顶端稍微靠下一点的部位,由下向上逆锋行笔,行进中笔锋铺开,至顶端折锋下行,入笔处笔锋被藏住。

写其它笔画的方法,亦大致如此。

逆锋入纸的作用,是便于将笔毫铺开,使每根笔毫皆尽其力,写出来的笔画浑厚饱满,沉劲有力。

3.隶书收笔的基本方法

隶书收笔的基本方法,是有往必收。

写横画时,笔锋向右行至尽处,提笔向左回锋收笔。

写竖画时,笔锋向下行至尽处,提笔向上回锋收笔。

写其它笔画的方法,也大致如此。

回锋收笔,也叫护尾,使笔画末端写得饱满,防止笔画残缺或虚弱。

回锋收笔,分为实收和空收。实收,也叫实回。所谓实收(实回),就是笔锋至尽处不离开纸面折回原路收笔。空收,也叫空回,就是笔锋至尽处离开纸面,只做出回锋收笔的动作。空收(空回)收笔,笔锋虽然离开了纸面,由于收笔动作是折回原路,笔画末端同样可以避免虚尖等笔病,运用得好,在书写高手笔下,收笔处还会出现折钗股的艺术效果,使收笔处骏爽有力。初学隶书,用笔不熟练,宜用实收(实回);用笔熟练了,可以空收(空回),或者实收(实回)与空收(空回)相结合,使笔画丰富多变,克服笔画之单调。

以上藏锋逆入和有往必收,就是书法上经常提到的藏头护尾。

隶书是为了适应书写快捷的需要,将篆书缓慢的行笔变为短速的奋笔。因而,隶书的落笔和收笔要果断爽利,简练自然,不要拖泥带水,力免一切不必要的附加动作。如图1-1“乙瑛”的“乙”字,藏锋逆入,入笔处很圆润;收笔处系回锋,含蓄有力。图1-2“鲁相平”的“平”字的波画,向左下藏锋逆入的笔迹清晰可见。

图2-1

图2-2

二、提笔和按笔

1.提笔和按笔的含义

提笔和按笔,就是书法上常说的提按。

隶书是从篆书嬗变而来的,篆书笔画圆匀,粗细反差不大,提按不明显。早期的隶书,承袭了篆书的用笔,提按上变化不大,如《睡虎地秦简》、西汉《阿房宫遗址铜器铭文》《三老讳字忌日刻石》《五凤刻石》等等。

东汉兴碑,石刻隶书进入成熟期。由于出土资料的不断丰富,当今学者认为,到西汉中期简牍隶书早于碑刻隶书进入成熟期。其标志,是特有的横向取势和蚕头燕尾的波势笔画已成定势,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西汉《定县简》等等。成熟期的隶书,笔画的粗细与篆书相比有很大变化,提按特别分明,这是隶书在用笔上的一大发展。

2.提笔和按笔的方法

提笔和按笔,各有两种方法。

先谈提笔的两种方法:一是写完上一笔再写下一笔时,将笔提起来,笔锋离开纸面;二是毛笔运行中的提笔,笔锋不离开纸面,提笔处的笔画变细变轻,笔画的粗细轻重发生了变化。如图2-1“王家”的“王”字,一共四笔,每写完一笔,提起笔来再写下一笔,笔锋离开纸面,四笔中的每一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图2-2“杂试”的“试”字,每一个笔画的粗细各不相同,细的地方就是提笔所为,但是笔锋不离开纸面。

按笔也有两种方法:一是多在下笔时按笔,二是毛笔在行进中的按笔。按笔使笔画变粗变重。如图3-1“稽首”的“首”字,其波画下笔处粗重,这是按笔的结果。图3-2、3-3“常人”的“人”字的捺画的捺脚,“三月”的“月”字的撇画的收笔,写得粗重有力,都是按笔的结果。

3.提笔和按笔的作用

在书写过程中,包括许许多多的提按。凡是笔画细的地方都是提笔所为,凡是粗的地方都是按笔所为。提笔和按笔,使隶书的笔画有了粗细、轻重的变化。与笔画均匀的篆书相比,隶书的用笔更为丰富,克服了篆书线条缺少粗细变化的单调,提高和扩大了书法审美的内容。

图3-1

图3-2

图3-3

猜你喜欢
藏锋笔锋行笔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旋转&跳跃
名家笔锋
露锋与藏锋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蜀素帖》单字选析(五)
《九成宫醴泉铭》名迹赏析(七)
《九成宫醴泉铭》名迹赏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