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2016-09-20 13:47梁艺凡
考试周刊 2016年70期
关键词:远大前程场景情节

梁艺凡

摘 要: 《远大前程》这部长篇小说是狄更斯作家生涯后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强烈的现实感和哥特式因素达到了完美统一。本文从场景刻画、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哥特式因素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展现作者对哥特式文学一般特征的创造性发展,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意寓深刻的伟大作品。

关键词: 哥特小说 场景 人物 情节

一、哥特传统的由来

哥特式文学传统始于十八世纪的英国。最初“哥特”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一批在公元三四五世纪的时候洗劫了罗马和整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名族,因此有着野蛮、残暴、粗俗等含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把中世纪建筑定义为哥特式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有着“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在他们看来,哥特式艺术是丑陋、阴暗和残暴的中世纪的典型代表。

到了十八世纪末,哥特已经被用于文学的范畴。哥特式文学充斥着恐怖与悬疑,故事不是发生在破败阴森的古堡,就是发生在鬼魂出没的修道院。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种种恐怖和神秘的事件使人们毛骨悚然”。自从贺拉斯·瓦尔浦尔的《奥特朗托城堡》问世后的二十年间,哥特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在英国发展起来,而安·莱德克利夫的《奥多芙的神秘》则是哥特文学界里最引人入目的作品。广义来讲,有些小说尽管没有典型的中世纪的背景,却都笼罩着罪恶、怪诞、恐惧的氛围,所以它们同样可以划分为哥特流派的作品。这类代表作品还包括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

尽管哥特式小说几乎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它的影响极其深远,之后的许多作家都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哥特元素,从而延续着这项著名的传统。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批评现实主义的代表查尔斯·狄更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哥特传统的影响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息息相关。贫富严重分化,阶级斗争日益加剧,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的心理自然会发生变化。压抑扭曲的本能与情感则成了被困在现代版本的哥特古堡里的人们的真实写照。狄更斯悲惨的童年生活也对其一生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自孩童时期,狄更斯就亲身体验过生活中的恐惧与无奈,这些都使得他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哥特式元素。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后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主要讲述了一个孤儿如何从一贫如洗到跻身上流社会,最终却美梦破灭的故事。这部作品体现哥特式恐怖与批判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一次完美的结合。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把哥特式传统融入了他所生活的时代里。这篇文章从场景、人物刻画及情节设置三个方面分析研究这部小说的对哥特式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二、哥特式场景——沼泽地与沙提斯

哥特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典型中世纪的场景,神秘而又恐怖。“这种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者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特别是中世纪”[1]91。在《远大前程》中,哥特式场景不再针对阴森的古堡或是修道院,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天气和空间的描写,但这些叙述同样使作品弥漫着阴暗凄凉的氛围。这些场景描写在揭示故事发生背景,深化主题和心理描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远大前程》一开始就把读者置身于一片神秘而又阴沉的沼泽地中,就是在这里童年的皮普遭遇了那个威胁他的逃犯麦格伟奇。那凄凉的墓地,逃逸的罪犯,阴冷的沼泽地在大人们看来都充满了恐怖,更何况是小小年纪的皮普。此外,每当皮普即将陷入危险境地或是前途堪忧时都会出现迷雾。童年时期,小皮普在这片茫茫沼泽地里昧着良心,战战兢兢地给逃犯偷食物。后来在奥立克的邀请下他又光顾了这片沼泽,这次却对皮普来说预示着真正的危险,他感觉眼前的一切都使人不寒而栗:风忧郁地刮着,沼泽地弥漫着一种让人压抑的气息。这片沼泽地为后来发生的暴力及凶险的情节埋下了伏笔。而迷雾的出现也预示着皮普的未来,当他满心欢喜地奔赴伦敦实现自己的远大梦想时,那片再次出现的迷雾其实就预示着这样的事实:尽管他看起来仿佛前程似锦,但这一切都只是幻影而已。

郝薇香小姐所居住的沙提斯宅第则是本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哥特式场景。当主人公皮普第一次来到这座弥漫着恐怖及腐烂气息的庄园时,就被深深的恐惧包围。在穿越了那片通往女主人房间的黑漆漆的楼梯时,小皮普觉得艾斯黛拉留下来的那根蜡烛仿佛是这无边黑暗中唯一的希望。当他打开门进入这个老妇人的房间时,一片凄凉腐朽的景象扑面而来:“我推门进去,一看是间挺大的房子,点着好多蜡烛,却没有一线天光透进来。”[3]51皮普还看到“眼前的这些理应是白色的玩意儿,当年固然都是白的,可是如今早已失去光彩,褪色泛黄了”[3]51。沙提斯是一个典型的哥特式古堡,它黑暗、腐朽,与世隔绝,是郝薇香肉身尚在而灵魂已灭的活生生的写照。房屋里倒塌的石块及弥漫的黑暗和尘土不仅象征着其居住者内心的腐朽,而且象征着整个上流社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小说中对沙提斯宅第的描写暗示着郝薇香的灵魂同样是与世隔绝、冷酷,没有一丝人情味。

三、哥特式人物

“哥特式小说的女主人公往往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易于打动人心的柔弱天性和浓厚并易感染的同情与慈爱,而男性则充当反面角色或者是邪恶主题的体现者”[4]10。尽管哥特小说中的人物都形态各异,但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点——与他人或世界孤立,行为怪异,有的甚至有自我分裂的症状,从虐待他人中得到快感。

《远大前程》中的郝薇香是恐怖而又孤苦的哥特灵魂的典型代表。她把家里所有的钟都停在八点四十这个时刻,因为数年前的那一刻她永永远远地失去了一个女人的幸福。她让这屋里的一切都随着时间而衰败、腐烂,包括她自己。这具腐朽躯体身着的结婚礼服象征着她的过去,而这满房间静止的闹钟则体现了她拒绝改变,拒绝未来,一味沉迷于过去的顽固。爱人的背叛不仅使得她从一个美貌少女变为腐朽老太,而且使得她变成了一个有着蛇蝎心肠的女人,她把养女的幸福当成筹码报复男人。郝薇香身上有着哥特式人物的典型特征,疯狂、扭曲而且喜欢与黑暗和死亡为伴。

哥特式人物有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就邪恶的人,另一种则是性本善,但是在生活中遭遇了不幸或变故而成为万恶不赦之人。郝薇香则明显属于后者,因为她尽管给他人造成了痛苦,她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她的恨由爱而生,她疯狂的报复背后却体现着女人的不幸与悲哀。盲目固执的爱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但是这种欺骗与背叛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社会的罪恶,而这才是导致这幕爱情悲剧的根源。首先,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来说,美满的婚姻是通往幸福的唯一出路。在强大的世俗压力和男权统治下,女人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属品,家庭主妇是她们的天职,而那些敢于挑战现有秩序,公然与男人叫喧的女人注定会得到严酷的惩罚与镇压。郝薇香也曾是那众多美丽又温柔贤惠的维多利亚女性中的一员,她渴望着爱情的甜蜜和家庭生活的温馨,但是婚礼的那天一封信使这一切在刹那间都粉碎了。她深深爱着的那个男人卷走了她的财产后就销声匿迹了。梦想破灭的她渐渐变得无情、残酷,处心积虑地策划着怎样报复男人们。此外,金钱对人性的腐蚀是导致她悲剧人生的原因之一。尽管天真的郝薇香小姐疯狂得坠入了爱河,但是她没有意识到情人其实爱的是她的财富。直到举行婚礼的那天,她才得知自己深爱的人竟然是个职业骗子,专门欺骗富家女的感情,窃取她们的钱财。从这个意义上说,郝薇香是拜金主义的牺牲品,在经历这次无情的打击后,她转而通过操纵他人的命运来报复男人,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艾斯黛拉的生活被她控制,思想被她教化,对待男人的态度被她左右,地位高贵,冷酷而又势力,完全是为伤天下男人心而培养的”[5]131。

四、哥特式情节

典型的哥特式情节是恐怖和怪诞的,到处是超自然现象,恐惧是哥特式小说最重要的成分之一。这种恐惧来源于人们内心的感受,世事险恶,人们贪得无厌,欲壑难平,凶杀乱伦比比皆是。此外,哥特式小说中常常出现鬼的形象,从而营造出诡异、神秘与惊悚的气氛。哥特式小说也有典型的结尾模式,即正义战胜了邪恶,坏人遭到了惩罚,好人则从此告别不幸,拥有了幸福而美满的生活。《远大前程》的情节设置则具有哥特式情节的特点,小说中巨额遗产和皮普的恩人的真实身份都充满悬念。

自从见到了美丽却高傲的艾斯黛拉并被这个盛气凌人的小公主羞辱之后,皮普想变成一个上等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就在他认为自己永远只配过下等人的生活时,命运之神却给了他一个意外惊喜。随着一位伦敦大律师的到来,皮普竟然梦想成真。他得到了一位大贵人的资助,终于有幸过期望的绅士们的生活。起初他认为信郝薇香小姐是他的恩人,但是在小说的结尾,一位不速之客的降临却揭露了一个惊天的秘密:皮普小时候在墓园遭遇的逃犯竟然就是这么多年来一直资助他的恩人。他引以为荣的财产与地位竟然来自于一个囚犯的馈赠。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得皮普瞬间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郝薇香小姐的复仇几乎是整个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这个半清醒半癫狂的女人用尽一生的精力把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培养成了一个不知爱为何物的冷血美人。她利用皮普对艾斯黛拉的爱来折磨无辜的皮普,企图把自己复仇的快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郝薇香为了自己疯狂的报复计划全然不顾两个年轻人的终生幸福,她阴暗邪恶的内心由此暴露无遗。这个待在黑暗的破庄园里的老魔女整日与孤独和黑暗为伴,她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被仇恨的火焰,她的那一点点最后的善良与理性也在复仇快感的腐蚀下而消失殆尽,只剩下一个令人恐惧的人格分裂的躯壳。

五、结语

哥特传统在英美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著名的作家都深受其影响。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一书则是批判现实主义与哥特传统完美融合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把哥特小说特有的恐怖与对当时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结合了起来,在小说的场景、人物刻画及情节设置等方面都对哥特传统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与尝试,从而使得这部长篇小说具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91).

[2]Abrams,M.H.A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3]查尔斯·狄更斯,王科一译.远大前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4]韦海云.试论“哥特式”小说的源流与特征[J].阅读与写作,1998(10).

[5]朱雪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评《远大前程》中的郝薇香小姐[J].名作欣赏,2009(131).

猜你喜欢
远大前程场景情节
改编电影《远大前程》的多层主题探究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远大前程》佟丽娅狂虐老公陈思诚趁佟丽娅不在和郭采洁谈恋爱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浅析《远大前程》中匹普的本性回归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